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入法變法·出法創法-——馬達為的特殊藝術道路

入法變法·出法創法-——馬達為的特殊藝術道路

馬達為 1954年生。父親馬國權,為著名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及篆刻家。除幼承家學外,七十年代起遊學於眾多國畫大師之間,親炙他們獨特的技法及創作理念。1991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山水畫文憑。1992年印行與父親合作的篆刻作品集《廣東縣市名印譜》。九十年代開始為《名家翰墨》月刊撰寫一批名家傳記及研究文章。2012年底於深圳美術館舉辦父子書畫聯展,並出版大型畫冊。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美協創會會員,中國畫學會香港秘書長。2015年被委任為深圳畫院客席畫家。

青銅

畫家尋找個人道路,會經歷入法、變法、出法、創法,四個重要階段。要打穩藝術基礎,需入法為本,臨摹寫生,適當驚馭媒介器材。入法而僵守法則,易為法困。故須變法,將學得之法,化為己用。進一步求建個人畫風,則須出法,開闢新境。離法創法,方能立一家面目。

入法以勤,肯定目標方向,尋性之近,師古倣今,格物問道。變法以活,輕外貌與過程,重理念之引伸。出法以勇,得而肯棄,破而再立,忘然後得。創法以悟,不止於形,不溺於技,明心見性,立意顯情。

空間之不同,時代之有別,命運之宿定,能力之各異,每一畫家都是孤獨的毅行者,而會遍歷四個階段。如何學?何人教?個人的稟賦、品性、感情、思想,環境之熏陶、生命的際遇。個別畫家經歷不同,既有早達,亦有晚成。

李可染前輩教余畫牛

李清照詞意圖

馬達為幼承庭訓,父國權先生為古文字學家,著作等身,通篆刻,擅書畫,交遊廣闊,名重一時。故達為稚年起,研習篆刻書畫,入法比一般畫家為早。寓廣州時,隨父拜會當代書畫名家,如吳子復、宋文治、黎雄才、吳灝等,得其親授示範,借與作品臨摹,在畫上題字。歷代書畫名跡,也常成為達為臨摹對象。

當代名家中給達為影響最深者,應是李可染大師。1979年,達為未遷香港之前,曾拜訪他,下榻其家中半月有餘。可染大師融會中西,用筆如刀,用墨豐厚,常以逆光側光造境,擴大視域,化近為遠,展宏偉氣勢。達為得其悉心指導,又能近觀其作畫過程,印象深刻,獲益匪淺,至今不忘。

1980年,達為隨父來港定居。環境變換後,他作畫時間較少,惟熱情未減。國權先生在報界工作,達為具相當文學根柢,間會撰文,於報章發表,介紹國內畫壇動態。

香港攝影人材雲集,攝影亦引起達為興趣。攝影機拍成的影像,出現誇張式的透視感和立體感,光影層次細緻,但也可造成戲劇性的強烈對比,對達為畫風發展,將有重要影響。

宋文治老師指導用筆方法

青銅

國權先生與國內友好時有聯繫,達為常有機會參加國內藝術活動。1997年,宋文治老師為五洲賓館創作大畫時,達為常到深圳觀看,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歸則持毫揣摩。

他見識已廣,學養亦高,對個人作品,一點一線,要求極嚴,絲毫不苟。新世紀開始,他不願分心,專註龔賢山水,仿其筆墨變化,山石造型,疏密聚散,並試參己意,尋求變法。

2002年,國權先生因病住院,旋駕鶴西歸。達為驟失明燈,傷痛之餘,下定決心,努力藝事,以報父劬勞之恩,教導扶持之力。所以自斯年起,每年編製案頭月曆,遍贈知交親朋。枱歷內容,除包括他年來近作外,兼選國權先生書畫印三方面遺作,或其藏品,附以照片、文章、簡介。

與饒宗頤教授在一起

馬達為畫 啟功題

2003年,第一冊案頭月曆面世,以「馬氏父子金石翰墨緣」為題。逐年印行的月曆,到今年(2012年)為止,已有十冊。十年間,達為加倍努力作畫,由變法而出法,又由出法而創法,都在月曆的畫頁上清楚紀錄下來。

那是不平凡的十年!2003年多是受龔賢影響的作品,其中「廬山高」一畫雖摹沈周,用皴亦呈龔賢意趣。2004年他的月曆以「稽古更新」為題,選刊他臨摹古畫的愜意之作多幀,代表了他對入法多年曆程之回顧。

2005年題為「翰墨永壽」的月曆,刊印的「危崖飛瀑」及「春潮」,是達為尋求變法的力作,「百川歸海」及「靈澈《石帆山》詩意」,則以簡單面塊組成近乎抽象的構圖,初現達為開始走向出法的端倪。

2006年的月曆,封面有黃苗子老師題字「晚華堂父子書畫合壁」,也有達為「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寫王維詩意的巨幅,這是達為變法後巔峰之作。不過月曆中有「長城內外」一畫,以城門為前景,強調人工物體,對達為出法後創法建立的畫風,則有關鍵作用。

山水

2006年,達為開始隨我切磋畫藝。他偏向中國傳統的習畫背景,完全書畫,與我不問中西的創作觀,距離頗遠。達為習畫作畫,逾四十年,父執輩多是當時名家,故入法極深。變法已是不易,如何出法?

我學藝美國,受當代的西方的藝術浪潮影響,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始終有所堅持,此堅持也許成為我與達為進行對話的共通點。在另一方面,達為來港後在電子製作行業發展,他有科技的宏觀角度察看世界,不難接受外來的新思維。

2007年,達為進入新的階段。國權先生生前,治學之餘,喜以「穎拓」方法,將古青銅器外形及紋理移於紙上,配以意筆花卉,乃成畫面。達為以此為起點,開始了「傳古片羽」系列,以特寫方法,將青銅器化為龐然大物,啟現超絕時空的意境。

他以西式的寫實手法,攝影化的光影剪裁,強調了凹凸變化,虛實對比。他終能毅然離法,在藝術道路上,首次闖進新的領域。就從此年開始,他已能出法,嘗試不同的主題表現,尋求不斷的創法。

西貢寫生

2008與2009年,他繼續將想像力作無限伸展,寫太空的隕石、月球,又將不同環境不同文化的事物,於同一的畫面,構成多元的空間。他也寫古今建築,強調結構的張力,及木材石材綱材的本質。

2010年,他受香港西貢一帶的沿海景物吸引,寫成「屹石雲濤」系列,表現香港地質公園的奇岩怪石,及驚濤拍岸的景象。他從自然開始,復歸自然,但境界獨特,充滿動感。

達為因工作關係,時有蘇州之行。蘇州名園遍布,常見太湖石砌成之假山,與畫角飛檐,曲徑迴廊,小橋流水,相互襯映,這些成為了達為2011年後的靈感泉源。新系列作品主題是「園林韻趣」,自然人工,融為一體,虛實相成,真幻難分,厚重空靈,兼而有之。

十年來,達為由入法而變法,出法而創法。終有所成,他還會不斷搜索的領域,仍然深廣,不過他覺得需要將此十年經驗,以至逾四十年在藝術創作路途上的模索,以展覽形式作一次回顧式的結集。

這將是達為入法、變法、出法、創法的全面展示。他會同時展出國權先生作品,呈示其家學淵源的一面。不過我可以想像他近六年幾個系列,琳琅滿目,意象恢奇,氣勢宏大,將會以極強能量,震撼觀者心弦。

身在萬山中

雲鎖瓊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書畫報社有限公司 的精彩文章:

TAG:香港書畫報社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