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PCB行業產業鏈分析

2018年PCB行業產業鏈分析

PCB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覆銅板、銅箔、銅球、半固化片、金鹽、油墨、干膜及其他化工材料,下游應用包括領域包括通信設備、計算機、消費電子和汽車等。2016年以來,PCB行業整體回暖,產業鏈發展也隨之轉變。

PCB行業產業鏈上游

2018年PCB行業產業鏈分析

PCB行業上中下游劃分明確,上游產業主要包括覆銅板、銅箔等原材料供應商。一般來說,PCB行業原材料成本佔總營業成本50%以上,是對PCB企業毛利空間影響最大的一部分。以深南電路為例,2017年,其直接材料費用達到23.49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為55.60%,遠遠高於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及外協費用。

而近兩年來,原材料漲價效應凸顯,對PCB企業帶來一定影響。以銅箔為例,銅箔自2016下半年進入漲價周期,最高曾達110元/KG,2017年價格有所回調,但仍處於較高水平。不過,隨著銅箔產能進行產能調整,通暢的價格傳導機制將使得具備議價優勢的龍頭覆銅板及PCB廠商得以順勢轉嫁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從而獲得較大的業績彈性提升空間。

PCB行業產業鏈下游

PCB行業下游涵蓋了幾乎所有電氣電路產品,最核心、產值最大的應用領域包括通信設備、計算機、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等。隨著人類社會向電氣化、自動化發展,PCB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2016年,在我國市場中,通信、汽車電子及消費電子是PCB需求最高的三大領域。其中,PCB應用需求最大的是通信領域,佔比達到35%;其次是汽車電子,比重為16%;消費電子排在第三,佔比約15%;其他領域比重均在10以下。

下面具體來看前三大領域的應用情況:

通信領域

在通信領域中,不同應用對PCB的要求不同,一般而言,FPC及HDI更多用於移動通信終端,而大面積、高層數的剛性PCB多用於通信設備。

相對於剛性覆銅板,FPC被通俗地稱為「軟板」,核心層一般為聚醯亞胺(PI)、聚酯薄膜等柔性基材。FPC特點是輕薄、可彎曲、配線度高,達到了元器件裝配和導線連接一體化的效果。FPC最早用在太空梭、軍事裝備等領域,由於其輕薄、柔軟、耐折,在20世紀末迅速向民用滲透,主要使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PDA、液晶顯示屏等消費電子產品中。

HDI全稱為高密度互聯印刷電路板,主要特點是在盡量小的面積下承載更多器件、實現更多的功能。HDI的發展推動了2G-5G移動通信終端的發展,也讓高性能觸摸屏手機成為可能。另外,HDI也用於航空電子和軍事裝備領域。2016年,全球HDI板產值已達76.8億美元,佔PCB產值的14%,年複合增長率為2.70%。

HDI要求超高的布線密度,盡量減少主板對智能手機內部的佔用空間。HDI以普通芯板疊加積層製成,需要利用鑽孔、孔內電鍍等工藝實現任意層間的連結。

因此,HDI需要盡量細線化、多層化,以大幅度提高元器件密度,節約PCB需要的布線面積。根據通過盲孔直接連接的相鄰層數不同,可將HDI分為一階HDI、二階HDI、高階HDI等。HDI鐳射鑽孔、電鍍孔塞等工藝難度較大,附加值較高。

汽車電子

近年來,汽車電子用PCB保持穩定,但在智能駕駛和新能源技術的驅動下,汽車越來越像是一款電子產品,有望成為PCB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據預計,2017-2022年間,汽車電子PCB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6%。

不過,汽車電子沒有類似於移動通信設備一樣明顯的斷代標準,設備不會周期性地更新換代。同時,汽車供應鏈比較封閉,諸如ADAS系統、新能源車電子系統對價格相對不敏感,但對PCB良率的要求極高,對質量事故零容忍。因此,未來幾年汽車板的市場需求不太可能出現短暫的、爆髮式的增長。

消費電子

近兩年,PCB行業市場規模曾出現下滑,主要原因便是來自於PC、平板和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驅動力衰減。傳統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趨於飽和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品類增長放緩甚至遭遇下滑,從而拖累PCB行業發展。2017-2022年,預計消費電子PCB需求增速為2.5%,對行業增長拉動進一步減弱。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印製電路板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熱門推薦(點擊標題閱讀):

1、中美貿易戰下,本土半導體分銷商的生存和選擇

2台灣半導體進軍大陸A股,盡享本土布局與產業紅利

4成都,集成電路的「汽車之都」?

5、Dialog 終止收購 Synaptics

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深度報道電子產業供應鏈

分享最及時前沿商情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老採購傳真經:採購新人,你該有的覺悟
美國投入15億美金投入「電子產業振興計劃」,以應對中國的崛起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