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知道王姓的由來嗎?快轉給身邊的王姓朋友吧!

你知道王姓的由來嗎?快轉給身邊的王姓朋友吧!

原標題:你知道王姓的由來嗎?快轉給身邊的王姓朋友吧!


王姓, 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 姬姓、子姓、媯姓和外族改姓。東周時期的 姬晉為王姓始祖。2014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 中國東部地區佔了王姓總人口的38.3%,中部佔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佔了王姓人口23.5%,東北佔了王姓人口的12.2%。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


起源源流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 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和王子僑,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 王離之子 王元和 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①源出東周 畢公 之後。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任晉國司徒,受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秦滅魏後,後裔 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做官,被封於蘭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後,故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


②源出春秋初 周平王 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 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 從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出媯姓。奉 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後,虞舜的後代 媯滿被封於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為田氏。秦滅齊後,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漢朝 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國 太子丹 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5、出自少數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外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漢時匈奴人, 西羌鉗耳氏族, 南北朝時高麗人,鮮卑族人,隋唐時月氏人,唐朝時回紇族阿布思氏族, 契丹人,金朝時女真人, 北宋時西夏党項人,元朝時蒙古人,清朝時滿洲人等。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間同化為漢族王姓。我國北方地區多王姓與北方民族改用漢姓時優先使用王姓有密切關係。


遷徙傳播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台灣地區。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


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 山東,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4.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陝晉冀豫魯、贛浙以及四川三大塊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


王姓大約有6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7%,仍為第一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山東,這三省王姓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江西和山西,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發展,兩廣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這個比率已經降了一半。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魯豫晉冀陝兩大塊王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王姓


當代王姓的人口已達到9468萬人,大約佔全國人口的7.1%。 [1]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王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布於四川、安徽、江蘇、遼寧、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東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0.5%。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王姓分布很廣,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區、海南大部,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雲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為4.4--8.8%,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6.3%,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郡望堂號

  • 郡望

郡望共有21個,分別是 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東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東平郡、新蔡郡、新野郡、 山陽郡,中山郡、陳留郡、章武郡、東萊郡、河東郡、金城郡、海漢郡、長沙郡、堂邑郡、河南郡。

  • 堂號

總堂號: 太原堂


分堂號:槐南堂,三槐堂,渭北堂,半仙堂,六和堂,玉冰堂,三白堂,大本堂,五教堂,仁安堂,正義堂,世賢堂,世德堂,四合堂,四柏堂,永承堂,永思堂,存友堂,仰德堂,亦文堂,交德堂,孝友堂,孝睦堂,兩儀堂,利文堂,佑啟堂,尚德堂,佩傳堂,思孝堂,思植堂,保後堂,衍白堂,敘倫堂,冠南堂,素風堂,振趾堂,挹淵堂,恩義堂,恩榮堂,務本堂,梓蔭堂,崇本堂,崇孝堂,崇德堂,惇敘堂,淮澤堂,斯美堂,敬愛堂,植三堂,植本堂,植槐堂,畲經堂,敦本堂,敦厚堂,敦倫堂,敦睦堂,敦義堂,槐秀堂,槐政堂,槐蔭堂,槐德堂,嗣槐堂,愛敬堂,義德堂,源遠堂,嘉會堂,輔德堂,齊壽堂,谷詒堂,餘德堂,餘慶堂,燕翼堂,燕譽堂,樹德堂,興仁堂,篤行堂,篤倫堂,篤親堂,錫類堂,親愛堂,環慶堂,禮基堂,雙柏堂,鎮楚堂,彝敘堂,懷德堂,繼周堂,繼蘭堂,聽槐堂(共90個)

宗祠對聯

  • 門楣

太原垂徽 三槐世第 清節流芳 四傑傳芳

  • 四言通用聯

暖舒柳岸;瑞溢槐堂。


全聯典指北宋·王佑、 王旦父子。


槐堂世瑞;珠樹家珍。


上聯典指北宋·王佑。下聯典指唐·王勃。


輞川書畫;沂國方嚴。


上聯典出唐· 王維,工詩善畫,晚年居藍田輞川。下聯典出宋· 王曾,封沂國公,處政方嚴。


明妃青冢;金母瑤池。


上聯典指西漢·王昭君。下聯典指神話傳說西王母。

太原望族;東晉名家。


上聯典指東晉· 王敦。下聯典指東晉· 王導。


三槐世澤;兩晉家聲。


上聯典出宋·王旦之父王佑,於庭院植槐樹三株,曰:「吾之後世,必有為三公者。」時稱「 三槐王氏」。下聯典出東晉·王導,位至丞相,其子孫 世代簪纓。


家傳烏巷;古繼青箱。


上聯典自東晉· 王彪之精通經學,熟諳江左舊事,所錄儀規藏於青箱,世代相傳,人稱「王氏青箱學」。下聯典自東晉·王氏望族聚居建康烏衣巷。


求鯉世澤;愛鵝家聲。


上聯典出漢· 王祥,有卧冰求鯉侍母的故事,舊時列為「 二十四孝」之一。下聯典出東晉· 王羲之性愛鵝,為山陰道士寫《 道德經》以換鵝。


陽明學術;逸少風流。


此聯為王姓宗祠太原堂聯。上聯典指明 王守仁,於故鄉陽明洞中講學,世稱「陽明先生」。下聯典指東晉· 王羲之,字逸少,有「 東床坦腹」的故事。

卧冰躍鯉;朝闕飛鳧。


上聯典自漢· 王祥,曾卧冰求鯉侍母。下聯典自東漢· 王子喬每朝闕,來去無蹤,憑雙鳧飛來,時人稱其「仙吏」。

  • 五言通用聯

一經傳舊德;五字耀英才。


清代吏部員外郎、書法家 王澍聯。


槐階培世德;烏巷煥家聲。


劉墉親筆山東高密城律王氏老祠堂對聯。

  • 七言通用聯

蘭亭一集家聲遠;槐樹三株世澤長。


上聯典指東晉·王羲之書法為古今之冠,《蘭亭序》帖影響深遠。下聯典指北宋·王佑。


碧紗籠護詩人草;金帶圍開宰相花。


上聯典出唐· 王播,顯達為相後,寺僧以碧紗籠護其孤貧寄食時題於寺壁之舊作。下聯典出宋· 韓琦家宴, 王珪、 王安石、 陳升之均在,金帶圍一出四枝,後四人先後為相。

黃槐綠竹栽新院;紫燕紅鵝說舊家。


上聯典指北宋· 王佑、王獻之。下聯典指東晉· 王謝、王羲之。


千里荷花開世界;一杯美酒對湖山。


上聯集自出唐代詩人 王灣詩句。下聯集自宋代詩人 王庭珪詩句。


對聯喜貼右軍墨;春意樂賦摩詰詩。


上聯典出晉代王羲之,世稱王右軍。下聯典出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詰。


秋水落霞驚四座;桐花棲鳳報群賢。


上聯典出唐代文學家 王勃,其《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下聯典出清代詩人、刑部尚書 王士禎。


傳家節操同松竹;報國功勛並斗山。


採用王氏節義堂聯。上聯典自王氏家族有松竹般的節操。下聯典自王氏家族人才輩出,不少人為國為民建過功、立過業,有斗岳般的功勛。

黃槐青箱千秋秀,紫氣紅鵝萬年春。


——當代理財家 王少峰撰深圳新居上德堂聯。


上聯典自 王佑、 王導、 王安石、 王陽明、 王夫之等,比喻王氏家族禮義傳家,詩書教子,人才濟濟,尤善整章建制;下聯典自軒轅黃帝、王羲之、王獻之等,說明王氏家族乃帝王之苗裔,源遠流長。


字輩排行

地域 字輩
安徽績溪 玉大元祥兆安邦維義誠宏開能紹業積德慶長春俊傑輝光顯家聲永茂庭驊騮駒驥馬驌龍鳳鹿孝麒麟卜吉謙恆益希賢智勇仁儉勤忠信讓均正適時平
安徽蕪湖 學必啟泰國之儒宗元裕繼昌兆德厚志承賢景運開定邦強
安徽銅陵 遠播芳名從古相傳
湖北漢川 松有本新 玉發奇光 培以英哲 錫爾嘉祥 學士葉廣 賢臣名揚 崇道必顯 敦善啟昌 安邦鼎志 立紀振綱 詩書傳子 永遠貽芳
湖南瀏陽 裔榮篤本先德顯揚紹修世澤遠繼廷芳;南華案山支派序:家德澤新克念顯揚紹修正學遠繼廷芳
湖南長沙 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應子國正學文洪開式哲啟兆萬年顯承謨烈忠厚傅家光昭祖澤綿延永紹祥鍾俊傑
湖南安化 派傅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萬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禮可育中正本和心益代資祺壽亨佳福慶增
湖南安化 驥足騰雲路鴻章重玉京彝鼎垂功遠賢書啟俊英令名光世澤祿位自能申家聲傅必盛前武克相繩
河南商城 漢楙光基鉅,湻模炳域銑(先),湘梅榮增錦,源凱熾堯銓
江蘇潤州 洪勛振立世德克昌紹承先志永錫嘉祥
江西吉安 均旭源之 登尚曰一 啟楚開德 百世應宗 傳遠先澤 文潤家聲
江西萍鄉 文運人才盛奎光斗漢齊青箱延世澤儲俊隸金閨
山東嶧城 道統廣運,純正自勵,粹豫巽豐,百儒偉昌,成憲貽續守,鴻業振衍長,耀宗宜向盛,榮來啟智生
山東萊州 起道成應好,三開洪殿永,世德元齡懋,國賓福耀昌,蘭新臣希樹,文顯汝維祥
山西太原 自紹玉昆誠經緯雄才具安邦定國榮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聲敦本前謨顯修倫世道平休仁知緒永敏學興時行以上培原裕方來受命旌
山西太原 有章汝煥式德聊昌修禮立義守本安常興家成業錫慶致祥功昭道顯聲遠名揚
浙江義烏 宣振常充仁義禮讓文行忠信善積慶遠學勤業隆晉萃理貫通乾坤道圓凈愛竹風節高植槐枝秀挺芝蘭生庭階裘圖爭輝映地久並天長似續斯與並
四川夾江 國正成可守 斯啟文長夢 方明升大有 貴和錫萬春 立志宜希古 為人必合宗 行善多積德 永世復原紅[22]
註:以上為部分王姓字輩排行

姓氏名望


《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佔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5.89%,排在第一位。

姓名 朝代 生卒年 籍貫 備註
王詡 東周 前400年-前320年 不詳 縱橫家,又名鬼谷子
王翦 戰國 不詳 頻陽 秦國著名軍事家
王陵 西漢 ?-前181年 沛縣 漢朝右丞相
王昭君 西漢 前52年—15年 南郡秭歸 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 新朝 前45年-23年 章丘 新朝開國皇帝
王充 東漢 27年—約97年 會稽上虞 哲學家,思想家
王允 東漢 137年-192年 太原祁縣 東漢末年司徒
王朗 三國魏 ?-228年 東海郯 魏司徒、經學家
王粲 東漢 177年—217年 山陽郡高平 建安七子之一
王濬 西晉 206年-286年 弘農湖縣 鎮軍大將軍
王導 東晉 276年—339年 琅琊臨沂 政治家、書法家
王羲之 東晉 303年—361年 琅琊臨沂 書法家
王獻之 東晉 344年-386年 琅琊臨沂 書法家
王猛 前秦 325年—375年 北海劇縣 政治家、軍事家
王世充 隋唐 ?-621年 西域 隋末唐初軍閥
王孝傑 唐朝 ?-公元697年 京兆新豐 唐朝名將
王勃 唐朝 650年—676年 絳州龍門 初唐四傑之一
王維 唐朝 701年-761年 蒲州 詩人、畫家
王昌齡 唐朝 698年— 756年 晉陽 盛唐邊塞詩人
王忠嗣 唐朝 706年-749年 太原祁縣 唐朝名將
王仙芝 唐朝 ?-公元878年 濮州 農民起義領袖
王建 五代 847年-918年 許州舞陽 前蜀開國皇帝
王審知 五代 862年—925年 光州固始 閩國開國君主
王安石 北宋 1021年—1086年 臨川 政治家、文學家
王全斌 北宋 908年—976年 并州太原 北宋將領
王審琦 北宋 925年―974年 洛陽 北宋將領
王欽若 北宋 962年―1025年 臨江軍新喻 北宋宰相、政治家
王詵 北宋 1036年―? 太原 北宋畫家
王重陽 金代 1113年―1170年 京兆咸陽 全真教始祖
王應麟 南宋 1223年—1296年 慶元府鄞縣 《三字經》作者
王實甫 元朝 生卒不詳 保定定興 戲曲作家
王冕 元朝 1287年—1359年 諸暨 元代畫家、詩人
王蒙 元朝 1308年—1385年 湖州 元四家之一
王景弘 明朝 生卒不詳 福建漳平 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王守仁 明朝 1472年—1529年 紹興餘姚 思文學家、哲學家
王廷相 明朝 1474年—1544年 河南儀封 明代文學家、哲學家
王錫爵 明朝 1534年—1611年 蘇州太倉 明朝內閣首輔
王錫闡 明朝 1628年—1682年 江蘇吳江 天文學家、歷算學家
王士禎 清朝 1634年—1711年 山東新城 詩人、刑部尚書
王傑 清朝 1725年-1805年 陝西韓城 清朝狀元、名臣
王懿榮 清朝 1845年—1900年 山東福山 甲骨文的發現者
王國維 民國 1877年—1927年 浙江海寧 國學大師
王銘章 民國 1893年—1938年 四川新都 著名抗日將領
王若飛 民國 1896年—1946年 貴州安順 無產階級革命家
王盡美 民國 1898年—1925年 山東諸城 中共創始人之一
王爾琢 民國 1903年—1928年 湖南石門 無產階級軍事家
王正廷 中國 1882年—1961年 浙江奉化 中國奧運之父
王樹聲 中國 1904年—1974年 湖北麻城 十大將軍之一
王大珩 中國 1915年—2011年 江蘇吳縣 中國光學之父
王淦昌 中國 1907年—1998年 江蘇常熟 兩彈一星元勛
王震 中國 1908年—1993年 湖南瀏陽 前中國副主席
王進喜 中國 1923年—1970年 甘肅玉門 石油工人代表
王洪文 中國 1935年—1992年 吉林長春 四人幫主犯之一 
王鼎昌 新加坡 1936年—2002年 中國福建 新加坡總統
王選 中國 1937年—2006年 江蘇無錫 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健林 中國 1954年— 四川綿陽 中國內地首富
王菲 中國 1969年— 北京 歌手、影視演員
王楠 中國 1978年— 遼寧撫順 乒乓球運動員

請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姓氏


明天我來告訴你姓氏的由來


▋來源:百家姓總公會

▋此版權歸原作者,侵權請聯繫微信:tt106456338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靖遠圈子 的精彩文章:

TAG:靖遠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