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筆記中神醫與俗念的較量:祥宏講夷堅之謝與權醫

宋代筆記中神醫與俗念的較量:祥宏講夷堅之謝與權醫

原標題:宋代筆記中神醫與俗念的較量:祥宏講夷堅之謝與權醫


宋代段子:生活中的「自以為是」挺可怕的,它會干擾人的正常判斷。謝與權醫生從病情出發,做出明確的診斷,但不被病者家人採信,都因為病者夫人直覺認為丈夫的病是因為新娶的小妾造成,而非「伏暑」。所以說神醫治不了妄念。


謝與權醫來自祥宏講夷堅00:0006:32


【原文】


楊惟忠病時,面發赤如火,群醫不能療。子婿陳槱憂之,以問胡翛然。有蘄人謝與權,世為儒醫,翛然引之視疾。既入,不診脈,曰:「證候已可見。」楊公夫人滕氏,令與眾議藥餌,朱、張二醫曰:「已下正陽丹、白澤圓,加鍾乳、附子矣。」謝曰:「此伏暑證也,」因疏一方,議不合。


時楊公年六十餘,新納妾嬖甚,夫人意其以是得疾,不用謝言。謝退,謂翛然曰:「公往聽諸人所議。」才及門,眾極口詆謝曰:「此乃《千金》中一治暑方,用藥七品,渠只記其五,乃欲療貴人疾邪!」翛然以告謝,謝曰:「五葯本以治暑,慮其太過,故加二物制之。今楊公病深矣,當專聽五物之為,不容複製。若果服前兩葯,明日午當躁渴,未時必死,吾來助諸公哭吊也。」

翛然語陳槱,槱不敢泄。明日楊卒,皆如謝言。【四事皆胡翛然說。】



【白話語音文字版】


楊惟忠發病的時候,面部發紅髮燙就像冒火一樣,很多醫生過來都治不了。他女婿陳槱很擔憂,就找胡翛然幫忙。胡翛然推薦了謝與權,他是蘄人(湖北黃岡一帶),家裡世代為儒醫(由讀書轉為行醫)。謝與權進了楊家門,一看楊惟忠,也沒有診脈,就說:「這癥狀已經很明顯了!」楊惟忠夫人滕氏,讓謝與權跟其他醫生一起討論怎麼用藥。姓朱和姓張的兩醫生說:「」已經給楊總管下了正陽丹、白澤圓,又加了鍾乳和附子兩味葯。」謝與權說:「這是很明顯的『伏暑』癥狀,應該用大黃、黃檗等葯。」謝與權按照自己的思路寫了一個藥方,但是沒跟其他醫生沒達成一致。


楊惟忠已經60多歲了,不久前,他納了一個小妾,很寵愛。楊夫人滕氏認為楊惟忠的這次病應該跟寵幸小妾有關。所以她不用謝與權的治法。謝與權一看這情況,自己就退出來了。他跟胡翛然說:「你到門口去聽聽他們在商量什麼?」胡翛然走到門口「偷聽」,剛到門口,他就聽見裡面的醫生們都在拚命詆毀謝與權,說道:「他寫的這個藥方是《千金方》中的一個治暑方,原方用七味葯,他卻只記得五味,就這水平還想給貴人治病啊!真是笑話!」胡翛然把聽到的情況報告謝與權,謝與權說:「治暑其時就用這五味葯,之所以加了另兩味,其目的只是平衡一下前五味的藥力。現在楊公病勢危急,應該專用五味葯急治,沒必要再去制衡。如果按著他們之前的藥方服藥,明天中午,病人會非常燥渴,下午就必死無疑了。你不是請我來治病嗎?但現在看這樣子,我就是過來給弔唁來了!」胡翛然把這話跟陳槱說了,陳槱還不敢透露。

第二天楊惟忠果然去世,情況跟謝與權說的一模一樣。這事兒就是胡翛然說的。


【祥宏點評】:現在看來,這故事是個定數,楊惟忠也是大限已到。這種事情生活中挺多的,所謂外行領導內行,楊惟忠夫人滕氏直覺認為楊惟忠的病是因為他寵幸小妾,身體透支導致的,她的想法和意見左右了其他醫生,醫生不是從病本身出發,而是從滕氏的妄意出發,所以一招致命,治死拉倒;謝與權的診斷明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他沒辦法落實自己的治療方案。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如此,明明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明擺著的事情,為什麼不從實際出發?還是因為心中妄念和習慣。人們生活在習慣中,這樣才有安全感;伏暑症是由暑濕之邪引起的急性熱病,一般發於秋冬季節,發病急驟,病勢既重又纏綿難愈;從陳槱不敢說明事情來看,一是他這個女婿在家中沒地位,二是滕氏大權在握,獨斷專行。



(文圖說明:《夷堅志》原文電子版文字主要來自「龍的傳人」博客-特别致謝!再經中華書局出版的《夷堅志》校訂;全部圖片來自網路。)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宋代筆記中為了彩禮把女娃嫁廟主大王的渾姥爺:祥宏講夷堅之陳通判女
秋水長天分享:秦皇島玻璃博物館琉璃展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