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門修行,次第分明

禪門修行,次第分明

禪門修行,次第分明

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0年於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悟則頓悟,無有漸悟。修則漸修,無有頓修。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1]就像我們見到頭頂上的這一片天,這不是一點點地見到的,而是在我們抬頭的同時,便見到了這一片天。抬頭見天時,或是在千尺井底,或是在百尺井底,或是在十尺井底,乃至在平地上,乃至在高山上,所見到的天,儘管有大小不同,然而,我們所見到的天,卻是同一片天,而不是兩個迥異的天。在千尺井底、百尺井底、十尺井底、高山頂上所見到的天,有大小、狹闊的不同,這是一個人的見量上的事,而不是有不同的天。同樣,悟後的每個階段上,所見到那個自心實相,也有大小、狹闊的不同,這是一個人的證量上的事,而不是有不同的心,更不是多個心。心只一心,更無二心。悟後的修行,在不同的階段上,有不同的證量,有不同的境界,所以,悟道之後,還要上上升進,凈化現業流識,要經過多年的自凈其意的功夫,方能到達如如不動、隨順世間的圓融境界。

一、悟前漸修,悟後牧牛

縱觀禪宗的行證過程,我們發現,禪宗既有「前行漸修」,亦有「觸緣頓悟」,更有「悟後牧牛」,並不是只有一個孤零零的「頓悟」。如臨濟祖師云:

出家兒且要學道,只如山僧,往日曾向毗尼中留心,亦曾於經論尋討,後方知是濟世葯,表顯之說,遂乃一時拋卻,即訪道參禪。後遇大善知識,方乃道眼分明,始識得天下老和尚,知其邪正,不是娘生下便會,還是體究練磨,一朝自省。[2]

可見,禪宗的行人,在頓悟之前,皆有一個漸修的過程——「留心毗尼」「尋討經論」。後遇大善知識,方得頓悟實相,道眼分明,「不是娘生下便會,還是體究練磨,一朝自省」。

若以佛教展開的過程而論,佛教展開的順序是: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華嚴時[3]。禪宗的行證過程與佛教的展開順序,是完全相同的。如表所示:

禪宗的行證過程與佛教的展開順序對比表

佛教的順序:

阿含時

方等時

般若時

法華、涅槃時

華嚴時

禪宗順序:

悟前漸修

觸緣頓悟

圓證佛果

若以唯識宗的「五位」而判之,禪宗的行證過程與唯識宗的五位順序,其間亦存在著對應性關係,如表所示:

禪宗的行證過程與唯識宗的五位順序對比表

唯識宗的順序:

資糧位

加行位

通達位

修道位

究竟位

禪宗的順序:

悟前漸修

觸緣頓悟

悟後牧牛

圓證佛果

可見,唯識宗的資糧位與加行位,即是禪宗的悟前漸修。前二位行滿之時,若遇大善知識,予以心要開示,便能通達實相,禪宗謂之觸緣頓悟。頓悟之後,繼續修行,是修道位,禪宗謂之牧牛行。牧牛純熟,能所雙亡,禪宗謂之圓證位,唯識宗謂之究竟位。

可見,禪宗的「不立階位,直證菩提」,這只是就某個階段而說的。若縱觀禪宗的完整過程,則依然是次第升進,漸至究竟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禪門大成就者,皆有悟前漸修、觸緣頓悟、悟後牧牛、圓證佛果的行證過程。今列禪門語錄與經論文句,以說明之。

關於「悟後牧牛」,溈山禪師云:

有僧問:頓悟之人更有修否?

師(溈山)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凈,須教渠凈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縱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此乃得座披衣自解作活計始得。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若也單刀趣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4]

學人若能蘊根成熟,於不經意間,或磕著碰著,便能頓悟實相。理雖頓悟,然而,習氣猶在,故當悟後牧牛,掃除習氣,直至能牧所牧,人牛雙亡,方至究竟圓滿。

《宗范》云:

由參而悟,便與佛祖,同一鼻孔。然有無始習氣未消,故申之以調習。習消力宏,真如深契。六祖曰:終身不退者,定入聖位。[5]

關於悟前漸修,憨山大師云:

學人修行,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斷。欲實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萬緣盡情放下,放得乾乾淨淨。然有無始習氣種子不得乾淨,必須參一話頭,紙上都有。但不知下手工夫,難易訣法。必須參善知識,開示方便,是他行過的曉得易入處。如六祖昔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開悟。世人不知,當了玄妙道理會,元不是玄妙。因昔有住,今聞無住,故當時放下而得開悟。有何玄妙?[6]

放下一切攀援,放得乾乾淨淨。修行至此,方有觸緣而悟的可能。

關於悟前漸修與悟後牧牛,素弘禪師一時並舉:

汝若解參禪,便解學律。會學律,即會參禪。了明心理為戒,悟徹本心為禪。名雖有二,理則歸一。今時人,青天白日,扶籬摸壁走者甚眾,蓋因背覺合塵,迷真逐妄,或終身不悟,或半途自返,或藉師友傍通,或觸境緣得解,如暗室遇明燈,如遠客歸故鄉,此等人,只名初地,亦名歡喜地,更須自銷現業無始習氣,直造威音那畔,與么時,持戒也得,參禪也得,說教也得,念佛也得,呵佛罵祖也得,吟風弄月也得,總是神通妙用,其施設也,不妨三千儀行,其收藏也。任爾纖毫不立,一即無量,無量即一,豈不自由自在?[7]

圓悟克勤禪師,說及禪門漸修之時,舉古德之修行曰:

趙州道:我見千百億個,儘是覓作佛漢子,於中覓個無心底難得。又云:我在南方三十年,除粥飯二時,是雜用心處。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湧泉四十年,尚自走作。南泉十八上,解作活計。信知從上古人,無不皆如此密密履踐,安可計得失、長短、取捨、是非知解也。同學之中,唯龍門智海,昔常熟與究明,但逢緣遇境,莫不管帶,何止此生而已,窮未來際,證無量聖身也,未是他泊頭處。但一味退步,切莫作限量也。[8]

李長者云:「圓融不礙行布,即一而多。行布不礙圓融,即多而一。」[9]《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10]以上所說,皆漸頓並舉之談。可見,從上古人,皆作實際行履,即使釋迦,亦辛勤一生,行菩薩道矣。

若單就禪宗的頓悟而言,頓悟之時,自然是「根塵脫落,心光普照」。於此當下,回光一鑒,便能證得這個妙明真心。因此,禪門祖師度人,歷來不出「斷妄」「直指」這二種方法。或棒,或喝,或無理路話,或參話頭,皆屬斷妄。或象徵,或比喻,或呼喚,或開示,皆屬直指。「斷妄」與「直指」,或單用,或並舉,運用之妙,純乎一心。

從頓悟心體,到體相一如,這不是所有的禪師皆能達到的,有些禪師,只是體悟到了這一點靈明,便立足於這一點靈明之上,作獅子吼,恰如彌勒菩薩住內院,還有個內院(體)與外院(相)之分,而不能渾化雙亡,全體一真。

德山禪師悟道後,住在道體上,不得徹脫,幾乎錯過一生。若用教下的語言,那就比較玄妙了,云:德山禪師,上升兜率,主持內院,歷經多劫,降生人間,成等正覺。然而,禪宗的表述,則不假宗教,直說真義。這個公案如下:

一日,飯遲。德山托缽下法堂。雪峰禪師(德山禪師的弟子)見德山禪師前來吃飯,乃問德山禪師:「鍾未鳴,鼓未響,托缽向甚麼處去?」於是,德山禪師便回方丈。

雪峰禪師把這事告訴了岩頭禪師(岩頭也是德山禪師的弟子)。於是,岩頭便說:「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大德山,是指德山玄鑒。小德山,是指雪峰義存。)」

岩頭禪師的這話傳到德山禪師那裡,德山禪師心想:「我的弟子岩頭,他不認可我,莫非我還未徹?」就這一念,「莫非我還未徹?」這正是德山玄鑒的未徹處。

德山遂令侍者請岩頭來,問曰:「汝不肯老僧哪?」岩頭密啟其意。德山乃休。可見,德山一生,有所落處。落在什麼處?落在了高高山頂上。德山受岩頭啟發,將此高山,徹底消融。果然,明日上堂,不同尋常。岩頭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會了末後句,他時日後,天下人奈何不得他。」[11]



[1]《楞嚴經》卷十。《大正藏》第十九冊,第一五五頁上。

[2]《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第五〇〇頁中。

[3]華嚴時:若以佛教演說的先後順序而論,華嚴時,位當第一,即先說華嚴。若以佛法的淺深而論,華嚴時,位當第五,即萬法盡歸華嚴。

[4]《潭州溈山靈佑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第五七七頁下。

[5]《宗范》卷上。《卍續藏》第六十五冊,第二八八頁上。

[6]《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卍續藏》第七十三冊,第四九四頁下。

[7]《五燈全書》卷一百零二。《卍續藏》第八十二冊,第六〇〇至六〇一頁下。

[8]《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四。《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第七七六頁上。

[9]《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二十四。《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第九一二頁下。

[10]《楞嚴經》卷十。《大正藏》第十九冊,第一五五頁上。

[11]參閱《五燈會元》卷七。《卍續藏》第80冊,第143頁下。

禪門修行,次第分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慾望選擇的是痛苦與錯誤
莫以大話充大願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