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夕會·養育 愛的流淌

七夕會·養育 愛的流淌

愛,就在代際之間悄悄地涌動著,生生不息,永遠地流淌下去。

清晨,儘管每天的鬧鐘都設定好,但我還是會提前醒來,侍弄早飯,十五分鐘後去叫醒小孩。他四仰八叉地在床上,睡得很香很香。輕輕拍醒他,他不會像我小時候那樣賴床,從穿好衣服、刷牙洗臉、理書包,不會超過10分鐘,然後熱騰騰的早餐端上桌,往往還有一盤切好的蘋果。知道他不愛吃蘋果,但是削了皮切好的蘋果,他從來不抗拒。坐在他身邊,看著他津津有味吃早飯,扯扯閑話。然後他背上書包,穿上鞋,走出家門。等電梯時,還不忘叮囑:公交卡拿好了嗎?再和他在樓道里閑聊一會兒,直至他進電梯。然後,跑到陽台上,在樓上看著小孩背著書包走出樓道,喊一聲「小孩,拜拜!」沖他揮揮手,小孩就會仰起頭來,朝著我揮揮手,笑盈盈的,然後,轉身繼續朝前走。目送他在斑駁的樹蔭下忽隱忽現地,直到走出小區。

這些個簡單的儀式,傳遞著我的牽掛和他的回應,構成了我們日常互動的一部分。

傍晚,燒好了一桌飯菜,守候著時鐘的滴答流淌,靜靜地等著小孩在門口摁響門鈴的聲音。不時撥著他的電話,想詢問已經到了哪裡,還有多長時間。雖然多半都是無人接聽,但多半還是鍥而不捨地撥打著,間或他會接起電話回答:「剛過了……站」或「剛下車」或「到樓下了」,心才會稍稍放下些。直到他到家,然後便是洗手、吃飯、輕鬆地飯間談話,然後他去做作業,我們收拾洗碗。

我承襲了父母從小對我的做法,也趁他做作業時,端去水果、牛奶,然後把門輕輕帶上,給他一個安靜寬鬆的氛圍;間或會打開門,站在門口,望向他,他抬頭看我一眼,我笑一下,他也回應著笑一下,繼續埋頭功課。儘管可能會打擾他做功課,但我還是十分願意這樣去做,因為,我知道隨著他的真正獨立,自己能為他做的事情也越來越有限了。

也許天底下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和我一樣,為孩子做點點滴滴的事情,給予他心心念念的牽掛。可是,這種體驗很美好:從小時候引導孩子到孩子漸漸成長退到幕後做支持;從關心自己到學會去牽掛別人;從一個小我,發展到囊括身邊人的大一點的「我」;當我們每一個「我」的範圍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的情感體驗就會越來越豐富,我們的心胸和視野也會越來越寬泛。

生而為人,我們要經歷各樣的事情,也在各樣的事情中錘鍊我們的身心靈。所以,該做的事情一定要親自做一遍,就像生孩子、養孩子,如果沒有親身經歷,一定不會有真實的感覺,也一定不會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用心恰如我們對子女的用心,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愛,就在代際之間悄悄地涌動著,生生不息。讓這樣的愛,永遠地流淌下去。(汪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5年前,路易威登邀請藝術家們邊走邊畫,如今這些作品來上海了!
修空調的他們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