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給優撫對象更多獲得感

給優撫對象更多獲得感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作者:周林

他們的付出,我們必須記在心上;他們的冷暖,我們更應放在心上。

第91個建軍節來臨之際,兩則暖新聞受到廣泛關註:國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退役軍人事務部首次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將進一步完善優待撫恤制度、榮譽褒揚政策,給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更多獲得感。

其實,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提高部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是近年來每年都有的「固定動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提高撫恤補助標準,為的是讓優撫工作跟上時代節拍,使優撫對象的生活得到應有保障,過得更加舒心安心。

只不過,往年通常在10月1日的「提標」,今年提前到8月1日,「主要考慮到廣大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對『八一』建軍節的特殊情感,體現黨和政府對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關心關愛」。而退役軍人事務部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也選在「八一」來臨之際,並公布了一系列振奮人心的新舉措,「體現了退役軍人事務部開放和務實的態度,也體現了對廣大戰友的關懷」。

撫恤優待,是黨和國家送給優撫對象的政策「紅包」、特殊「福利」,是好事、實事、暖心事。兌現「紅包」,落實「福利」,不僅能提升優撫對象的榮譽感、獲得感,而且有助於在全社會營造弘揚正氣的良好風尚,有助於培育全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愛軍尚武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講,優撫工作關係國防建設全局,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優撫對象之中,有革命戰爭年代的衝鋒者,有鞏固國家政權的捍衛者,也有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拼搏者、奉獻者。那些曾經浴血疆場、如今年事已高的紅軍老戰士,那些見義勇為、光榮負傷的殘疾軍人,還有那些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那些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參試退役軍人……他們的付出,我們必須記在心上;他們的冷暖,我們更應放在心上。

近年來,國家先後出台《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革命烈士家屬、革命軍人家屬診治疾病優待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上至中央部委,下至地方政府,對優撫對象政治上予以關心、待遇上予以照顧,傾心走訪慰問、傾情扶貧幫困、傾力排憂解難,不斷為優撫對象推出改善生活、增進福祉的舉措……這些具體行動,是「國家和人民並沒有忘記」的體現,也有助於樹起「全社會尊崇」軍人的鮮明導向。

河北省沙河市向軍屬頒發實體軍屬優待證,對軍屬而言,軍人的榮光不光能感受到,還能看得見、摸得著。

好事應辦好,暖心事應辦到心坎上。開展優撫工作,既要有久久為功的責任心,又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思之深,則行之遠。」應當著眼當下、立足長遠,讓優撫工作與優良傳統相承接、與國防建設相適應、與市場經濟相銜接,讓優撫對象充分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生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如此,就能更充分體現「優待」的意義、充分發揮「撫恤」的效能,給優撫對象更多獲得感,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軍地各級理應把關愛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當成一件大事,搞好服務、精準幫扶。有些事情,僅憑個人和家庭的力量無法解決,諸如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家庭涉法、退役軍人安置等,這就需要軍地協力,層層傳遞關心、全力解難幫困。如此,定能為強國強軍匯聚更多力量。

作者單位:73087部隊

配圖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老兵用生命「摳」出人工天河,送來萬家燈火
軍校學員與機器人的「愛恨情仇」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