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才能不輸伊藤博文,為何無法將中國變成亞洲強國?原因有三

李鴻章才能不輸伊藤博文,為何無法將中國變成亞洲強國?原因有三

原標題:李鴻章才能不輸伊藤博文,為何無法將中國變成亞洲強國?原因有三


在許多中國人眼中,李鴻章是一個賣國賊,只因為晚晴的許多賣國條約都是由他所簽署的,但西方卻將李鴻章與俾斯麥、格蘭特三人並稱為「19世紀世界3大偉人」,由此可見,李鴻章當時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有多高。


但從客觀上來講,李鴻章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除了他是晚晴「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外,從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贊其為「東方俾斯麥」也可以看出。


伊藤博文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同時也是日本「明治維新」九大元老之一,其不朽的功業是在日本建立了一種有生命力的立憲制度,使日本能夠和平、有序的進行政治變革,並最終將日本推上了「亞洲頭號強國」的寶座。


伊藤博文雖然是日本人,但他卻十分敬佩李鴻章,他曾給過李鴻章這樣的評價:「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伊藤博文和李鴻章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伊藤博文領導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而李鴻章則領導中國進行了洋務運動,但不同的是,伊藤博文所領導的明治維新將日本帶上了強國之路,而李鴻章所領導的洋務運動最終卻以失敗而告終。


既然李鴻章的才能不輸伊藤博文,那他為何沒有將當時的中國帶上強國之路呢(為何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但晚晴的洋務運動卻失敗了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1、制度上的落後


伊藤博文的明治維新,順應了世界的潮流,旨在建立一個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卻是在維護腐朽落後的封建君主制度。


2、沒有完全得到掌權者的支持


伊藤博文的明治維新,得到了日本天皇自上而下的推動,但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卻沒有完全得到以慈禧為首的封建頑固守舊派的支持。晚晴統治者從來都沒有削弱自己手中權力的想法(君主立憲),雖然20世紀初,被西方列強打怕了的慈禧啟動過所謂的「清末新政」,打算「預備立憲」,但五年過去了,「清末新政」一無所獲,除了建立了一個以清朝貴族為主的「皇族內閣」。



3、李鴻章見識上的缺陷

李鴻章是進士出身,因此他骨子裡認為封建君主制度是行之有效的,並不願意將其推倒,而建立一個對於中國來說十分陌生的君主立憲制度,因此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只是單純的為了富國、強兵,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制度改革。



李鴻章沒有像伊藤博文一樣通過改革讓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你認為還有什麼原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人物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唯一被日本真正奴化的國家,至今深受影響,把日本人當祖先
中國古代最殘暴的5位帝王,秦始皇沒上榜,第一位許多人都沒聽過

TAG:小人物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