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米地里的一株野草,俗稱「鵝兒腸」,20年前專門用來餵豬

玉米地里的一株野草,俗稱「鵝兒腸」,20年前專門用來餵豬

在農村地區,野外生長了很多的雜草。這些雜草在過去對農民幾乎沒有價值,只有害處,尤其是莊稼地中的雜草,這些雜草如果生長的過於旺盛,很容易使農民的莊稼減產。在20年前的時候,農民種植莊稼都是靠人力,鋤草也是一樣。很多老農民每年都要花很多時間用於清除害草,這些年雖然有所好轉,但害草還是會對農作物的產量造成嚴重影響。

在我們當地,以前有一種害草讓農民非常頭疼,它在莊稼地中非常常見,而且繁殖速度很快,往往都是成片出現,根本無法根除。每次只要下一場大雨,它又會很快的生長出來。農民稱這種野草為「鵝兒腸」,鵝兒腸一般在玉米地中最多,它儘管是一種害草,但卻和其他雜草有所區別,對農民也有一定的價值。

在過去的時候,農民將鵝兒腸當作豬飼料使用,特別是每年春天的時候,鵝兒腸的長勢非常兇猛。就算農民剛剛將它拔光,隔10天左右又會生長出來,簡直是農村取之不盡的豬飼料。鵝兒腸不僅可以當作豬飼料,也可以當作一種野菜。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此草莖蔓甚繁,中有一縷,故名。俗呼鵝兒腸菜,象形也!

鵝兒腸菜雖然在農村很多,但它的營養價值卻非常高,根據了解,鵝兒腸富含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纖維素以及一些礦物質元素,可以長期當作一種蔬菜食用。儘管大多數人都將它當作一種豬飼料,但鵝兒腸做成菜其實也非常好吃,口感細嫩,而且充滿清香。

最近一些年,在我國南方地區,鵝兒腸菜逐漸成了一道風味野菜。從每年的3月開始,就有不少城裡人會到農村採摘鵝兒腸菜食用。鵝兒腸和菠菜非常類似,它可以用來涼拌、做湯或者清炒,味道都還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幼嫩的鵝兒腸才具有食用價值,如果鵝兒腸菜比較老,那就很難入口了。各位農村朋友,你們當地有這種野草嗎?你們稱它為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村美食咖 的精彩文章:

山裡一種「野果」,30年前當奶喝,一些農民卻以為有毒
農民不種莊稼,反而種植一種藥材,畝產700斤,收購價至少50元

TAG:農村美食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