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高速路如何收費?

美國高速路如何收費?

目前全美超過10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只有大約8000公里是收費路段;即使收費,也只象徵性地收個塊兒八角的。因此,美國人把高速公路稱為「FREEWAY」(免費之路)。

本文轉自作者博客,寫於2009年2月3日

1月25日,駕車從奧蘭多的HiltenGardenInn賓館出發,到肯尼迪航天中心參觀。

從賓館出來,行駛幾百米就上了高速。

路上車輛稀少。

剛走不到一千米,轉彎,眼前忽現一隧道口,隧道口居然有一收費站。

收費站空無一人,也沒有欄杆。

在平常收費站服務員的位置上,一個漏斗開向駕駛員:原來是要駕駛員自己投幣。

收費金額:50美分。

因為事先沒考慮到收費的問題,所以沒準備硬幣。

趕緊到車的後背箱里取裝有硬幣的包。

手忙腳亂搜出大堆硬幣,湊集50美分,哐啷扔進去,電子屏上立馬顯示「Thangk You!」

在這個過程中,後面已經堵了四五輛車,但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並無一人鳴笛——設想在國內,恐怕早已喇叭聲響成一片。

此後,我們就準備了大量的硬幣以備不時之需。

後來發現,美國的高速收費其實分為幾種形式:

無人值守的自動投幣——有的路口有欄杆,不投幣欄杆不開放(但有一次一個收費口要收取一元,而我們手頭只有75美分,投進去後,漏斗居然會自動數錢,顯示缺少25美分,前有欄杆阻擋,後有車輛相隨,這可怎麼辦?正在我們發愁之際,欄杆居然自動打開放行——估計這一設計就是考慮到有人可能沒帶足硬幣。)

大部分收費口都有專人服務,但收款後不給任何票據——看來老美沒有報銷的地兒。

還有一種電子收費(E-pass)——司機們提前購買一張高速路充值卡,然後得到一個條形碼,貼於前擋風玻璃上。每次經過收費站,走專門的E-pass通道,司機不用停車,讀碼器會迅速掃條形碼,把錢自動划走,頻繁使用高速路的司機還可以得到折扣。(國內最近有些路段也推出了E-pass,遺憾的是,就我所見,還很少有人使用,看來信息化也需要時間。)

美國的高速路收費真是便宜,我們從奧蘭多到KeyWest,六百公里左右,跑很長很長距離才能見到一個收費站,每次收費一般都是1美元,也有75美分的,最長的一個路段收了13美元,全程共交了18美元(國內同樣的路段,大約需要六七百元人民幣)。

其實,後來我們發現,收費的高速在美國所佔比例極少,我們驅車北上華盛頓、紐約等地,一路暢通,沒遇到一處收費。

目前全美超過10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只有大約8000公里是收費路段;即使收費,也只象徵性地收個塊兒八角的。因此,美國人把高速公路稱為「FREEWAY」(免費之路)。

國內高速路高收費的理由是以費養貸——修路使用的是銀行貸款,那麼,我當然要收取過橋過路費來還貸款,天經地義,無可辯駁。

那麼,美國高速路建路費用從何而來?原來,與國內的靠貸款修路不一樣,美國基本上靠的是政府稅收。

1956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敦促國會通過了著名的《聯邦資助公路法案》——正是這個法案,讓美國的高速路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艾森豪威爾

據此法案,州際高速公路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按照9∶1的比例出資。其中聯邦資金由「聯邦公路信託基金」提供。這個基金的87.6%來自機動車燃油稅。誰開的里程多,誰使用道路多,誰交的稅就多,這樣就避免了設立眾多收費站給通行帶來不便的麻煩——此乃非常有效、公平之舉措。

得益於這一法案,從20世紀50年代始到80年代末,美國高速公路網就基本建成,佔全世界高速公路總里程之一半。

老美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路,歷經五六十年風雨,已需要修修補補,為籌集修補資金,自上世紀80年代始,政府允許這樣的老路收費——但必須是專款專用,哪條路收的費就用於哪條路的維護。

既便如此,在有些收費路段,三人以上合乘的車輛可免費通行——其意在鼓勵多人合乘車輛,以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

我們的車輛每年也要繳納養路費,車輛銷售稅和使用稅也照常開徵,現在燃油稅徵收也已經從200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為什麼高速依然收費且居高不下?

而且,有的高速路已經建成十幾年,十幾年的收費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據說有的高速路一天的收費就高達幾十萬元——難道如此巨額的收入還無法還清貸款嗎?

村長嘆曰:此乃一肥肉也,唾手可得,香甜順口,有關部門豈肯輕易棄之?

村長再嘆曰:咱百姓收入比老美差一大截,但卻承擔著比人家多七八倍的高速路費用,中國的百姓覺悟高啊。

村民反詰:覺悟不高,又當如何?難道還能不在高速路上走了?

村長默然。

(補記:燃油稅開徵以後,取消省級公路以下的收費。保留高速公路,橋樑的收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鈍角網 的精彩文章:

TAG:鈍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