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麗芳水彩作品選

鄭麗芳水彩作品選

鄭麗芳

女,藝名:含之。民進黨員,祖籍陝西,現居浙江東陽,任浙江省東陽中學美術教師,金華市教壇新秀,東陽市教壇新秀。 2015年首屆浙派名師班學員。2000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5年結業於第二屆中國水彩名家西安高研班,師從陳堅、周剛、趙雲龍、陳朝生等導師,並與2016年、2017年暑假兩期參加浙師大教授潘江龍精品水彩課堂。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東陽市美協副秘書長,東陽西畫藝委會副主任。

2015年水彩作品《荷韻》入選美麗浙江 畫述鄉情「五水共治」美術作品展;

2015年水彩作品《公園一角》入選秦風·水韻中外紙本水彩精品展;

2016年油畫作品《明燈》入選「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暨長征勝利80周年」——浙江省美術寫生創作作品展;

2017年水彩作品《春之戀》入選「剿滅劣V類水」浙江省美術作品展。

初識鄭麗芳是在我的暑期精品課堂上,她陝西人,剛接觸就感覺她性格里有北方人的那種大氣和爽朗,快人快語,思維敏捷,嘴角常常掛著笑意,帶些自信的樣子,時而滔滔不絕性格外向時而又言語不多很安靜的樣子,但待人真誠、和善、是個冷靜知性的人…不了解她的人,會覺得她有些高冷。她的思維同其他人會有些出入,其實她有自己的視角。她的水彩一如她的性格,用筆率真肯定,不拐彎抺角,直入主題。她喜歡畫風景,畫面中會安排人物出現,喜歡營造一種故事性,主觀的表達也是顯現出一些拙味。

雖然畫水彩不久,但已看到明顯的變化與進步,並能準確找到自己的繪畫語言,畫面越來越整體,畫面的可讀性進一步加強,梳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工作之餘,畫點水彩對她的生活是一種獎勵,能愉悅自己的精神也能提升教學能力,我看到了她對水彩的這份執著。她用畫畫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作業就是歲月的印跡,尤其那些對陝西家鄉黃土地的抒寫率性而富有詩情,水色交融、情感宣洩淋漓,整個作畫程序已較為完整,印象教為深刻的還有那些老屋與樹林,部分已有明顯的個性畫面的出現,說明她已經有自我探索與實踐的嘗試。

但同時可能是忙或難得忙裡偷閒,作畫以外的時間用于思考與準備的少了,人們常說"功夫在畫外",畫外的功夫有時決定了畫本身是否感人,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有限,而內心所能觸及到的東西可能會無限,直觀的描述往往只能記錄生活,而走心的東西可能會成為作品與經典,黃賓虹有言:「筆墨章法三者,實處也;氣韻生動出於三者之中,虛處也」,落到虛處就是回到內心,決定畫面的好壞往往會是畫外的功夫。

這條路很長,也難走,關鍵在於自己如何尋找一個正確的方向,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能把畫畫當成自己的一種習慣甚至理想,很多時候就會坦然面對…

鄭麗芳一直在努力,隨著知識面的擴大,格調的進一步提升,水彩語言的不斷豐富,個性化符號的不斷湧現,我相信她的水彩會越來越精彩,期待吧…

浙師大美術學院水彩專業主任 潘江龍

我畫水彩的時間不長,2015年暑假回陝西探親有幸參加第二屆中國水彩名家西安高研班,那是我水彩的起步,此次學習我結識了很多全國各地優秀的畫友,並有幸得到中國幾位令人敬仰的水彩大家陳堅、周剛、趙雲龍、陳朝生等老師的提點,收穫頗豐。之後參加浙師大潘江龍老師的精品課堂繼續學習,算是對水彩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提升了!

喜歡水彩,我就努力朝著那個方向去尋找,時間投入進去了,畫著畫著就感受到一種氣韻、一份詩情,感受到水彩的意趣,偶爾也夾雜著些許背井離鄉的傷感。"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旦下水,就再也不想玩別的了,水彩的乾淨、輕快讓我著迷。水彩里有一種自然種生髮的東西,繪畫過程一半天成、一半人為,符合"道法自然,無為而為"的至高理想,更加具有寫意性,這大概就是我喜歡畫水彩的原因吧!

我喜歡畫風景畫,常常一個人靜靜的穿梭在街道巷弄、荒郊野外,城市匆忙的生活待久了,我會更加喜歡農村那種不慌不忙的生長,喜歡看那遠遠的墨綠色的山,喜歡看那茂密生長將枝條努力伸向天空的樹,路邊肆意招搖的五顏六色的花,它們靜靜的屹立在那裡,傾聽著土地的聲音,那是一個大自然生長的啟示!那些風景,那些被棄置的老屋,讓我無數次心弦顫動,催生心底多少詩意和感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彩寫生 的精彩文章:

鄭英念水彩作品
俄羅斯Sergei Temerev的水彩

TAG:水彩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