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跟周總理喝過酒,把毛主席當偶像,這位白宮頂級智庫還是出手了

曾跟周總理喝過酒,把毛主席當偶像,這位白宮頂級智庫還是出手了

當大門緩慢開啟,普京側身進來,腳步健碩地徑直走向大廳一側的圓桌。

雖然有些吃力,但門響的一瞬間,基辛格他還是強拄手杖站了起來,以最年邁的身體來迎接這位老朋友。

這次見面是在一年多前,2017年6月29日。

而一年之後,特朗普與普京在赫爾辛基完成了歷史性的會晤。

基辛格又一次完成了世界政治圈的壯舉,而他上一個壯舉則是40多年前秘訪中國,開啟了中美關係的"破冰之路"。

當下若你還認為基辛格是中國的"老朋友",那就大錯特錯了。

一:基辛格摧毀了蘇聯

基辛格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主義者,馬基雅維利主義信徒。粗暴點說,就是他堅信為了國家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期間,他於1969年主導實施對北越支持者柬埔寨的秘密轟炸,1971年支持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獨立,1973年策劃推翻智利總統阿連德的政變,等等。其中最經典的,當然要屬1970年代「聯中抗蘇」,與後來的布熱津斯基一起,加速了蘇聯的崩潰。

基辛格賴以起家的不二法門是他的均勢理論,顧名思義就是軍事力量和軍事部署上保持均衡態勢的戰略目標。尤其是在美蘇冷戰之時,基辛格的均勢理論表現的尤為突出。

蘇聯由戰後初期的劣勢,逐步發展到與美國接近到大致均衡。1972年雙方簽定的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和限制反彈道導彈條約,表明雙方處於戰略均勢。70年代中期以後,蘇聯趁美國軍事收縮之機,一度取得有利勢頭。80年代美國重整軍備,很快扭轉了被動態勢。從而在客觀上阻止了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

或許,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大師,高就高在他「現實」得足夠徹底。

二:中俄共同的"知己"?

從1971年至今,95歲的基辛格已經80多次來到北京,這個記錄短時間內恐怕難被其他政客打破。

不僅如此,基辛格也是面見中國各代領導人最多的外國人,沒有之一。

不僅如此,基辛格所書的《論中國》也被媒體評為外國政客叩開中國政治大門的必讀書。此書發行之後,基辛格還被其他政敵扣上了赤色分子的帽子。

對於中國來說,基辛格視乎滿足了一切"做朋友"的條件。同樣,隔壁的俄羅斯也是這麼認為的,即使這個杵著拐杖的老頭曾經令俄羅斯民族分崩離析。

基辛格是猶太人,15歲時隨父母逃離納粹德國。猶太人對舊歐洲沒太多好感,其中也包括沙俄。

但蘇聯倒下後,基辛格轉變對其主要繼承者俄羅斯的態度,堅持應改善美俄關係,保持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地位。過去20多年,莫斯科與華盛頓的關係大部分時間處於低谷,但基辛格卻成了克里姆林宮口中的「知己」。

據說基辛格早就慧眼識珠。他在1990年首次見到普京,就對這個年輕人頗感「好奇」。在基辛格提出一連串問題後,當時剛從東德結束間諜任務回國的普京,面帶靦腆地坦陳,「我是做情報工作的」。在場的人回憶說,基辛格馬上回道:「體面的人都是從做情報工作開始的,我也一樣」。

隨後二三十年,普京一步步攀上政治頂峰。美國歷任政府中一波又一波的鷹派,接力似地懟普京,但基辛格卻和他保持著緊密溝通。算上去年6月這次,他們已見過17次。

三:政客基辛格絕非朋友

這就是危險的基辛格。表面上不爭不搶,能和所有一切的人打好關係,最要命的是他還如此的了解你。

作為一個美國政治家,基辛格40多年來的對華友好,出發點終究還是維護美國的利益。而且最初考慮恢復中美關係,也不是他的"創意"。

在2016年美國大選之後,現任中國領導人與基辛格在北京會面,基辛格全程稱自己是中國的好朋友,而領導人則用「中美關係的開拓者和見證者」稱讚基辛格的歷史地位,對朋友一事隻字未提。

編者認為這種稱讚對於倚老賣老的基辛格的地位更像是一種明升暗降。

畢竟特朗普曾多次就國際政治取經於基辛格,其均勢理論也在當下被延伸出來——即美國一極優勢,其他多元均勢,而基辛格目前一直兜售的"聯俄抗中"便是最直觀的體現。

"聯俄抗中"主張美俄儘快建立工作關係,以抵消目前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在2016年底,德國《圖片報》援引一個"西歐情報機關"的報告說,基辛格為了實現美俄關係正常化,提出讓特朗普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權利,以換取俄保證烏克蘭東部的安全。甚至於讓美國同意把前蘇聯的實力範圍"讓給"俄羅斯,已達到美俄就目前時間段的深度互信。

甚至,基辛格認為中俄關係從來都不是盟友關係,而是由於美國的存在,雙方必須放下一些爭執來獲得發展的空間。

在美蘇競爭的時候,基辛格利用中國削弱蘇聯實力,致使美國從冷戰中脫穎而出,形成了由其主導的單極時代。

由於美國的窮兵黷武,目前美國已盡顯疲態,而中國則迅速崛起。根據基辛格的均勢理論,通過聯合俄羅斯來抵消中國高速發展的這種想法也並非不可能。

俗話說"沒有共同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而政客卻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雖然,基辛格對打破中美關係僵局做出巨大貢獻,這改善了中國外部環境,幫助了改革開放。卸任後,他繼續依靠在中美商界的資源,引導不少美國企業進入中國。

但歸根結底,在中國留下的這些"功績",是他為美國國家利益服務的副產品:推動中美建交,是為遏制蘇聯;推動美國公司對華投資,更多是美國製造業全球化的需要。

基辛格作為美國的政客,一心只想維護美國的利益,恰巧我們在某個時間段的利益分歧不大,雙方也僅是各取所需。

政客,不可信!外國政客,更加不能信!

看了那麼多的軍事新聞

頓感腰酸背痛,渾身不適

原來,躍躍欲試的你一直壓抑了自己的天性!

現在

打開菜單欄,點擊進入「雷霆戰神

給你最真實的遊戲體驗~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榜 的精彩文章:

蔡英文給我們挖了三個坑,很陰險,不能跳!

TAG:軍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