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盛名之下的冰敷治療,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盛名之下的冰敷治療,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點擊↑↑↑藍字關注康復醫學網ID:cnkfyx

楓葉之國話康復 ID fyzghkf123

作為一個物理治療師,一旦身邊的朋友發生了扭傷或拉傷等急性軟組織損傷,你本能的就會想到先用冰敷在受傷處治療20分鐘,並能頭頭是道的跟朋友講解治療原理。一是降低痛覺靈敏度,減輕疼痛,二是可以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癒合。看到你那麼有學問,朋友們都放心了,你自己也沉醉其中,因為一直以來你都是被這麼教並這麼認為的。你絲毫不會對赫赫有名的RICE或PRICE中的原則之一:冰敷,提出質疑。

但楓葉之國話康復的合作夥伴Dr. Bahram Jam卻發出了擲地有聲的質疑(視頻1)。

視頻1 Dr.Bahram Jam對冰敷治療的質疑

早在2004年Hubbard等的研究就指出冰敷能暫時減輕局部損傷區域的疼痛。因此,在受傷區域放置一個冰塊使之疼痛感覺降低便可。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說冰敷能減輕炎症反應,加速組織損傷癒合過程,這其實是存疑的。雖然有一些動物試驗支持冰敷影響細胞層面的各類炎症反應過程(Bleakley等2010),但並沒有在真實臨床環境下支持冰敷具有減輕炎症反應效果的證據。在所有的RICE臨床有效性的試驗中並沒有發現冰敷的價值(前面講的暫時止痛除外)(Hubbard等2004)。

今天的文章可能會給你一個很大衝擊,那就是冰敷對於急性損傷的恢復不僅沒有任何效果,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為它造成的影響違背急性軟組織損傷生理性的癒合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問的是為什麼之前說冰敷能降低炎症反應?誰能說損傷後的正常炎症過程對於組織癒合是不利的?這就如同出血後的血液凝固過程,這屬於病理性過程嗎?有必要減弱這個機制嗎?人類已經進化幾百萬年,我們的祖先都是這個生理過程,難道真的需要防止和減少炎症反應嗎?什麼時候炎症反應變成一個惡魔啦?什麼治療都得扯上減輕炎症反應嗎?

盛名之下的冰敷治療,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我們的祖先沒有機會也從來沒有想到用冰來對付受傷組織,事實上,世界上很多人仍然不使用冰敷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例如在印度和中國傳統醫學中仍然認為冰敷是適得其反的。或許這才是正確的,而西方醫學在這個問題上很可能是錯誤的。

炎症反應是軟組織損傷後不可避免的生物學反應,具有保護組織,移除有害刺激以及開始癒合進程等作用。

急性炎症反應導致小血管、毛細血管的擴張和通透性增加。這使得更多血液流至受傷處,於是白細胞和巨噬細胞開始定點清理炎症刺激物。隨著液體的增多出現局部腫脹,該反應增加疼痛敏感性(這可避免進一步損傷),限制活動以及允許炎症過程得以繼續(有助於組織修復)。

這裡的一個擔心是,如果我們武斷的干預組織癒合過程的第一階段炎症反應,那麼是否影響到第三階段組織重塑的過程呢(第二階段為增生過程)?事實證明人類喜歡用冰敷和非甾體類類抗炎葯來消除炎症反應恰恰對組織重塑期造成負面影響。

盛名之下的冰敷治療,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身體真的需要減輕炎症反應嗎?淋巴系統逐漸移除壞死物質,炎症過程造成額外的液體瀦留。當循環系統依靠心臟的動力持續推進血液流動的時候,淋巴系統卻沒有心臟的動力作用,因此它是基於運動,骨骼肌肉的收縮甚至呼吸來進行淋巴引流,因此抬高組織損傷處和加壓是有作用的。而冰敷卻恰恰證明減輕骨骼肌的收縮(Bleakely等2012)從而暫時減慢淋巴在損傷處的迴流。

當冰塊作用於軟組織一段時間,區域淋巴管的通透性增加導致大量淋巴液聚集在受損組織,增加局部的腫脹(Meeusen&Lievens 1986)。

在2011年的一項實驗性研究中(Takagi等2011),研究人員在麻醉後老鼠的伸姆長肌的肌肉隆起處用手術鉗夾住30秒(約1斤的力量),然後立即分為2組,一組使用冰敷20分鐘,一組不使用冰敷,在之後的12小時,1,2,3,4,5,6,7,14以及28天對其肌肉進行生理性以及顯微鏡下分析(圖1)。

盛名之下的冰敷治療,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圖1 研究結果一覽

小結一下,與非冰敷組相比,冰敷組的5個結果:

  • 損傷處的巨噬細胞減少

  • 再生肌纖維數量顯著減少(P<0.01)

  • 再生肌纖維的體積減小

  • 再生肌纖維的成熟度明顯降低

  • 肌纖維周邊出現大量異常膠原纖維

這篇最終發表在Th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雜誌上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雖然在運動醫學領域廣泛使用冰敷,但我們的研究仍然建議盡量避免使用冰敷。

作為醫療專業人員的物理治療師,我們不禁要問自己,一方面,使用20分鐘的冰敷可用於鎮痛,而另一方面冰敷影響組織重塑的進程,兩者相比,究竟是否值得冰敷?或許你會說這只是上述一個研究,能說明什麼問題?那麼如果我告訴你如果一系列的研究都這麼說,你作何感想呢?讓我們一一道來。

一項針對腰背痛的Cochrane回顧性分析發現(French等 2006),有一些證據支持急性組織損傷的熱敷處理,但並沒有證據支持使用冰敷。一個對11個臨床研究的868名患者進行薈萃分析的研究指出(Vanden Bekerom等2012),沒有來自於隨機對照研究的充分證據證明RICE治療對於急性踝部損傷具有有效性。

另一項基於22個臨床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分析(Bleakley等 2004)表明冰敷治療並沒有顯示出對於急性損傷(例如肌肉拉傷等)的療效。原文結論如下:「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addition of ice to compression had any significant effect。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在加壓之後的冰敷治療對急性損傷起到顯著效果。「(Bleakley等 2004)

盛名之下的冰敷治療,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

另外,通常我們認為劇烈運動後肌肉酸脹的冰敷治療能幫助快速恢復和提前重返運動。但是Tseng等在2013年的研究正好得出相反的結論(Tseng等 2013)。在連續進行6組高強度肱三頭肌離心性收縮訓練後,運動員隨機分為15分鐘的冰敷組以及假性冰敷組。結果表明在2,3天後的冰敷組的肌酸激酶和肌紅蛋白(肌肉超負荷的指標)水平明顯高於假性冰敷組,並且冰敷組運動員主訴肱三頭肌疲勞的比例高於假性冰敷組。

以下是該文發表在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雜誌上後的結論原文:「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opical cooling, a commonly used clinical intervention, seems to not improve but rather delay recovery from eccentric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數據表明,最常見的臨床干預手段冰敷,似乎並沒能改善,相反卻延緩了離心性力量訓練後肌肉的恢復進程」(Tseng et al 2013)。

難道這都是真的嗎?有沒有搞錯,我們一直在使用冰敷為成千上萬專業和業餘運動員治療急性損傷,也在用冰敷在為成千上萬在操場上摔倒的孩子們治療急性損傷。你現在告訴我,在這十幾年中,我們竟沒有一項支持冰敷能加速組織癒合和恢復的研究?難道冰敷的使用真得是被高估了嗎?的確如此,我們之前所堅信的冰敷治療根本沒有得到科學的證明和證據的支持。

說到這裡,我只能說,這不是我說的,我只是一個信息的傳遞者而已。是非對錯,需要我們自己的知識量和臨床經驗自行判斷。

註:如果有將視頻內容製作中文字幕的需求,請在後台留言。考慮到時間和精力,我們特組建楓葉之國肌骨資料分享和學習小組眾籌群。只有達到一定人數的需求,我們才組織人手為廣大物理治療師朋友提供優秀素材翻譯和各類在線經驗分享及手法學習服務。具體見物理治療師之家公告。

References:

1. Adie S1, Kwan A, Naylor JM, Harris IA, Mittal R.Cryotherapy follow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CochraneDatabase Syst Rev. 2012 Sep 12;9

2. Adie S1, Naylor JM, Harris IA. Cryotherapy after totalknee arthroplas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Arthroplasty. 2010Aug;25(5):709-15.

3. Bleakley C, McDonough S, MacAuley D. The use of ice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oft-tissue injury: a systematic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m J Sport Med.2004; 32:251 261.

4. Bleakley CM1, Costello JT, Glasgow PD. Should athletesreturn to sport after applying i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effect of local cooling on functional performance. SportsMed. 2012 Jan 1;42(1):69-87.

5. Bleakley, CM and Davidson, GW. Cryotherapy andinflammation: evidence beyond the cardinal signs. PhysicalTherapy Reviews. Volume 15, Number 6, December 2010 ,pp.430-435(6).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481528_Cryotherapy_and_inflammation_evidence_beyond_the_cardinal_signs

6. French SD1, Cameron M, Walker BF, Reggars JW,Esterman AJ. A Cochrane review of superficial heat or cold for low back pain. Spine (Phila Pa 1976). 2006 Apr20;31(9):998-1006.

7. Hubbard, TJ, Denegar, CR. Does Cryotherapy ImproveOutcomes with Soft Tissue Injury? J Athl Train. 2004 Jan-Mar; 39(1): 88 94.

8. Meeusen R, Lievens P. The use of cryotherapy in sportsinjuries. Sports Med. 1986 Nov-Dec;3(6):398-414.

9. Raynor MC1, Pietrobon R, Guller U, Higgins LD.Cryotherapy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a meta-analysis. JKnee Surg. 2005 Apr;18(2):123-9.

10. Starrette K, MobilityWod video:http://www.mobilitywod.com/2012/08/people-weve-got-to-stop-icing-we-were-wrong-sooo-wrong/

11. Takagi, R, et al. Influence of Icing on MuscleRegeneration After Crush Injury to Skeletal Muscles inRats. J of App Phys. February 1, 2011 vol. 110 no. 2 382-388

12. Tseng CY1, Lee JP, Tsai YS, Lee SD, Kao CL, Liu TC,Lai C, Harris MB, Kuo CH. Topical cooling (icing) delaysrecovery from eccentric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JStrength Cond Res. 2013 May;27(5):1354-61.

13. van den Bekerom MP1, Struijs PA, Blankevoort L,Welling L, van Dijk CN, Kerkhoffs GM. What is theevidence for rest, ice, compression, and elevation therapy inthe treatment of ankle sprains in adults? J Athl Train. 2012Jul-Aug;47(4):435-4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第3版)》

院士推薦,康復治療師人手一本! 超值!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復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被誤解的康復醫學,魔幻康復醫學!
致命的小腿三頭肌之筋脈曲張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