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外來的物種,曾造成巨大危害,如今被國人吃得只能靠養殖
提起外來物種,人們總會產生深深的厭惡之情。這是人之常情,因為外來物種往往會對當地的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不過,並不是所有外來物種一無是處,比如小龍蝦。如今的小龍蝦幾乎成為中國餐桌上美味,野生的小龍蝦幾乎已經被吃得快滅絕,只能靠養殖才能滿足中國人的食用需要。
那麼小龍蝦是何時引進的,這裡面又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小龍蝦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類似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它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娜州以及墨西哥北部等地區。
上世紀30年代左右,小龍蝦由日本引入南京,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日本人為何要向中國引入小龍蝦,有一個恐怖的謠言。
說的是小龍蝦食腐,日軍在南京大屠殺後,就使用小龍蝦來幫忙清理屍體。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完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小龍蝦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即便是髒亂差的臭水溝也能適應。
重要一點,小龍蝦的繁殖能力極其驚人,如果不是成為飯桌上的美味,很可能導致泛濫成災。日本國內當年從美國引入小龍蝦,原本是準備將小龍蝦當作是養牛蛙的餌料。
小龍蝦在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前,一度破壞力驚人,據說1998年長江決堤有些地段就是小龍蝦的「貢獻」。小龍蝦瘋狂在堤壩上打洞,結果導致潰壩現象層出不窮。
那麼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小龍蝦呢?普通說法是上世紀80年代。小龍蝦剛剛進入中國後,知名度很低,直到在江蘇、湖北、安徽、山東等省份大肆繁殖時,才漸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從1990年開始,小龍蝦迅速走進了湖北、安徽等地的飯桌,迅速成為美味。起初,人們在水溝、田間、河道等地,隨手就可以捕撈到大量的小龍蝦,當這些純正的野生小龍蝦被捕撈一空後,各地龍蝦養殖層出不窮,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除了供應國人,這不一些精明地商人把小龍蝦賣出了國門。剛剛過去的世界盃,中國就有大量的小龍蝦出口俄羅斯。一個可能會造成巨大危害的物種,但小龍蝦無疑是最華麗的變身。
參考資料:《揭秘中國外來物種小龍蝦》、《舌尖上的美味之小龍蝦》


※陸小曼與徐志摩婚後的奢侈生活:每天睡到中午,每月花掉五百大洋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