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立信VS諾基亞:5G之爭

愛立信VS諾基亞:5G之爭

作者 |胡琪

出品 | OFweek光通訊網

歡迎下載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聞

在上周公布了第二季度業績之時,諾基亞首席執行官拉吉夫·蘇里(Rajeev Suri)在利潤出現危機的情況下,還得說服投資者公司目前依然處於穩定狀態。

然而,諾基亞與愛立信的對比很明顯。就在幾天前,愛立信就宣布,七個季度內首次實現了營業利潤。諾基亞的股價在其業績公布當天下跌了5%,而去年則下跌了近16%。而愛立信的股票價格則在收益日上漲了8.5%。其股價比2017年7月高出約三分之一。

但是如果說愛立信在移動網路市場擊敗了諾基亞的話,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與去年同期相比,雙方第二季度的基礎移動收入均增長約2%。為了提高利潤,愛立信裁員約20500人,占其員工總數的16%。而為了獲取更多合約,諾基亞也承擔了很多損失。總體而言,雙方的競爭與各自移動業務銷量所呈現的一樣。但是,各自的優劣勢又不盡相同。

愛立信的巨大優勢仍然在於在無線接入網路(RAN)領域。憑藉全新愛立信無線電系統,這是一個已經占愛立信所有RAN銷售額84%的RAN平台,愛立信已經獲得了一些大型訂單。特別是在德國,它已取代諾基亞成為德國電信的RAN供應商。研發支出的增加已經使這項技術為公司帶來很大收益,使愛立信在設備招標中更具價格競爭力。

愛立信的弱勢在於RAN之外。最重要的是,愛立信目前正在努力實現其數字服務業務的轉機,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基礎收入下降了12%。愛立信首席營銷官Helena Norrman表示,愛立信不能忽視這項業務,因為這項業務提供了客戶也需要的虛擬核心和管理系統。

而自2016年收購阿爾卡特朗訊以來,諾基亞則很少對其技術組合的廣度保持沉默,諾基亞稱之為「端到端」性能。與愛立信非常相似,諾基亞此前一直專註於移動寬頻業務。而在收購了一家專註於固定和互聯網協議(IP)業務的企業之後,諾基亞獲得了完整的無線、核心、光學以及數字技術產品組合,而這一切都是構建下一代移動網路所需要的。

而這對雙方之間的競爭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於行業新進入者來講,在非RAN領域,諾基亞的優勢更明顯。雖然第二季度愛立信數字服務業務銷售額下滑,但諾基亞同類軟體部門的基礎收入卻增長了2%。對於想要從同一供應商處購買RAN產品和管理工具的服務提供商而言,諾基亞可能會是更佳選擇。

其他電信公司可能要求一家供應商提供更廣泛的技術選擇,包括支持大量數據流量的傳輸網路等。如果能提供「端到端」產品是一個先決條件的話,那麼愛立信則會被淘汰。而就在本周與T-Mobile美國公司簽署了價值35億美元的5G合同之後,諾基亞不遺餘力地強調它將提供的所有各種技術的細節。其中包括無線電平台、核心網路、管理系統和雲硬體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Fweek物聯網 的精彩文章:

輝煌之後的共享經濟 敢問路在何方
物聯網教育 讓思維跳出邊界

TAG:OFweek物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