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湖濱廣場相親角,炸了!

湖濱廣場相親角,炸了!

前不久,元帥被「27歲」體刷屏了

「我今年27歲,沒有存款」

「我今年27歲,沒房子沒車」

「我今年27歲,沒有對象...」

如今,大齡單身青年們已經變成

需要整個社會關懷的群體了

去年,新華網關注了未來30年

可能找不到對象的3000萬單身男性

《南華早報》報道了中國內地的「未婚」人口

(傳統上在前幾代人來說

應當已經結婚的群體)

到2015年底已經達到2億人

越來越多剩男剩女們的出現

促使「相親角」的日趨發展壯大起來

這個21世紀中國社會獨有的產物

在北京叫中山公園

在上海叫人民廣場

在廣州叫天河公園

在太原叫湖濱會堂前的廣場上

儘管地點變了,形式卻沒變

依舊是大爺大媽們在面前放一張廣告紙

紙上三五句話概括自家孩子的條件

提出自己的要求

然後一邊留意其它人的廣告

一邊等著合適的人選來面談

(圖太原相親角)

在這裡,不需要看長相,聊性格

僅僅是單純的談條件

房子、工作和學歷成了最直接的要求

1

「你家是姑娘還是小子?多大啦?」

「姑娘。90年的」

「那不小了啊,本地的?」

「嗯,有合適的不,給介紹倆....」

每逢周六日,各大廣場上的「相親角」總是人頭攢動。

而其中的參與者多是本地父母,他們親自上陣,期待在這裡為兒女物色到合適的「結婚候選人」。

(圖原迎澤公園相親角)

男方條件里,有婚房,有車,本地戶口,工作穩定是基礎條件。

女方的介紹里,長相甜美,身材好,皮膚白皙成了關鍵詞,或許不是必要條件,但一定是引人注目的加分項。

轉一圈下來,元帥基本沒有看到「當事人」,更是無從判斷這些爸媽嘴裡事業有成的優秀青年們是否真的如介紹人所說一般。

(圖太原相親角)

看這人山人海的場景,恰似畢業潮下湧入「人才市場」的學生們一般。

凡是能張貼到的地方,幾乎都被各式花樣繁多的「招親簡歷」所覆蓋了。

轉一圈下來,你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張簡歷都是「有備而來」,不但精心設計了排版和文字,不少簡歷還套上了塑料防水袋。

(圖太原相親角)

其中,打著「為女徵婚」或「為兒徵婚」的啟示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雖然父母們口口聲聲說只要孩子聊得來就可以了,但實際上,彼此早已心照不宣,在聊得來之前,就首先默認了彼此的學歷職業、和本地房車等物質條件。

2

「我家姑娘就是公務員

我們希望對方也是『鐵飯碗』

這樣兩個人在一起都有保障

後半輩子就不用發愁了

如果找個沒有穩定工作的

朝不保夕,不好」

(圖太原相親角)

比起帝都相親角對戶籍嚴格的要求,太原雖然沒有特彆強調,但是門當戶對依然很重要。

比如不少廣告上都會表明「最好家是太原的」,或者「在太原有100平米左右的房子」等。

至於工作方面,一定有「正式工作」,公務員、事業單位最好,再不濟,也至少目前是「穩定」的。

其中,有些特別在乎的,還專門用括弧備註上了「正編」的字樣,如果自己孩子的工作是在編的,那在介紹中是要絕對明顯體現出來的。

(圖太原相親角)

元帥隨機問了一位為女徵婚的阿姨,為什麼對方的工作非要是「在編」,阿姨用開頭那段話回復了我。

「那如果不是正編呢?」「慢慢碰吧,這麼多人,總有一個兩個滿足條件的吧」

元帥可以體諒這位阿姨的思慮,然而,殘酷的事實是,在太原的大部分相親角中,「剩女」要比剩男多三倍。

或許,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這過於苛刻的條件,才錯過了不錯的人選。

3

「哎,你這個中介費咋算了」

「20,20,把你閨女的信息寫上,

有合適的聯繫就行了」

「靠不靠譜了你這」

「肯定的,都是相親的」

.....

而在相親角,除了為孩子暗自著急的父母,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由於每天來相親角耗時耗力,臨時中介也就應運而生。

只要你交20元錢或幾十元錢,就可以把自家孩子的信息登記上,然後一年之內隨時來挑選你中意的人。

相比較大部分父母的「隨緣而定」,這些「臨時紅娘們」往往顯得胸有成竹。

一般情況下,臨時中介們會在地上鋪塊布,布前面擺滿了各種冊子。這些冊子一般會根據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細緻分類,讓人一目了然。

未婚男士」「離異女士」「喪偶男士」…等,對於這類做法,這些「臨時紅娘」的解釋是,這樣可以讓來相親的人們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

(圖太原相親角)

說實話,花20元錢能看這麼多符合自己條件的信息,相對於傳統婚介而言,確實便宜很多

「一般家長都會毫不猶豫的交錢」,然後,你就將看到下面的景象:

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高照,大爺大媽們或趴在花池邊,或蹲在馬路邊奮筆疾書,就為給自家孩子多抄幾條合適的信息,回去好聯繫。

說難聽點,儘管這樣的「批量開發」有點像路邊的「瘋狂大甩賣」,過於簡單粗暴了一些,但確實是行之有效。

如果你想找個有房的男士,簡單過一遍,就可以初步篩選出所需要的人,之後再比較年齡、收入等,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4

「我女兒找的不是房子!」還記得為28歲碩士女兒徵婚的太原阿姨么?

面對一位家裡有五六套房子的男方家長想要她女兒的電話號碼,她拒絕了。這位母親解釋,「我女兒找的不是房子」。

對兒女來說,單身可能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但對於父母來說,這裡承載的不僅是兒女人生大事的希望,也關係他們自己的後半生幸福。

面對子女們對相親徵婚的不認可,大部分家長只能背著子女偷偷前來,而這簡歷上「本人徵婚……」的內容,其實都是老人自己寫的。

「追逐、尋覓...",一個小小的相親角,把傳統家庭觀念和年輕人自由思想之間的碰撞,體現的淋漓盡致。

那麼對於「父母替子女相親」一事,你怎麼看呢?是心疼父母的不易?還是認為年輕人應該自己做主?我在留言板等你們哦~

GIF

快來跟元帥互動

對於「父母替子女相親」一事,你怎麼看?

▍圖片:網路,如侵刪

▍圖文:太原同城會整理,轉載需授權

▍編輯:元帥

▍法律顧問:曹志東,0351—2797791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同城會 的精彩文章:

敢在暴雨天遛狗的主人......都是勇士!

TAG:太原同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