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一生寫詩無數,但流傳最廣的這句竟不是「原創」

毛澤東一生寫詩無數,但流傳最廣的這句竟不是「原創」

1949年4月20日,國共兩黨之戰已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令全軍一鼓作氣殲滅中國境內敢於抵抗的國民黨軍隊,解放全中國。當天夜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分三路強渡長江。23日晚,陳毅的第三野戰軍佔領南京。毛澤東聽到消息後歡欣鼓舞,懷著萬丈豪情寫下一首七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首壯麗的詩篇寓意深遠、氣象宏偉、格調崇高,被郭沫若譽為「萬古不磨的豐碑」,至今為人稱頌。也因此詩篇,使「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句。

但很多人不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早並非出自於此詩,而是出自唐朝詩人李賀的詩《金銅仙人辭漢歌》: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宮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他的詩作極富想像力,經常運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有「太白(李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覓詩圖

與名聲相比,李賀個人境遇帶著悲劇色彩。他長期抑鬱不得志,一些詩也常帶有強烈的感傷情緒,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就帶有濃濃的感傷,但此詩妙在將個人的情感與天的命運聯合起來,格局極大。

後世文人騷客對李賀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評價極高,連司馬光都說其為「奇絕無對」!歷來很多文人雅士就以此為上聯,作對子。

據《蓼花州閑錄》記載,宋朝文學家石延年(字曼卿)曾在贈予朋友的對聯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上聯,對出下句「月如無恨月常圓」,一語既出,驚動四座,眾人皆五體投地。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

意思是:老天如果有情,老天也會蒼老;明月如果沒有恨意,該當是不分初一十五,夜夜都是圓的。以月對天,以無對有,以圓對老,詞性聲律等對仗工整,且意境深遠,與上句兩相聯配,融為一體,妙哉!

當然,千年以降,除石延年外,多有文人以這一句為上聯,對出其他的句子:

如自號「大梁詞隱」的万俟詠,就在他的《憶秦娥》里對了一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

此聯格律詞性似乎都差得遠,且近似大白話,下聯中還用了上聯里的「情」字,幾乎不能算是一句聯語。

與包拯同朝為官的孫洙亦寫過一闕《河滿子》的詞,詞中有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下句不過是上句情緒的遞延,僅就詞的格局意境補了一刀,甚至字數都對不上。

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元好問(就是寫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這個人)他的《蝶戀花》詞里,亦有這樣的句子: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格局還算不錯,但消極的情緒較之李賀還過之,元好問將「情」發展到了極端,以「無情」結束,並不算為好對句。

清末民國初·沈曾植在《金縷曲 為藏山題畫》里亦有:

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華萎難認。

此對與孫洙聯差不多,亦不能算為好對句。

除將「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外,亦有多位文人將之作為下聯,如:

北宋詞人賀鑄的:

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行路難/梅花引》

有「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稱的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減字木蘭花》

金末元初段成己的:

佳時苦恨歡悰少。鏡里衰顏難再好。試將離恨說渠儂,天若有情天亦老。

——《木蘭花·其一·前重陽幾日籬下始見菊放數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貽山中二三子》

清末民初喜研詞章的程頌萬

花開未老人年少。頃刻光陰都過了。坐來雖近遠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玉樓春·其十》

當然,歷史上的對句還有很多,但似乎在對句、詞句、格律等合格的前提下,仍以石延年的對句最為精妙。

李賀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不斷被後人引用,煥發強烈的生機,毛澤東那首詩亦使「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句。李賀如若知道後人憑藉此句創造這麼多流傳史書的佳句,亦會九泉含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板栗格 的精彩文章:

再見,我要去「挖礦」了

TAG:板栗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