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天,4類人警惕血黏稠,常食3物、做3事,動3處,不怕血管堵!

三伏天,4類人警惕血黏稠,常食3物、做3事,動3處,不怕血管堵!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不良習慣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尤其是在飲食方面,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讓血管中的垃圾不斷堆積。

再加上三伏天期間,天氣炎熱,出汗多,身體很容易缺水,久而久之血液會越來越黏稠。

三伏天,尤其是四類人,警惕血黏稠:

第一類人:不渴不喝水的人

夏天本來出汗就多,身體易缺水,但是很多人還是習慣口渴了才喝一點,這是不正確的。

當你感覺口渴的時候,表示你的身體已經極度缺水了。1升血漿中含有900—910克的水,這就說明了水分對血液是非常重要的。

可想而知,一旦缺水,血液稠的程度血液流動不通暢,很容易導致血管堵塞。

第二類人:飲食重口味的人

夏季很多人會食慾減退,常常會選擇重口味的火鍋,燒烤等來刺激味蕾,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因為味蕾的退化,常常會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來刺激飲食。

其實這樣的飲食習慣是不利於健康的,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會使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堆積於血管,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而高鹽的食物容易造成血管硬化,不利於血液健康。

第三類人:久坐不動的人

三伏天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動不動都出汗,所以很多人則是能不動就不動,常常是一坐就是一整天。

對於一些司機、辦公司人員等需要久坐的人,一定要注意血液的健康,因為長時間久坐,會引起身體的代謝速度減慢,血流速度減緩,導致血液黏稠。

血液黏稠嚴重的話會引起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

第四類人:熬夜通宵的人

熬夜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代人的常態,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人們的心情易煩躁,會影響到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而且熬夜會導致大腦處於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

這會引起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緩,增加血管粘稠、堵塞的危險。

預防血液粘稠,常食這三物:

一、涼拌黑木耳

材料:黑木耳、紅椒、海鮮醬油、香醋、香油

1、將干木耳用冷水浸泡,泡發後洗凈撕成小朵。

2、鍋中水燒開加入木耳焯一下,撈出,控水。

3、木耳裝盤,加入適量鹽、醬油、辣椒,雞精等調味料。

4、鍋中加入香油,油熱後加入花椒爆香,關火加入鍋香蔥及白芝麻爆香。

5、薑絲放在黑木耳的上部,用熱油澆在薑絲上,拌勻即可。

黑木耳是菌類家族常見的成員之一,黑木耳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防血栓,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等效果。

並且還有防止冠心病與中風效果。建議每周可以吃兩次黑木耳,涼拌、炒食都不錯。

二、蘇子油拌酸奶

食用方法:飯後半個小時,用5ml蘇子油加入到200ml酸奶中,攪拌均勻,食用即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點愛吃的水果。

研究表明,蘇子油是目前世界上所知Ω-3不飽和脂肪酸最高的食物,Ω-3(α-亞麻酸)的含量可以達到65%以上,是橄欖油中Ω-3含量的80倍,是核桃油中歐米伽3含量的6倍。

很多實驗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美國心臟協會,推薦心臟病患者,每日攝入1克Omega-3。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那麼按處方劑量攝入Omega-3,有助於保護心臟。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倖存者提高身體Omega-3水平,心肌梗塞複發的幾率更低,心臟病死亡人數更少。

所以生活中多增加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拌洋蔥或者是洋蔥汁

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人體內約 20% 的高密度蛋白膽固醇 HDL 含量,極大幫助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食用洋蔥可以有助於血管的擴張,能夠軟化血管。

而且能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鹽等物質的排出,對調血脂、防血栓都有效果。

預防血黏稠,做三件事:

第一件:煙酒能戒則戒

吸煙喝酒,是導致血粘稠的原因之一!

過度飲酒和吸煙,不但產生使身體「生鏽」的活性氧(在生物體內直接或間接地損傷細胞,是形成老化的一個原因),還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導致血液粘稠。

所以,預防改善血粘稠,要戒煙、忌酒。

第二件事:養成勤喝水的習慣

日常一定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不要等大腦發出了口渴的信號在喝水,這時候身體已經嚴重缺水了。

而且喝水切記不要用飲料代替水,不要灌水,要小口慢喝。

水分從呼吸道、皮膚、大小便等不同渠道大量散失,使體內水分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影響血液循環。

特別是患有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的老年人,飲水過少,會促使血液粘度的增加,容易形成腦血栓。

第三件事:日常走步不能少

最近,英國一項研究結果指出,走路上下班的人攜帶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比例更低。

運動可以提高代謝水平,加速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運動,可改善血管內微環境,排出毒素。

走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預防血黏稠,常動三處:

第一處:肩膀

方法:雙肩上提、放下,每次2分鐘即可,每天早晚各1次。

作用:放鬆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使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保證大腦血液和氧氣供應充足。

第二處:小腿

方法:自然站立,將腳跟抬起,用腳尖支撐身體,維持2秒後放下腳跟,反覆進行。

作用:一方面可以刺激到肌肉內部的血管,使得血管也會有規律的被擠壓和放鬆。另一方面腳還會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血管被更多的沖刷以後,會減少堵塞的可能性。

第三處:腰

方法:此動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伸懶腰,雙手交叉於腹前,自胸至頭頂上伸似舉重樣,將腰帶起,如此數次。

作用:此動作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的伸懶腰動作中,淤積的血液又被趕回了心臟。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老和尚講:三伏吃薑全年安康
三伏天,盡量少做這4個耗損氧氣的行為,尤其第1件,很多人都喜歡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