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暑、心慌、腹痛……出現這些急症,按個穴位有奇效!

中暑、心慌、腹痛……出現這些急症,按個穴位有奇效!

平時很多老年人獨自在家,遇到病情突發時,不能及時得到急救易延誤治療。而在危急病症發生後的幾分鐘,是「救援的黃金時間」。其實,在等待急救的時間內,通過一些特殊穴位,進行按摩急救,有助於病情緩解。


突然心慌:雙關穴

突然出現心慌、胸悶、嘔吐,或是失眠、落枕、腰肩疼痛時,如果這時身邊沒有藥物,請不要慌張,不妨按壓手腕上的兩個穴位——內關穴和外關穴,很快可以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位置:內關穴位於手腕掌側橫紋上兩寸,在兩條筋之間;外關穴位於手腕背側橫紋上兩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內關穴相對。

中暑、心慌、腹痛……出現這些急症,按個穴位有奇效!

方法:將拇指置於左手內關穴,中指、食指放在外關穴上,同時按壓,當有酸脹感向上達肘部、向下達腕部,同時有上下雙向傳導時,治療效果最佳。按壓穴位時需全身放鬆,均勻呼吸,一般按壓3~5分鐘後,心慌、胸悶癥狀可緩解。①


緊急降血壓:曲池穴

曲池穴治療肩肘關節疼痛、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腸炎等,作用很多,但最方便的用途是降血壓。當血壓驟升時,可通過按曲池穴來放鬆神經系統,使呼吸逐漸均勻,心氣平和,血壓便可逐漸恢復正常。平時也可通過按壓此穴來平穩血壓,達到預防高血壓的效果。

位置:曲池穴簡便定位,它位於肘橫紋上,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

中暑、心慌、腹痛……出現這些急症,按個穴位有奇效!

方法:在高血壓發作的高峰期,即每天早6~10點,下午3~5點這兩個時段,將右手手掌攤開,左臂微微彎曲,用右手的掌側敲打左手的曲池穴所在處,重複多次,便可保持血壓平穩。②


腹部急症:腹安穴

腹安穴是治療腹部疾病的重要穴位,胃腸系疾患病人,在急性發作時以較強力度按壓,可緩急止痛。而且對暈車暈船引起的噁心嘔吐、婦科的痛經等有立竿見影之效。

位置:雙臂自然下垂,腋前紋頭直上1寸內開1寸處就是腹安穴,左右兩側相同。

中暑、心慌、腹痛……出現這些急症,按個穴位有奇效!

方法:自我操作時,單手按壓對側腹安穴,左右交替,同時向脊柱(內後方向)按壓,一壓一放或持續按壓,以有局部酸麻重脹感或腹內有溫熱舒適感最佳,2~3分鐘即可。③

急性胃痛:求梁丘

梁丘穴能疏肝和胃,是治療急性胃痛的首選穴位。此穴對急性胃痛(胃痙攣)、胃脘脹滿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梁丘穴對急性乳腺炎引發的突然乳房痛、痛經、和突然膝蓋痛(這種膝蓋痛不是陳舊性的,只是偶爾扭了一下,或者是因爬山等造成勞累而膝蓋痛)有明顯療效。

位置:右手掌放在左側的膝蓋上,右手大拇指會觸摸到膝蓋外側有一個骨頭尖,從這裡向大腿上2寸就是梁丘穴所在位置。

中暑、心慌、腹痛……出現這些急症,按個穴位有奇效!

方法:當出現相關癥狀時,可用大拇指使勁地在穴位上施加壓力,儘可能用力,施加壓力的時候最好能感受到疼痛。每次壓20秒,停下來休息5秒,再繼續施壓。這樣重複幾次,疼痛就會消失,效果非常神奇。也可以用拳頭猛敲穴位幾分鐘,兩邊的穴位都敲,一般痛感會很快消除。④


中暑暈厥:鼻隔穴

遇到急症可按鼻隔穴。此穴主治休克、昏迷、暈厥、暈車等,臨床還可用於治療中暑、小兒急、慢性驚風、癔症、癲癇、精神分裂症、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等。它可醒腦開竅、回陽救逆,對多種昏厥,特別對於中暑急救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位置:在鼻中隔下方。仰靠坐位或仰卧位。在面部,水溝(人中)穴上方,當鼻中隔根部正中及兩側。

方法:患者仰卧或半坐卧,醫者一手托扶患者枕部,以另一手拇指指端置於患者鼻隔穴上向內上方向點壓,持續按壓,急救以患者清醒為度,患者有頭面酸脹及全身麻熱感較好。此外,配合點掐甲根、跟腱等穴效果更明顯。⑤


本文參考資料:

①健康時報《突發急症按壓雙關穴》

②健康時報《緊急降血壓敲打曲池穴》

③健康時報《腹部急症點腹安穴》

④健康時報《急性胃痛求梁丘》

⑤健康時報《急症就按鼻隔穴》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王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社 的精彩文章:

注意!這些是超市裡不可不知的「潛規則」,別再被坑了!
每天一杯茶,6年後血管會怎樣?權威醫學期刊已有研究!

TAG:健康時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