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啟超:有負責任的苦處,就有盡責任的樂處

梁啟超:有負責任的苦處,就有盡責任的樂處

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等嚴詞抨擊。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啟超)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

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裡,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

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於一個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如此。

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

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裡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困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

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去,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聖賢豪傑,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這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

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聖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裡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裡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延伸

閱讀一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喬幫主的個人傳記。

一個從無到有,建立起商業帝國,推動世界進步的人,傳奇之處太多了。最讓我感慨的是:喬布斯給新高管講的一個和清潔工有關的故事。

據說,在蘋果公司,幾乎每次有新的管理者走向副總裁的時候,喬幫主都會給他們補上這一課。

有一天,喬布斯看到自己辦公室的垃圾桶沒有清理,就詢問清潔工:「垃圾桶怎麼沒有清理?昨天不是你值班嗎?為什麼沒有清理我的辦公室?」

清潔工有些委屈的說:昨天這間辦公室剛換了門鎖,我還沒有拿到新鑰匙,你下班後,我就沒有辦法進辦公室清理垃圾了。」

聽完清潔工的回答,喬布斯覺得言之有理,點點頭說,「我知道了,這不是你的錯。」

每次喬布斯給副總裁講完這個故事,就會問大家:你們覺得,清潔工所說的內容,對沒有清潔辦公室這件事情的解釋合理嗎?「

所有的人都非常認同合理性。

喬布斯接著說:

「那麼,我問你們,如果一個副總裁負責的產品出了問題,而這位副總裁也像那位清潔工一樣,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比如,人手不夠,或者合作夥伴不配合之類的,我會滿意嗎?」

按照邏輯推理,是一個肯定的回答。重點來了,喬布斯說:

「當你是一個清潔工時,為了某件事兒沒有做好,找一個理由,沒有問題。但是,當你從一個清潔工上升到CEO的過程中,一旦過了某一個點,再來為某件事情沒有做好而找理由,就不再有任何意義。

因為你就是這件事情的全權責任人,無論多麼合理的客觀理由,都不能掩蓋你的失職。這個職位上升過程中的轉折點,就是副總裁這個級別。」

不得不服,喬幫主也深深的給我上了一課。

按推理,副總裁是可以為自己工作的不到位,找一個借口的合理性。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人當身處高位的時候,他的位置決定了他不能像低層次的人一樣,用低端的視角看待和處理問題,而忽略的這一點就是——格局。

有格局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我們必須具備全局觀念,能察覺常人不易察覺之處,能承擔別人不願承擔的責任,具有超強的洞察能力。

一個清潔工可以為自己工作的不到位,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但是對於一個總裁卻是大忌。

第一,一個總裁掌握的資源遠遠超過一個清潔工;

第二、一個總裁必須要有一個意識:承擔一般人不願或者承擔不了的責任。

這就是格局。

而能夠洞中觀火到兩者區別的高認知,同樣是格局,所以嘆服喬幫主不愧建立起商業帝國,在他作古多年後,很多人對他膜拜之心沒減少分毫。

真正的格局是常人不具備的視角,是你站在什麼位置和高度看待問題,是你的思想,視角,遠見,而不是身份。

有格局的人是一個有胸懷有雅量,不計較的人。

《天下無賊》中的黎叔說過這麼一句話:要想服眾就得心胸開闊,容得下弟兄才能當大哥。

這就是格局,一個有格局的人做人大氣,不計較,這是人格魅力。

勤奮決定一個人的下限,而格局決定一個人的上限。

一個人的未來跟胸懷,遠見,思維認知有很大的關係,而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遠見,思維,胸懷,認知。

借用曲筱綃的一句經典台詞:什麼叫做局限,局限就是砍柴的永遠覺得皇帝用的是金扁擔。

一個總是盯著明天看,為明天做準備的人和一個為未來10年,20年做準備的人是不一樣的;

一個站在山底看腳邊螻蟻的人,和一個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的人也不一樣。

不是因為你我們有雄才大略,謀大事才需要格局,而是因為有了格局,我們才具備有作為的可能性。

定位決定地位,格局決定結局。

1、普京:如果沒有忠誠,能力無足輕重(強烈推薦)


4、氣場決定圈子!(深度好文)

5、李嘉誠的算命先生陳朗 臨終的七大遺訓!

6、一定要和懂規矩的人共事!(深度好文)

國內頂尖的財經平台:人民財經報

聚集10萬+中國企業家關注的公眾平台

集聚最新財經資訊、國學智慧、新聞、正能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財經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500年來第一偉人,8句話道盡世間規律!

TAG:人民財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