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戚繼光怕老婆嗎?

戚繼光怕老婆嗎?

戚繼光以一代名將而名垂青史,卻也以怕老婆而給後人留下了一些笑料。

明人謝肇淛(zhè)(1567~1624)在其所著《五雜組》中言之鑿鑿:戚繼光原先並不怕老婆,後來因為出師打仗,兒子觸犯了軍法,戚繼光大義滅親殺掉兒子。妻子王氏因此恨極了老公,發誓堅決不讓老公納妾。戚繼光萬般無奈,只得在外面偷偷地娶了兩個妾,過了十來年,生下了兩個兒子。終於有一天,王夫人聽到點風聲,氣憤極了,要將那些「狐狸精」與「野種」全都翦滅。戚繼光承諾明天給老婆以答覆。其時王夫人有個弟弟在戚繼光麾下,戚繼光回到軍營後就對他說:「你趕快回去將我的三個方案告訴你的姐姐:保全我的兩個兒子與他們的母親,這是上策;留下兩個兒子,驅逐他們的母親,這是中策;如果選擇下策,一定要殺掉我的兒子,把我逼上絕路,我就率領一批敢死之士闖入室中,先殺掉你的姐姐,再殺掉你,最後滅掉你們王氏一門。我自己則拋棄官爵,遠逃他方。我在轅門以鳴鼓為限,三通鼓後,就要採取嚴厲的行動了!」王弟入室,流著眼淚跪行到姐姐面前,轉述姐夫的三策:上策,王夫人堅決不同意;中策,王夫人也不同意。門外鼓聲咚咚,轉眼間兩通鼓畢,王弟號啕大哭道:「姐姐啊,你固然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也不憐惜我這個弟弟,難道也不為我們王家的一門老小考慮考慮么?」王夫人這才同意了中策,讓人將那兩個妾喚進來,每人責打了數十板子,逐回娘家;然後撫著她們的兩個兒子直流眼淚,同意將他們留了下來。那兩個妾回到娘家後,都發誓不再另嫁。過不幾年,王夫人去世,兩個妾又都回到戚繼光的身邊。於是,人們都稱讚戚繼光善於處理家中變故。

戚繼光(1528年-1588年)

謝肇淛的出生與去世都比戚繼光晚三十多年,他雖然替戚辯白說,戚某原先並不怕老婆,卻等於肯定戚某後來確實怕老婆。顯然,在戚繼光身後,怕老婆之說已頗有流傳。那麼,令倭寇聞風喪膽的戚大將軍,究竟怕不怕老婆呢?

《明史·戚繼光傳》洋洋三千餘言,沒有一字提到他的妻妾兒女,只在最後簡單地說了句: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也在貴州擔任總兵官。倒是戚繼光的四個兒子祚國、昌國、報國、興國共同署名,替先父編了部《戚少保年譜》。從《年譜》中人們看到,戚繼光生於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日,即公曆1528年11月12日;於萬曆十五年臘月初七得病,第二天臘八節的五更天去世,公曆為1588年1月5日,享年60歲。《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認為戚逝於1月17日,姑且存疑。戚繼光13歲時,就聘萬戶王棟將軍的女兒為妻,18歲那年的冬十月,正式將王氏妻子娶回家中。其時戚家貧寒,王夫人買了條魚,剁為三段,早飯時奉上魚頭,中飯時奉上魚尾。戚繼光吃了不過癮,問妻子還有嗎?妻子說沒有了。戚繼光以為她將中段魚偷偷藏著自己吃,心中很不高興。哪知晚上下班回來後,王夫人又拿出中段魚給他吃。戚繼光感動地說:「夫婦之間應該同甘共苦,你怎能自己餓著肚子,卻把好東西留給我吃呢?」王夫人回答說:「你在外面很辛苦,而我在家中卻很安逸。你對我這麼好,我生活節儉點、吃點苦,也是完全應該的。」一番話說得戚繼光心裡熱乎乎的,認為老婆簡直與古代那舉案齊眉的賢妻孟光不相上下了,因此對她「深相敬讓」。當然,《年譜》也如實記下了他的三個妾:戚繼光於36歲那年的秋八月,娶「宜人沈氏」;37歲那一年,娶「淑人陳氏」;48歲那年三月,又娶「孺人楊氏」。

除了一妻三妾,《年譜》對戚繼光四個兒子出生的年月日,都記載得清清楚楚:40歲時,長子戚祚國出生;46歲時,次子戚昌國出生;52歲時,第三子戚報國出生;56歲時,小兒子戚興國出生。《年譜》以兒子們的口吻,尊稱王夫人為「嫡母」、「家慈」,對一妻三妾的下落都沒有記載。顯然,倘若王夫人死於丈夫之前,《年譜》應該不會漏記。

一代名相張居正對戚繼光有知遇之恩。張居正去世後,受到萬曆帝朱翊鈞的嚴厲清算,戚繼光也受到牽連,先是將他從靠近北京的薊州遠遠地貶往廣東,後來乾脆免掉其職務,戚繼光只得返回家鄉山東登州。戚繼光去世後,他的親密戰友、另一位抗倭名將、文學家汪道昆(1525~1593)替他作了篇《少保戚繼光墓志銘》,《銘》中對戚繼光一妻三妾的記載比《年譜》更詳細些:嫡妻王氏把一條魚剁為三段的故事仍然保留著,除了記載她賢惠的一面外,也記載了她的另一面:蠻橫而囂張。她生了多個子女,都夭折了。正因為膝下無子,戚繼光才暗中娶了三妾,生下五個兒子:陳氏生了祚國、安國、報國,沈氏生了昌國,楊氏生了興國。後來,戚繼光的車夫不慎露了口風,王夫人勃然大怒,拿了把刀就要找戚繼光拚命。戚繼光聞訊,在衣服裡面穿好鎧甲,作了充分準備後才到卧室去找她。一見面就嚎嚎大哭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兒子,我怎麼對得起九泉之下的父親與母親?怎麼對得起戚家的列祖列宗?王夫人見狀,心也軟了,將刀一扔,也嚎嚎大哭起來。後來,戚繼光讓陳氏將安國過繼給了王夫人,事情才平息下來。遺憾的是,幾年之後,安國也夭折了。王夫人這下子崩潰了,竟然囊括了戚家的所有積蓄,拋下丈夫,回娘家去了。戚繼光慷慨大方,即使賦閑在家,每年也得花大把銀子招待客人;如今痛失一子,妻子又卷財而去,頓時使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如何不急!政治上的失意加上家庭的又一次變故,在這雙重打擊之下,他終於病倒了,而且困窘到連延醫治病的錢也拿不出來!

「丁亥,始及耆,蠟日,雞三號,將星隕矣。」萬曆十五年是丁亥豬年,戚繼光虛歲剛滿六十。臘八節這一天五更時分,雄雞三啼,一代將星殞落了。《墓志銘》中這寥寥數語,蘊含著老戰友汪道昆無限凄愴的情懷,使人不忍卒讀。而《年譜》中則說:雖然病勢甚凶,戚繼光仍然頑強地撐持著,直到二更時分,才同意將他抬進卧室。「家人以後事請,一無所語;雞三號,遂安然體逝而終矣。」威震敵膽的戚大將軍是已經說不出話來,還是什麼也不想說了?無論如何,同為名將,比起在他之前的岳飛與在他之後的袁崇煥來,應該說,戚大將軍已經相當幸運了。

無論兒子們寫的年譜還是老朋友寫的墓志銘,都是記敘當事人生平的第一手資料,都有較高的可信度。至於戚祚國等記下了王夫人賢惠的一面而隱去了強悍的另一面,應該是情有可原,因為無論如何,王夫人畢竟是他們的「嫡母」、「家慈」,替尊者長者諱一諱,是情理之中。而戚安國沒被記下來,就如同王夫人夭折的子女沒有記下來一樣,並不奇怪。至於說戚繼光以軍法斬子,僅僅是個傳說罷了。從18歲那年十月娶嫡妻到36歲那年八月納第一個妾,前後不足18年,如果有個兒子,至多也才17歲。據《仙游縣誌》所載,戚繼光的這個兒子名叫戚印,還是個先鋒官呢!與倭寇的那一仗,地點在福建莆田。查《明史·戚繼光傳》,莆田之戰在嘉靖四十一年,即公元1562年。倘若戚繼光果然有戚印這個嫡長子,最多也才16歲,還是個童子軍哪!按照傳說之中,他是過早地率隊出擊,致使倭寇沒有完全進入包圍圈,逃掉了一部分。戚繼光當真手下無人,要讓自己的兒子——一個毛孩子當軍官,甚至當最重要的先鋒官,率隊與自己夾擊敵人?倘若果真如此,戚大將軍不是也有任人唯親、用人失當之責么?倘若果真如此,戚繼光如何能夠屢摧強敵、成為一代名將?倘若果真如此,則戚繼光大義滅親的正面形象,他的兒子與戰友,有什麼必要在《年譜》與《墓志銘》中都諱而不提?

如此看來,戚繼光斬子一說,雖然在閩、浙一帶廣為流傳,卻屬無中生有的虛構。而謝肇淛在《五雜組》中的記載,水份太多,嫡妻早逝一說也不可信。應該說,身為將門之女,王夫人確實比較強悍。至於說戚繼光如何如何懼怕老婆,則顯然是小說家言,沒有多少根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文史大觀園 的精彩文章:

絕妙譏諷一對聯

TAG:中外文史大觀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