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降就能活命?面對劊子手,他最後說了十個字!

投降就能活命?面對劊子手,他最後說了十個字!

各位看官,首先感謝您對本小號的厚愛,自從本小號建立起來,瀏覽量蹭蹭地向上竄,這一切離不開您的關心。小編在這裡再次表示感謝!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明末清初的一段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左懋第,懋字讀「茂」,盛大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有一項職業叫「劊子手」,他們的工作就是負責拿著大刀處理犯人。由於殺人無數,所以這些人對於生命的態度非常冷漠。砍一個腦袋,對於他們來說,比踩死一隻螞蟻還要容易。然而正是這樣的人,有時也會突然情緒失控,放下屠刀了。這個情況就發生在左懋第身上。

左懋第是明代末年的一位抗清鬥士。他早年中了進士,做過幾年小官。在清兵的鐵蹄踏入中原大地後,他站了出來,為了民族大義,奮而獻身。在他被擺上斷頭台時,更是以其豪邁之氣攝服了劊子手。

明朝政權是個十分離奇的政權,一方面有大量的奸臣宦官把持朝政,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正直之士拚死維護王道。在一片污濁的氣氛中,左懋第這樣的忠臣實在是難得的亮光。然而這點亮光卻給他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原因就在於,他屢屢上書當時的南明小朝廷,要求其與清兵戰鬥到底,而不能屈膝求和。這就觸犯了朝中主和派的利益,他們想到了一箭雙鵰的毒計:讓左懋第作為和談代表去與清軍議和。這樣如果,和談成功就是他們主和派的大功;如果和談失敗,左懋第必定被殺,也好除去一個政敵。

面對這麼噁心人的安排,左懋第出於對大明的一片忠心,棄自己性命於不顧,領了皇命就北上了。

當時入關的清軍全由多爾袞掌握,多爾袞就是左懋第要面對的談判對象。面對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左懋第自始至終沒有表現出半點怯意。他帶領著一個六人使團,來到了順天府,也就是北京地區。

多爾袞了為掌握談判主動權,意圖在意志上消磨使團成員,於是就把他們安排到一個四夷館入住,這個四夷館的名字明顯帶有侮辱的意味。左懋第立即表示抗議,聲稱兩國相交,禮儀不可廢,這樣安排表現了清人不懂禮術。多爾袞自討沒趣,只得將使團安排到鴻臚寺入住。

接著,多爾袞又使出一招,已經故意不安排見面,一連十天給予冷遇,以磨掉使團的銳氣。然而左懋第堅持自己的原則,鬥志十分高漲。在與清廷代表剛林會談時,左懋第又與之發生了激烈衝突,雙方不歡而散。

之後,清廷將使團成員全部關押起來,威逼利誘,想要讓他們投降。但這招用到左懋第身上,無異於緣木求魚。

多爾袞見左懋第軟硬不吃,十分生氣,想不到那不堪一擊的南明王朝還有這樣的硬骨頭,於是他下令將使團成員全部押送刑場。

其實這個時候,多爾袞還留有一手,他要用死亡的威脅來軟化左懋第的意志。一般的人,不管平時多少橫,到了刑場上就會雙腿一軟,只求活命了。因此,在臨刑前一刻,多爾袞又下了一道旨令,聲稱只要投降,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應有盡有。可是左懋第視死如歸,根本不吃這一套。還大聲高喊:生為大明官,死為大明鬼。

這些話讓在場的人不無感動流淚,劊子手也放在了屠刀,對左懋第行了跪拜大禮。最後,在行刑官的命令下,劊子手才舉起大刀,將左懋第的頭顱砍下。

可見當時,雖然清兵佔領了很多地方,但大多數老百姓還是感念著大明,見到大明的使臣這樣死去,心裡不由地敬佩與痛惜。不久之後,在順天府到處傳揚起左懋第的臨終絕筆,上面寫著自己的生命就到了盡頭,可一片忠魂向著南方,永遠不會消失。

這樣的忠臣,連殘暴的清廷也想盡辦法勸降,可他忠心的南明,巴不得送他到虎口裡去。這真是天大的諷刺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衝鋒號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衝鋒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