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國將軍原定14人,為何最後只有10人?一人成總理一人成主席

開國將軍原定14人,為何最後只有10人?一人成總理一人成主席

在1955年授勛大典之前,上將軍這一軍銜的待授勛人數其實是14人,最開始的時候,有人提議,毛主席應該授予大元帥的稱號,但是這個建議被注意拒絕了,而且和當時的周總理說,沒有在軍隊任職的,也都不要授勛了!這樣原定14人的上將軍變成了10人,那麼這10個人後來怎麼樣了呢?

其中有兩個人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熟悉:張鼎丞和鄧子恢。新中國的十大將軍之首的粟裕將軍還曾是張鼎丞的手下,不過後來粟裕的軍事才能嶄露頭角,但是在華中軍區成立的時候,中央下達的命令是粟裕任司令,但是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粟裕堅決不同意,希望張鼎丞可以擔任司令員,而自己則擔任副司令!可見張鼎丞的軍事能力,完全可以授予上將軍銜!只不過建國後張鼎丞去了地方工作,也就沒有被授予軍銜了!

而鄧子恢同時是因為在地方工作而沒有被授勛,但是鄧子恢個人的能力還是非常突出的,一直在軍政方面從事工作,後來也做到了副國級!

這兩個人可能大家不是特別熟悉,但是下面說的這兩個人恐怕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們名字的,一個是李先念,一個是譚震林!這兩個人的大名恐怕就是在電視劇和電影中大家都會總能聽到的!李先念當時也是沒有在軍隊裡面任職,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所以李先念就脫離的軍隊工作,一心一意的從事政務方面的工作,在1983年6月,李先念成為繼毛主席和劉少奇之後的,第三位新中國主席!

而譚震林想必大家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中沒少聽過這個名字!譚震林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都是一個威名遠揚的人,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新中國成立後,譚震林先是在浙江擔任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等職務,後來慢慢的升任了國務院副總理!

這四個人雖然沒能接受授勛儀式,被授予將軍的稱號,但是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之後,毅然決然的走下了地方,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當然,在最後每個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出任國家各種重要職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哥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總統檢閱王牌部隊,士兵端起衝鋒槍,下一秒國家總統命喪黃泉

TAG:東哥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