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新增政府直接授權模式

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新增政府直接授權模式

7月30日,國務院公布《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首次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定位、職責和運營模式,兩類公司發展過程中許多關鍵性問題得以釐清。

《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公布,新增政府直接授權模式

7月30日,國務院公布《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首次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定位、職責和運營模式,兩類公司發展過程中許多關鍵性問題得以釐清。

《意見》首次明確了政府直接授權的模式,在此前的三級授權模式上增加了兩級授權模式。有分析指出,補充政府直接授權模式,意味著將以前不屬於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企業也納入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來,範圍將擴大。更多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誕生。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提出,未來政策層面將繼續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目前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授權範圍包括國有產權流轉等決策事項的審批權、經營班子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權等。未來,在有效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的前提下,將落實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薪酬分配差異化等試點內容納入改革中,授予企業更加完整的經營自主權。

1問 為何要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可視為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合法載體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從2014年開始,至今中央企業層面已經形成10家試點。

其中包括中糧集團、國投公司、神華集團、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寶武鋼鐵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以及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

此次公布的《意見》明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均為在國家授權範圍內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台。公司依法自主開展國有資本運作,不從事具體生產經營活動。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組建是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需要。

此前很多國企出資人存在「缺位」或「越位」現象。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國家授權經營國有資本的公司制企業,是國有資產的直接出資人代表,持有國企股權,代表國家行使出資人的職責,可視為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合法載體。

這也是國資監管向「以管資本為主」方向轉變的體現。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一文,指出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以管資本為主深化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準確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定位,科學界定國有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

2問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運營公司定位有何不同?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目標是要以產業投資為導向,提升產業競爭力,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則是以資本運營為導向,意在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此次公布的《意見》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做了明確區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在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以對戰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為主,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運作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則以財務性持股為主,開展股權運作、基金投資、培育孵化、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等。

這意味著,投資公司強調對戰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為主,而運營公司以財務投資為主。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目標是要以產業投資為導向,聚焦主業,推動相同板塊的資源整合,向服務國家戰略和優化資本布局轉變,提升產業競爭力。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則是以資本運營為導向,通過財務和金融手段,為央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投資機制,提升商業類企業的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3問 為何新增兩級授權模式?

意味著將以前不屬於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企業也納入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來

在授權機制方面,《意見》首次明確了政府直接授權的模式,在此前的三級授權模式上增加了兩級授權模式。

具體來講,《意見》提出按照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予出資人職責和政府直接授予出資人職責兩種模式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

前者是指政府授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依法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再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授權範圍內的國有資本履行出資人職責,此即為當前的三級授權模式。後者是政府直接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授權範圍內的國有資本履行出資人職責,此為國資授權的兩級模式。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補充政府直接授權模式,意味著將以前不屬於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企業也納入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來,範圍將擴大。

4問 將如何參與國企改革?

8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將資本運營和資產經營在企業內部分離,形成「小總部、大產業」趨勢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正帶動國企改革。

8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均為央企,大部分為實業集團,主要的工作是通過投資在各自領域進行產業整合。試點開展以來,8家公司在管控模式上進行改變,將資本運營和資產經營在企業內部分離開來,形成「小總部、大產業」的趨勢。

中糧2016年公布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將集團總部變成資本層,下屬的二級專業化公司成為資產層,而三級的生產單位則為執行層。中糧在此過程中重新梳理資產,成立了十八個專業化公司,目標是成為我國農糧食品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平台、資源整合平台和海外投資平台。一年後,中糧集團見到了改革成效。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161.2億元,同比增長7%;利潤總額55.1億元,同比增長112%。

央企層面的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的主要運作方式是設立基金,對國企進行投資、參與混改、債轉股等資產重組項目。2016年8月,中國國新作為主發起人和控股股東,聯合三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下稱「國風投基金」),設立總規模200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於央企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項目,此前已有對亞太衛星寬頻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投資實踐。

2016年9月,中國誠通作為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與九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下稱「國調基金」),設立總規模為3500億元。在2017年中國聯通的混改中,國調基金成為中國聯通的第三大股東,開始為外界所注意。同年,國調基金還完成了對中糧資本8億元股權投資,成為中糧資本第五大股東。

除了中央層面的10家試點之外,地方也紛紛成立了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主要接受地方政府或地方國資委的授權,管理地方國有資本。據報道,截至2017年底,各地國資委共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89家。

湖北省的湖北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通過9塊金融或類金融牌照進行廣泛投資,是湖北銀行、長江證券、湖北能源、大冶有色、湖北鹽業等湖北省國企的股東。其他還有上海的兩大國有資本流動平台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天津市的三大平台公司——天津津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國行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的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等。

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常見運營模式也是設立產業基金,並且有相當一部分引入了社會資本。例如廣東的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100億元設立珠三角優化發展基金,並撬動社會資本400億元,支持珠三角地區發展。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原標題: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新增政府直接授權模式

(新京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就算我們成了皺紋、下垂、禿頂、肥胖的中年人,那又怎麼了?
斯人已逝,校園裡永遠有座田家炳樓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