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四十不惑」的理解

對「四十不惑」的理解

對「四十不惑」的理解

老羅/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對於孔夫子這句話我理解了好久卻始終不得要領。後來我乾脆想,所謂「三十而立」就是人到三十就該成家立業;「四十不惑」呢,我一開始覺得人到了四十歲應該是啥都明白了,也即沒有疑惑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多,我就開始想,所謂「不惑」並不是沒有了疑惑,而應該是不再為那些「疑惑」而「疑惑」。實際上,人的一生要想不疑惑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人活著就別說他是真幸福的」!對於這句話,亞里士多德是極力反對的,但我卻把它奉為「圭臬」。有人說,所謂「幸福」就是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確如此。但我想凡事總要有個比較「客觀」的標準,否則,整天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乞丐照樣可以大義凜然地把他的生活理解為「幸福」。

無論如何,四十都應該或者必須是「不惑」的。因為到了這個年齡,父母漸漸老去需要贍養,孩子逐漸長大需要教育,自身還需要發展需要作最後的拼搏。面對眾多的「困惑」,如果不能夠以平常、寬容的心去對待,那麼,我想自殺或輕生的最佳年齡恐怕就是「四十」了。

那麼,如何做到「不惑」呢?我想這個話題實在有點大,大到我都不能夠自問自答。就人生際遇來說,人到四十該見過的、遭遇過的、思考過的基本都該有過了,起碼不應該被其他人視為不諳世事的小孩子,或者被作為智商不夠的傻子來玩耍;就人際關係而言,人到中年該遺忘的需要遺忘,該珍惜的需要珍惜了,而不是像青年時代那種稀里糊塗地把自己當作「公交車」,誰都能進去暫避一會兒。年輕的時候,人都本能地爭強好勝,總覺得自己很牛逼,也喜歡被人說自己牛逼。當然,我本人啥時候也沒有牛逼,也沒有被「牛逼」過。

以前的時候,喜歡空閑的時候找人喝點小酒,聊以自慰。後來發現小酒也該少喝,留著身體去照顧老的,撫養小的。至少人到中年還沒到肆意喝「小酒」的年齡。不過,前幾天在一老領導家裡喝酒,大家在半醉半醒中的「胡語」倒是有不少「真知灼見」,它讓我感覺很多事情不是大家不明白,而是心裡明白如水,嘴裡卻裝糊塗,智商不夠的人畢竟占極少數。我想,《柏拉圖對話集》中的「智慧」該與此類似吧。

說到這裡,我本能地想到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和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我想如果把他們的哲學用於對生命的闡釋,那麼,這些哲學一定是中老年哲學。因為,年輕的時候是讀不懂他們的哲學的,同時也沒有必要讀懂。其實,我想「現象」與「存在」所講的面向事實本身,以及涉及本質與實際意義的無蔽狀態的「存在」,是一個虔誠的「思」者需要達到的境地。然而,我本人在很長時間裡是既沒有真正「面向實事本身」,也沒有以「無蔽」的視角去看待問題。

實際上,在我看來哲學家的深刻之處就在於,他們告知我們那些庸碌大眾終其一生都沒有搞明白的,何為真正的「存在」的問題!庸碌大眾蠅營狗苟、沽名釣譽、自視頗高,到頭來收穫越多,被人鄙棄甚至唾罵也越多。我想,這也是世間庸人多,而聖人少的司空見慣的「現象」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禹貢錘指 的精彩文章:

學術讀書札記匯總——哲學類

TAG:禹貢錘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