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果智慧出行是未來,我們該如何到到達?

如果智慧出行是未來,我們該如何到到達?

技術正在改造服務業,成為基礎設施運轉的底層,而滴滴正是成功利用技術獲取成功的代表。

晚上九點,加完班準備回家的鳴揚掏出手機,打開滴滴,無需她手動輸入,平台已經為她自動彈出了家裡的地址。等滴滴提示車已經快到指定上車地點後,鳴揚才起身從辦公室離開。坐上車,鳴揚感嘆「一天的辛苦到此結束了」。

這和鳴揚 6 年前剛參加工作時完全不一樣,那時候剛畢業的她需要走上將近 1 公里,到主幹道邊上,看到一輛計程車經過時,和其他同樣加班的人一道用力揮舞自己的手搶奪乘車的機會。在計程車極少的 798 大山子地區,她要等上好一會才有可能「搶」到一輛計程車,一天工作之後的她更累了。

無可置疑,滴滴和它曾經的同行者改變了鳴揚們的生活。這種改變不僅是打車由揮手到觸點屏幕的操作方式,更是出行的方式。日均訂單 3000 萬、用戶數量超 5.5 億、超過 3000 萬車主及司機獲得靈活賺取收入的機會背後,滴滴不止是將「打車」行為從線下轉到線上,更把出行的時間、地點的選擇權交到了用戶自己手裡。這其中,技術無疑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重新定義「出行」

未有「滴滴」之前,中、短距離出行的方式看上去其實和現在並沒有多少區別,計程車、公交車(地鐵)和自行車。雖然這些出行方式是交通系統經過數百年時間沉澱出來的出行方式,但對於出行者而言,卻並沒有完全解決出行問題。

計程車平時雖然隨處可見,但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就變成「稀缺物」,供不應求;公交車(地鐵)雖然是按照一定周期時間運行的,但從出發點到站點距離同樣是個問題,且耗時大多數時候比普通汽車要多;單車則更不必說,只適合距離較短的出行。

打車軟體的出現無疑是對原來交通系統有效的補充解決方案。日期、出發時刻、上車點、目的地再無一定之規,出行從需要仔細規劃變成了即時供應。這種補充和原有的交通出行方式一道構成了更為嚴密的出行系統,不同出行需求都得到了更好的滿足。

在眾多打車軟體中,滴滴不是第一個將打車業務線上化的,但它是第一個真正抓住並使用好這輪移動技術浪潮的。

早在 2012 年,移動互聯網浪潮方興未艾之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 CEO 程維就意識到了「移動」設備的力量。滴滴起步時並不順利,但手中只有數十萬的創始團隊仍然將產品開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當時的競爭對手還未意識到 App 的重要性的時候,滴滴的地推團隊就開始教計程車師傅如何下載、使用 App,並盡全力使他們相信這個「點一點」的東西能讓他們接到更多乘客。

誕生六年的滴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出行服務企業,訂單量也由 0 變成了 3000 萬。將打車行為從線下轉到線上是滴滴從 0 到 1 的突破,突破的關鍵無疑是對技術的正確運用。經過 6 年的發展,從打車業務,滴滴出行已經成為涵蓋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大巴、共享單車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技術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


遠不止「打車」

「滴滴對你產生的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以前說打個車,意思是打個出租,但現在我和我的朋友都是打開滴滴。」鳴揚回答道。

事實上,能讓她產生這種觀念上改變的不止是「打車」這件事本身,更多的其實是滴滴在用技術手段將自己由「打車」軟體變成「出行平台」。據滴滴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滴滴每天要處理超過 4875TB 交通路況、用戶行為、司機駕駛行為、車輛駕駛軌跡等數據。這其中涉及到的技術遠不止是「乘客」與「司機」之間建立聯繫那麼簡單。滴滴提供的多元化的出行方案,也正在嘗試用技術去改變「出行」的底色。

為了保證乘客和司機達成最佳匹配,滴滴會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進行大量複雜運算,整體了解交通工具供需和道路情況,快速在動態環境中實現最優匹配,不僅優化出行體驗,也整體最大化城市的交通效率。目前未來 15 分鐘供需缺口預測準確率達 85%。另外,為了保證乘客和司機的安全,滴滴還建立了完備的安全檢測機制,比如三證驗證、人像認證、緊急求救等措施。

除了原有的「打車」業務,滴滴也在做智能駕駛,布局自動駕駛。作為出行平台,滴滴也希望通過智能駕駛將滴滴從「打車」的定位中擺脫出來,轉變成為以「車」為核心的出行服務平台。目前滴滴已經在中美擁有測試車隊,並將持續加大對智能駕駛研發的投入。在滴滴 2018 年會上,滴滴出行 CTO 張博曾公布了一段智能駕駛技術視頻,滴滴自動駕駛汽車已可高效識別行人、靜態障礙物、動態車輛,流暢平順的完成了路口右轉、左轉以及道路規劃等操作。

此外,城市交通是人、車、路相互作用,有機結合的整體,需要政府、企業、學術界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事實上,滴滴也正在和多地交通部門合作的系統解決方案,包括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燈、潮汐車道、實時公交、班次優化等多項技術。

利用自身積累的龐大數據,滴滴能夠以精細的時間和空間維度,評估交通擁堵情況(以日為維度、以時間段為維度、特定區域內等),並提供對城市規劃和管理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最直觀地,基於滴滴現有數據、交警地磁卡口數據,再結合 AI 演算法,滴滴能精準地預測每一個十字路口各個方向的車流量,更加智能地做信號燈控制。目前,在濟南、武漢、成都、深圳、南京、蘇州等超過 20 個城市,智慧信號燈已經服務了超過 1300 個紅綠燈,平均降低了 10%-20% 的擁堵時間。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出行服務公司,技術無疑在滴滴所有產品中都扮演著中堅力量的角色。不過,技術雖好,但要從實驗室走到應用場景,要麼依靠大量時間慢慢轉化,要麼加大對技術的投入。前者幾乎不會犯錯但很可能被新的競爭對手取得優勢,後者有一定風險但也能迅速找出最合適的技術落地路徑。

從滴滴的發展歷史來看,這家技術驅動的公司顯然更在意對技術的投入。在去年,滴滴在美國矽谷成立了第一家海外研究院。今年 1 月,滴滴出行宣布成立 AI Labs(人工智慧實驗室),以加大人工智慧前瞻性基礎研究。今年 8 月,滴滴將在北京舉辦 Tech Day(科技開放日) 活動,邀請大家一同來探索這些科技背後的力量。掃描下方長圖中的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參與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在這個「最亞洲」的科技節上,科技公司們最關心的話題還是「中美角力」
小米 8 透明探索版上手:最酷的小米手機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