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諸葛亮與姜維的北伐既支持又掣肘,這就是蜀後主劉禪的高超權術

對諸葛亮與姜維的北伐既支持又掣肘,這就是蜀後主劉禪的高超權術

漢忠臣戮力回天——麒麟兒姜維(12)

姜維在洮西大捷中斬殺魏軍數萬,收穫了比諸葛亮還大的戰功,由此官升大將軍,走上人生巔峰,但還沒到一年,姜維卻又遭受段谷慘敗,於是只得率領蜀軍撤回漢中,自己前往成都向後主劉禪請罪。這是姜維從未受到過的失敗,也是蜀國自猇亭之戰後遭受的最大失利:姜維自己長期統帥的5000虎步軍幾乎全部覆沒,張翼部損失也有千人,加上之前的損失,此次蜀軍北伐總損失超過7000人,「星散流離,死者甚眾。」(《三國志·姜維傳》)產生的後果也是嚴重的:「眾庶由是怨恨。」(《三國志·姜維傳》)。之前,本來大家都不喜歡姜維的北伐,但是好歹你每次去都能搶點人口輜重回來,那我們就不說什麼了,這次,什麼沒撈著,還害死了不少人,那大家的怨氣就都發泄出來了。

面對這樣大的失利,劉禪也不能無動於衷。面對姜維的請罪書,劉禪將姜維按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時的處罰降職,「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三國志·姜維傳》)但姜維不是諸葛亮,這種處罰想讓人心服是不可能的。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姜維利用魏國淮南叛亂的機會再次北伐,遭遇鄧艾和接替陳泰都督關中諸軍的司馬望聯合抵抗,結果無功而返。隨軍出征的護軍監軍蜀人楊戲,藉機會嘲諷姜維。「戲心素不服維,酒後言笑,每有戲弄之意」 (《三國志·楊戲傳》),這次姜維終於受不了了,戰場上的壓力不算,後方幫不上忙還要添亂!不幹活永遠不會錯,乾的越多,錯的越多!於是「軍還,有司承旨意奏戲,免為庶人。」(《三國志·楊戲傳》)所以這裡《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給姜維加了一個評語「外寬內忌,意不能堪」(《三國志·楊戲傳》)這本是對袁紹的評語,放在姜維身上只說明一個問題,陳壽認為楊戲的被貶,是姜維操縱的結果。

但是實際左右這件事的是劉禪的心腹、尚書令陳袛。因為楊戲被貶命令是尚書台發出的,即所謂:「有司承旨奏事,免為庶人」(《三國志·楊戲傳》),也就是尚書令陳袛可以辦得到,陳袛背後站著的是劉禪。這個時候,他倆為什麼又要維護姜維呢?因為這兩個人很清楚,姜維在段谷大敗的幕後主使就是他們倆。姜維在段谷失利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漢中都督胡濟的援兵失期。胡濟和姜維是諸葛亮丞相府裡面的老兄弟,他在王平死後繼任漢中都督是姜維舉薦的,他漢中到上邽的道路並不封閉,他為啥會失期呢?要知道古時候的作戰失期是要砍頭的。結果一戰打回了,姜維被降級,胡濟卻沒有被砍頭,反而後來還被升任為右驃騎將軍。姜維沒有難為自己的老兄弟因為他很了解胡濟,老兄弟這麼做一定是上面給了壓力。但是這個問題又不能說破,於是姜維一個人默默扛下了整個戰敗的鍋。這一點估計讓劉禪和陳袛都有些感動。

期初,劉禪和陳袛對姜維的洮西大捷都是有保留的,因為這場勝仗太出乎他們意料之外了,而且隨著勝利的到來,姜維在蜀漢政權里的威望越來越高,如果說之前姜維和別的所有派系都沾不上邊的話,用的放心的話,那麼時至今日姜維自己憑藉戰功就已經快要形成一個獨立的派系。這一點是劉禪和陳袛可是始料未及,他們想像不到一個諸葛亮都做不到的事情姜維怎麼能做到?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掣肘與制衡姜維,其實包括當初諸葛亮與李嚴的鬥法,都是劉禪政治運作的結果,可惜他玩兒脫了,李嚴被廢,後來就玩不動了。

如果說諸葛亮那次劉禪尚年少資淺、經驗不足,那經過二十多年的歷練,又有陳袛協助,劉禪對於權術的運用自然更加純熟了,這一點在之前封姜維為大將軍這件事上表現的很明顯。大將軍在漢朝地位相當尊崇。西漢王朝的第一個大將軍就是兵仙韓信,韓信死後。至漢武帝時代設置內朝,以衛青為大將軍署理內朝事務,同時在外朝上班排隊的時候,大將軍「位丞相上」(應劭:《漢官儀》)按照《文獻通考》裡面的說法「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東漢時代的大將軍都是外戚,著名的有竇憲、梁冀、何進等人。這些大將軍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開府理政的權力。

姜維的前任費禕在臨死前被劉禪給予開府之權,但是很快就掛了:延熙十五年,命禕開府。十六年歲首大會,為循手刃所害(《三國志·費禕傳》)。費禕比姜維好一點,因為他兼任過尚書令可以以尚書台的名義,姜維最多只是錄尚書事,區別在於費禕可以發布行政命令,而姜維只有知情權。後來姜維作為衛將軍加了督導中外諸軍事的職銜,掌握了整個蜀漢軍隊的調動大權。姜維取得洮西大捷職位升為大將軍是順理的事情,但是劉禪給的卻特別不心甘情願,而且始終沒有給予姜維開府的權力。

開府,這個名詞今天看起來很陌生,當年卻是所有男人的終極追求,所謂「開府建牙,起居八座」,這才是古代成功男人的標誌。開府意味著可以有自己的屬官和幕僚,並且通過這些人將自己的意志貫徹到國家機器當中去,這也就是說會擁有自己的班底,更重要的是這個班底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這是權臣必備的套路和標配。曹操如此、諸葛亮如此、司馬懿如此甚至蔣琬都是如此,可姜維偏偏不能如此。這說明劉禪已經不允許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大權,再旁落到任何人手裡。

於是劉禪通過陳袛玩些小手段去打壓姜維——讓胡濟的部隊沒有按時與姜維匯合——正是這些手段毀了姜維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

但對姜維的打壓必須是有限度的,這一點劉禪和陳袛都明白。蜀國作為一個偏霸一方的地方政權,其戰鬥力是存在下去的首要條件,姜維的存在就是蜀軍戰鬥力的保證。所以當楊戲攻擊姜維的時候,劉禪突然發飆,廢了楊戲,目的就是要討好姜維。你看朕先前做了對不起大將軍的事情,現在有人敢詆毀大將軍,朕幫大將軍廢了他!大將軍不是失利降職了嘛?好說,敲打過後,姜維北伐隨便和鄧艾、司馬望打了兩下立即把失去的大將軍頭銜給掙了回來。劉禪對姜維需要的是掣肘和制衡,不是要廢了他,所以安撫也是必要的。姜維沒有怨氣怨言,一心背鍋,埋頭苦幹這些事情楊戲這樣表明看著精明實際二百五的人不知道,表面看著二百五實際精明的劉禪可清楚。若無這樣的手段,後主如何能在蜀國穩坐江山四十年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魏國忠臣之子姜維為何會去降蜀?原來咱們三國的時候就有地域歧視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為何能流傳下來?全靠兵仙與謀聖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