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助力醫療領域變革 熱潮之下安全不容忽視

人工智慧助力醫療領域變革 熱潮之下安全不容忽視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醫療正加速走向落地,不僅為醫療機構帶來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利好,同時也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不過,AI醫療應用過程中,安全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說到人工智慧,如今人們的印象不再局限於人類圍棋冠軍柯潔與AlphaGo的對決,因為在圍棋之外,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在經濟、生活的諸多領域實現了應用。其中,由於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醫療領域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發展格外引人關注。

「人工智慧+醫療」熱潮迭起

想像一下,未來當你去一家醫院看病,一進醫院大門就有導診機器人幫你辦理挂號等事宜,並引導你去相應的科室;到了診療室,醫療機器人根據醫生的指令為你進行初步診斷;如果需要進行手術,則由手術機器人操刀……在整個過程中,人類醫生需要親自做的事情極少。

對於這樣的場景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醫療正加速走向落地,例如人工智慧識別醫學影像、助力藥物研發、輔助醫療診斷等。雖然人工智慧起到的主要是輔助作用,但是其在醫療領域的存在感越來越強,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近些年來,受AI醫療熱潮影響,醫療領域人工智慧初創公司日益崛起,在醫學影像與診斷、醫學研究、醫療風險分析、藥物挖掘、虛擬護士助理、健康管理監控、精神健康以及營養學等方向持續發力。據相關統計,醫學影像與診斷、醫學研究、醫療風險分析和藥物挖掘最受關注,僅這四個方面吸納投資總額就達到了80%以上。

除了一些初創公司,互聯網巨頭們也對AI醫療興趣盎然。日前,騰訊旗下AI醫學解決方案「騰訊覓影」正式發布乳腺腫瘤篩查人工智慧系統,這是首次在國內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對乳腺腫瘤的良惡性判別。據悉,該系統能夠自動生成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分級報告,輔助醫生更準確、高效地發現乳腺癌。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醫療影像等醫療領域的全新變革。就拿當前最為熱門的醫療影像來說,人工智慧通過模仿人腦神經元網路構建數字模型,以及海量數據作為訓練素材,目前已經在這一領域實現了深入應用,商業化成果相繼落地。

那麼,人工智慧與醫療領域的融合發展就是百利而無一害了?非也。

AI醫療安全問題需重視

現實生活中,病人碰上了醫生誤診,可以要求醫院賠償或者處分該醫生,但是如果是人工智慧給你看病,一旦發生失誤或者錯誤,那麼患者或簡單地自嘲「遇人不淑」,或者尋求賠償了事?更何況,如果人工智慧發生誤診,有可能會產生比人類醫生誤診更為嚴重的後果,究竟會引起怎麼的風波現在還無法確定。

近期,就有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分析醫學成像的人工智慧系統容易被「欺騙」。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深度學習神經網路在識別醫學成像上的準確性優勢突出,但是其弱點和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在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療系統、設備的過程中,必須清晰了解其可能存在的弱點與缺點,以確保其安全性。研究人員檢查了「欺騙」醫學成像分析系統的難度,他們發現,利用「對抗樣本」能很容易達成這一目的。

即便是業內公認的較為先進的AI醫療公司IBM,也不能「倖免」。根據其內部資料,多名使用IBM沃森腫瘤治療系統的醫學專家都發現,IBM旗下的人工智慧系統多次為患者提供不準確且不安全的建議。幸好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病人因沃森的失誤受到傷害。

因此,在人工智慧與醫療領域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既要大力推進AI醫療商業化發展,助力醫療機構轉型升級,為患者帶來更多便利與幫助;同時也要以安全為第一要義,不斷強化安全技術水平,並完善、規範應用流程,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辯論機器人又擊敗了人類?說的再好不如實際落地
市場份額五年首降,國產工業機器人發展引人擔憂!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