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年2000億!方洪波再造新美的

6年2000億!方洪波再造新美的

「知勇進而不敢勇退」是國內多數大企業普遍面臨的狀況,但美的方洪波是個例外。

文 / 華商韜略 王田

2017年,美的實現營業總收入2419.19億元,同比增長51.35%;實現凈利潤186.11億元,同比增長17.33%;2018年,美的迎來創業50周年。

但創造了大好業績、迎來大好日子的掌門人方洪波顯然沒有為此大操大辦一番的打算。年初的經營管理年會上,他只給出2個小時的「盛世危言」……

【1】

2011年3月,一次小範圍內部會議後,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神情凝重,叫住了自己的得力幹將、美的電器總裁方洪波:「我感覺不好,可能要出事。」

苗頭來自一個出口至美國的訂單,何享健發現這筆一億多美元的交易,美的虧損額將會達到2億人民幣——這是多年來不曾出現的狀況。

擔憂很快就反映到財務數據上。

2011年中,美的財務數字出現了三年來的首次下滑,到第四季度甚至低於2009年同期的水平。

接下來的一年,頹勢仍未扭轉:2012年美的電器營收比上年下跌了26.89%,凈利潤也下跌了6.25%。

兩年前的2010,美的可不是這樣的光景……

這一年,美的新辦公大樓落成,這座31層高的大樓是廣東順德北滘鎮最為顯眼的建築之一;也是這一年,美的集團的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這是整個家電業的極致成就。

為這兩件喜事,美的籌備了一場浩大盛典。萬人歡呼中,美的創始人、68歲的何享健提出了一個大膽計劃:再造一個「新美的」,5年之後做到2000億。

集團內部對此信心十足,但外界不乏憂慮與善意提醒:

著名媒體人秦朔在其作品《美的盛世危言》中指出,美的跨入千億門檻很大程度是依賴在銷售端的過度激勵,並同時提醒到:越來越寬的產品線會讓企業資源協同性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引用王石的話——

很多中國民營企業都是在千億規模時犯錯誤的。

現在回頭看,當時的美的甚至比秦朔判斷的還要糟糕。

其2010年之前的業績大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家推動的「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在這一輪特殊的黃金機遇中,美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產品銷量都在國內全面領先。

背後卻藏著隱患:美的產品規模不小,但在產品單價、盈利水平上,甚至不如排名二三的品牌。單看空調,格力的毛利率就比美的高了近5個百分點。

這也造就了2011、2012年當市場的整體高增長不再,美的一再頹勢的局面。

連開倒車之後,70歲的何享健做出讓人意外的大決定:沒有像一些創始人那樣親自出任總裁,力挽狂瀾,而是乾脆連董事長也不當了,完全裸退,把一切交給了年僅45歲的方洪波。

【2】

當外界還在質疑「為什麼是方洪波」時,在美的內部,方洪波早已是掌門般的存在。甚至,還有員工自豪地編出過段子:

中國家電業前路在「何」「方」——何、方各指何享健、方洪波。

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的方洪波,1992年來到美的當內刊編輯。3年後的一次出差中,因為一番直抒胸臆,被何享健在機場當即「升了職」。

此後兩年,方洪波接連被任命為廣告經理、市場部部長、銷售公司經理。不斷的轉換中,方洪波說「每一次老闆對我的崗位安排,我都覺得難以勝任。」但他從來沒辜負過何享健給的任何機會。

1997年,美的遭遇嚴重危機,銷售業績從行業第三跌至第七位,當地政府甚至有意讓其被科龍併購。關鍵時刻,何享健力排眾議,提拔了30歲的方洪波——任命他為美的集團空調事業部國內營銷公司總經理。

從這個崗位開始,斯斯文文的方洪波開始展現他「狠角色」的一面。

此前,美的空調事業部總經理是順德本地人,其整個銷售體系的核心骨幹90%左右也都是本地人。這樣的局面一度讓方洪波「無法溝通」,但他的選擇不是去曲迎討好這些山頭力量,而是打破整箇舊的格局,重建了銷售體系。

他把本地代理龍頭全部砍掉,完全不留情面,儘管這其中90%都是何享健的老相識;他還做了一個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嘗試——招大學生做銷售骨幹,甚至地方銷售的負責人。他親力親為到全國高校招了20多個大學生,每個省放一個,撒豆成兵,組成各省的營銷網路。

「大換血」換來了美的「大翻身」。

1998年的空調大戰中,美的空調銷售收入比1997年翻了一番。之後,美的空調持續走強,方洪波的大學生營銷團隊也在美的內部被稱為「飛虎隊」。

2002年起,美的展開全國性併購。當時「挂帥」美的製冷電器集團總裁的方洪波,全力協助何享健的收購動作,以及對新收購企業進行整合。

2004年華凌歸於美的時,巨虧6.29億港元,還外帶1.2億以上的債務缺口,美的入主的3年內,方洪波令其扭虧為盈。

2008年,方洪波又「一手操刀」對小天鵝的收購。收購的最後關頭,美的被要求必須多支付8000萬元解決員工問題,方洪波壓力重重,給何享健打電話請示,何享健只是簡單回復一句:「你自己決定」。

最終,方洪波自己做主,完成了收購。

從那時開始,這個「坐火箭上來的老總」,漸漸成了在美的僅次於何享健的權威人物。而何享健則多次表示: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發現了方洪波。

【3】

如何改變持續下滑的困境,打破「很多中國民營企業都是在千億規模時犯錯誤」的魔咒?

方洪波給出的答案令人意外:壯士斷臂,業務重整,徹底轉型。具體來說,就是砍掉跟核心主業無關、效率低下的業務,重新梳理美的核心價值和業務重心,重塑美的競爭力,也重構再造「新美的」的藍圖和路徑。

「此前美的生存在巨大機遇之中,只要能抓住,就能快速生長。」方洪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但這一年,胳膊不砍命就沒了。」

確定這一目標後,方洪波以退為進,主動調低眼前的業績預期,改而再練內功,再紮根基,以時間換空間,圖謀更長遠的發展,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變革與再造動作。

在砍掉非核心主業上,方洪波是「砍到哪裡,哪裡就見紅」。一個與主業無關的工業電子廠,年銷售額五六個億,虧損時一年最多虧到6000萬。管理層年年都說退出,但每次都沒有結果。方洪波過問後,不出半年,就將其賣了出去;武漢一個建成不到三年的工廠,廠房設備都是全新的,但跟主業無關,也是二話不說又賣掉了。

砍掉非核心主業的同時,方洪波把砍刀舉向了核心主業的邊緣化產品:敦促各大事業部打破過去「絕不主動放棄訂單」的傳統,砍掉毛利率很低的訂單,砍掉沒有競爭力也沒有潛力的產品。

半年時間裡,他砍掉了美的原有產品型號7000個,停止30餘個產品平台的運行,幾乎將非家電業務,諸如電熨斗、剃鬚刀等全部退出和關閉,改而深度聚焦於白電板塊。

與此伴隨的,是人員的極大精簡。一年內,僅管理人員就縮減了1萬人,共計減員7萬人。

更重要的是,減法的同時也有加法。核心是兩條:第一,加強對核心業務的重塑與再造,包括資源投入,提升核心業務、核心產品的競爭力和利潤率;第二則比第一更難也更重要:推動美的25個獨立的產品事業部整體上市。

方洪波形容這種狀態就像——「開一輛車在高速公路上,要維持120公里的速度,不能剎車,這個時候還準備提速到150公里,突然別人告訴你這條高速公路快要到盡頭了,你要趕緊找到另外一條高速公路。」

這個過程異常痛苦。

對非核心業務和產品的減法,讓美的短期業績加速下滑,而加法卻不是能「立馬見效」的,美的整體上市後,更是一度市值大跌。

這不是主動「作死」嗎?對此,地方政府和合作夥伴不理解,內部反對聲也是很強烈:很多員工乃至高管根本無法適應新的模式和思路,有抵觸情緒。更有憤怒的被裁員工在網上大肆傳播美的負面消息。

一時間,「大廈將傾」的言論塵囂直上。

但方洪波認定美的必須完成這個轉型才能適應新形勢,繼續保持競爭力。要轉型,就必須換思維、換行動,因此態度堅決:「換不了,就換人。」他還不斷告誡高層要「忍得住媒體非議」「忍得住員工不理解」。

即便整體上市後,一位元老高管在酒桌上公然「開炮」——「你知道美的的市值為什麼這麼低嗎?就是投資人覺得你的戰略方向有問題,和盈利多少沒有關係」時,方洪波也是咬緊牙關,堅信真理在自己手中,然後堅定不移。

「別人說我們是瞎折騰,但必須要轉型,只有這條路。」他曾表示,「一把手的狀態都這樣,很孤獨。」而且,他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大不了就不幹了,我還能有什麼最壞的結局。」

篤定的行動中,方洪波為美的確立了「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的變革方向,並在第三年開始見到效果:

2015年,美的營收重回2011年水平,但利潤率卻是當時的3倍。曾經以規模大、營收高為顯著特徵的美的,開始以競爭力強、最會賺錢等新形象示人。

【4】

移動互聯網浪潮席捲,讓眾多傳統企業如臨大敵,甚至陷入困境。方洪波之所以能夠帶領美的成功轉型,也有賴於他將眾多傳統企業在互聯網面前的被動化為了主動。

2013年左右,方洪波就密切關注互聯網的新變化,並且下定決心搞懂互聯網、利用互聯網,他認定這會關乎美的新一輪轉型的戰略成敗。

快速發展的小米「跑進」方洪波的視線里——2014年,這家4歲企業估值達450億美元,幾乎是美的、格力、海爾三大家電廠商A股市值的總和。

內部開會中,方洪波幾次提到小米,「我們一百個產品要開一百套模具,100個只有27個還不錯。但小米只有一套模具,它就成了,它更懂消費者。」

美的怎麼做互聯網?方洪波的選擇是,靠合作。

內部起初有反對聲:「為什麼我們不自己搞?」方洪波也並非一上來就把路堵死,而是不爭論,讓反對者去嘗試。

最後,自信心滿滿的人大膽創新,搞了個「在冰箱上安平板電腦」……

「誰也不會一天到晚都在冰箱旁邊站著。」方洪波駁斥。

自己不行,那就合作起來。

隨後,方洪波迅速推動美的與互聯網界強者展開了一系列的強強聯合。京東、小米、阿里都成了他的戰略合作夥伴,合作領域涵蓋產品、智能交互、硬體、軟體等各個層面。

但合作只是手段,方洪波很清醒,光藉助外力是絕對不夠的。「互聯網也只是基礎設施,最終結果還是要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

因循於此,「科技企業」成為他為美的尋找的轉型新路徑。

這也是美的這一輪轉型押注最重的投資。

方洪波全面領導集團之後,美的沒有買過一畝地,沒有新建一個工廠,但每年的投資規模都沒有減少,外界一直質疑「錢去哪兒了」,方洪波的答案一直是——

都投到了研發和技術里。

為把科技搞上去,他把在美國GE總部工作12年的胡自強請來出任首席技術官,為美的搭建現代的研發和創新體系。

把錢投入到這種不能立竿見影、外面也看不到實物的「無底洞里」,阻力同樣不小。其中「中央研究院」歷經三次被否,又三次重建,胡自強自己都想要放棄了,但方洪波義無反顧,推動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研究院先後落成。

而且,他還在海外多地不惜血本成立研發中心,高薪聘請全球科技人才,把科技目光投放到更前沿的新領域。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每萬名工人有36台機器人,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升至150台,增長4倍多。未來,機器人及自動化行業前景更加廣闊。

仔細思考科技的方向後,方洪波決定將未來押注於此,並在2015年的內部大會上正式明確: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業務將成為美的「第二賽道」。

科技是沒有國界的,中國經濟走到這一步,一定要到世界舞台尋找更廣的成長天空。練好國內功夫的同時,加速全球化成為方洪波的新使命。

2016年,依靠過去幾年深耕紮實了基礎,並且大步回歸高成長通道的美的,化身「海外收購狂人」——相繼完成了對日本家電老牌企業東芝白電、義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德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庫卡、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的收購,總涉及資金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其中的「收購庫卡」被視為美的在全球擴張上的重大舉動,驚動德國政商兩界。作為全球四大機器人集團之一,庫卡對歐洲工業化4.0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兩筆令業界刮目的併購,使美的一躍成為全球重要的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系統廠商,以嶄新的姿態站到了新一輪的產業浪潮之巔。

【5】

艱難轉身之後,外界開始重新審視美的——

2015年,美的集團一躍而成中國家電第一股;2016年以來,美的倍受資本市場追捧,還被認為是中國資本市場「價值回歸」的信號;

2017年7月,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世界500強企業名單,美的仍舊是唯一一家入圍該榜單的中國家電企業,排名第450位,較上一年上升31位。

而在《財富》7月19日發布的「2018世界500強」榜單上,美的排名則從去年的450位上升至323位,比入圍的另一家家電企業海爾的499位高出176個身位。

與此同時,美的全球化與科技化也被美國官方「背書」成績。今年4月,美方公布的「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的名單中,美的赫然在列,理由是:在中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計劃中,美的具有「重要地位」。

整個2017年,美的全球營收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419億元,創造了歷史新高,也是中國家電業的新極致。其中,剛剛布局不久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則為其貢獻了270億,其海外營收則提高到了30%。

「再造一個新美的。」

何享健2010年的期待,終於被方洪波實現。雖然它比預期來得晚了兩年,但卻來得更紮實,也更可持續。

但方洪波依然是「輕鬆不起來」,沒有安全感,常常「盛世危言」。

2016年中工作會上,「居安思危」他提了4次;2017年經營年會,他又帶領高管們「集體擼袖子」,號召繼續「大幹一場」;在今年初的內部會議上,他號召內部要時刻拿出比2012年更堅定、果斷的勇氣,推動新一輪變革。

方洪波希望美的甩掉「家電企業」和「傳統企業」的標籤,向全球化、科技化繼續前進。他說,中國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正在向製造強國轉型,這個過程當中蘊藏著大量的機會。新時代的中國必將出現一批偉大的企業——就看誰跑得快。

美的顯然是要向「偉大企業」的目標挑戰、前進。「山峰雖然陡峭,但我們必須攀登。」

【編者語】

美的曾經「大而不強」的困境,依然是眾多國內大企業的縮影。

方洪波在美的面臨千億困局時,壯士斷臂,將此前的「以大為先」策略,痛改為「先強後大」。其「瘦身聚焦」「割肉再造」之路,不但值得這些依然「大而不強」的企業參考,甚至可以說是普遍選擇「以大為先」壯大起來的國內企業,在產業環境和市場格局已經完全改變的新形勢下,繼續圖謀大業的必經之路。

當市場已是必須靠強有力的核心價值才可以成為持續的贏家之時,「大而不強者」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哪怕是要犧牲眼前的速度和規模,也應該以時間換空間、以規模的退步換質量的進步,繼而找到並建立強項,「以強制勝」,然後「又強又大」。

從這個意義上,方洪波更值得參考的還包括:在通往「先強再大」的再造途中,美的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可謂是在行進中完成轉換、高空中換了發動機。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的另一場攻堅戰
中關村風雲40年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