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狄仁傑的這句話,唐朝滅亡恐怕提前200年

沒有狄仁傑的這句話,唐朝滅亡恐怕提前200年

「神都龍王案」之後,由徐克打造的「狄仁傑宇宙」又迎來了第三部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趙又廷飾演的狄仁傑,不僅心思機敏,偶爾還能來點冷幽默。

不過在島主的腦海中,由梁冠傑飾演的電視劇版「狄大人」總是揮之不去,尤其是那句紅極一時的「元芳,你怎麼看?」更是印象深刻。

事實上,這些都是被編劇演繹過的狄仁傑。你知道歷史上真正的狄大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他是能抵擋住女色誘惑的書痴、是妙手仁心的神醫,更是令武則天欣賞的治世能臣。他的一句話,就為李唐王朝續命了200年。

書痴神童,坐懷不亂

狄仁傑,山西太原人,祖上皆是文官,從小就是神童。

據《新唐書》記載,小時候狄仁傑家裡曾發生一起命案。有縣吏前來調查,家裡其他人都紛紛報告線索。唯有狄仁傑對此充耳不聞,依舊一個人默默看書。

縣吏見此非常生氣,就喝到:你這小孩怎麼回事,不知道發生命案了嗎?

狄仁傑歷史畫像

小狄仁傑反而說到:我正在和書中的聖賢交流,哪有功夫理睬你們呢?縣吏聽後大為驚嘆。從此「書痴神童」的名號不脛而走。

如果放到現在,這樣的「神童」毫無懸念要上熱搜,成年後說不定還能辦個公眾號,但那時狄仁傑能選擇的只有科舉一條路。

不知該說有幸還是不巧,總之據野史記載,在趕考途中,狄仁傑住店的時候被漂亮的守寡女店主給盯上了,不僅煮麵多加肉,還準備以身相許。

這般帥氣的臉蛋與身手,難怪老闆娘動心思。

月黑風高夜,狄仁傑正欲和衣而眠,忽聞敲門聲。他披上外衣開門一看,來者正是老闆娘。隨後的情節,大家可以自行腦補女兒國國王表白唐僧的橋段。

但狄仁傑卻不為所動,先是教育了老闆娘,又重申了自己進京趕考的決心。這老闆娘把梁靜茹給的勇氣也用完了,只能奪門而出,不再騷擾狄仁傑。

立下Flag的狄仁傑也沒有食言。他考上了那一年的科舉,踏上了與武則天邂逅的第一步。

武則天與狄仁傑

大理寺的福爾摩斯

初入官場的狄仁傑並不順利,剛正不阿的他得罪了一些同僚。不過好在有工部尚書賞識,稱讚狄仁傑是「滄海遺珠」,還推舉他進入了司法部門。

徐克導演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借唐高宗李治之口,說出了對狄仁傑的極高評價。

在鳳儀年間,狄仁傑被任命為大理寺寺丞。在這裡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所謂大理寺,其實與佛教的寺院並無關聯,「理」是古代的一種官名,意思是掌刑;而「寺」有朝廷的「廷」之含義。簡單說,大理寺就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

「狄仁傑奇幻宇宙」系列中的大理寺。這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封建國家暴力機關一向是展現電影美學想像力的地方。

儘管位高權重,但當時狄仁傑接手的案子卻並不高端,都是兄弟之間爭家產、小青年聚眾鬥毆這種,但他都處理得井井有條,第一年年終考核就拿了「中上考」。

宰相劉仁軌知道後頗為震驚,因為從未有新人有過如此成績,因此認定其中有腐敗。然而待他實地考察後卻發現,狄仁傑一上任,就加班加點工作,一年之內審結了一萬七千人的案子!而且沒有人喊冤說不公。

不光是在職期間,哪怕蹲大牢狄仁傑都在工作。

如此人才,「中上考」都是冤枉!劉仁軌大筆一揮,將狄仁傑再提一檔,為「上下考」。

當時民間也盛傳,大理寺來了位姓狄的青天大老爺,辦案公正不阿。清末時,有人添油加醋,將其整理成冊,也就是《狄公案》。

《狄公案》插圖

不過後來宋朝又出了一位包公,他擁有王朝馬漢的配置,還有虎頭鍘、狗頭鍘的加持,因此在知名度上反超了狄公。

4:3電視畫幅時期的代表性畫面。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重慶的荷蘭外交官高羅佩,偶然間翻到了《狄公案》,對其中的破案故事大為折服,於是決定動手將其譯成英語。翻譯的過程中他還自己編寫了很多新故事,湊成了一套名為《大唐狄公案》的系列偵探小說,一時成了暢銷讀物。狄仁傑也由此成了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福爾摩斯」。

老外出版發行的《狄公案》(上圖),封面的狄卿倒有點像約翰·卡彭特電影《妖魔大鬧唐人街》中的反派(下圖),可能在老外眼裡,古老的東方亞裔無論好壞都長一個樣。

武則天的藍顏知己

工作能力出色的狄仁傑很快就受到了武則天的關注,並被一路提拔,官拜宰相。

不過做武則天的宰相可不是一件美差。武則天在位期間共殺了14個宰相,還「心慈」地流放了9個,堪稱宰相殺手。

《舊唐書·狄仁傑傳》中記載:狄仁傑上任時,武則天就先試探地問道,儘管你的工作很出色,卻也有人告狀,你想知道是誰嗎?狄仁傑連忙謝罪,說:「陛下認為臣有過錯,臣當改正;現在陛下明白臣本無過錯,實是臣之大喜。至於說我壞話的人,臣不願知道。」

歷史上的武則天敢於用人也成天猜忌,是個愛操心的女強人。

武則天實在沒想到,在她廣開告密之門時,竟還有這樣寬容大度的君子,於是連聲讚歎。正是憑藉這種過人的政治智慧,狄仁傑成為了當時政壇的不倒翁。

不過狄仁傑也不是一味的圓滑。對於武則天的為政弊端,絕大多數大臣都三緘其口,只有他敢於勸諫。武則天也大多會接受,還尊稱狄仁傑為「國老」,意為「國之重臣」。

甚至狄仁傑每次來朝見武則天,她都阻止狄仁傑行禮下拜,說:「看見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來。」

那就都別跪了,坐著聊多好~

狄仁傑病故,武則天更是肝腸寸斷:「從此朝堂都空了!老天為什麼這麼早就奪走我的國老啊!」

一位女上司如此欣賞男下屬,難免有人嚼舌根,說武則天一直暗戀狄仁傑。其實這也難怪,因為史書中早有記載年輕時的狄仁傑氣質不錯,想來到老了也不會差太多,外加工作能力出色,若說武則天完全沒有愛護之心,恐怕很少有人會信。

任命就任命唄,非得自己親自上手嘛~

不過作為一名政治家,在武則天眼中,狄仁傑的意義可絕不是如此簡單,他是她執政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一位難覓的知音。那麼狄仁傑對武則天是何感情呢?

狄仁傑骨子裡和所有人一樣,是反對武則天稱帝的。但他沒有硬杠,因為他心裡清楚,只要武則天把皇位傳給她兒子,這天下還是李唐的。

徐克導演的「狄仁傑宇宙」第一部《通天帝國》中曾對狄仁傑謀反及入獄有簡單的介紹。

《資治通鑒》中寫道,當武則天晚年一度想立武家侄子當皇儲時,狄仁傑便抓住機會勸諫道:姑侄之間,固然親近,但和母子情比起來,恐怕還是要疏遠一點。陛下為何相信侄子,卻不相信自己的兒子?

就是這樣一句話,讓李唐王朝能夠死灰復燃,又延續了200年。

《通天帝國》結尾處,解決了盛唐危機的狄仁傑依然勇於納諫,挽大唐狂瀾於既倒。

擅長針灸的神醫

居廟堂之高的狄仁傑,是治世之能臣;而脫去一身官袍的他,還愛研究醫學,尤其擅長針灸。

最近上映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突發「心臟病」的狄仁傑用針灸為自己進行急救處理。

唐朝的《集異記》中有一則故事,雖然看上去有點「神」,卻反映了狄仁傑的醫術十分高超:一次狄仁傑著便裝走基層,看見一群圍觀的人,走近才發現,一個10餘歲的小孩,鼻子長了拳頭大的腫瘤,半張臉都被遮住了。

狄仁傑觀罷此兒,取出隨身攜帶的金針,在患兒的腦後施以針術。就在人們聚精會神的一剎那間,只見狄仁傑右手如飛,將針拔去,那個大瘤子已隨左手落下。

針灸雖然無法被現代科學證實其真正的醫用原理和價值,但仍阻擋不了對其感到神秘的東西方電影工作者(用無比誇張的手法)將其搬上銀幕。

一見瘤子落下,人們趕快跑過去,將小兒扶起,見他安然無恙,一如常人,面上連一點痕迹也沒有。孩子父母跪地謝恩,並奉獻綢絹。狄仁傑堅辭不受,並說:「我行此術,完全是為了救孩子,不是貪圖綢絹。」說完便登程而去。

飽覽詩書、精通醫術又是治世能臣,這樣一個狄仁傑,難怪在後世的故事中一路穿越。在晚清,變法派們說他名為探案,實為恢復李唐王朝,《狄公案》成了抨擊慈禧太后的工具;在現代,他的事迹又成了評書大家口中的偵探故事素材;如今,他又攜手徐克,扛起了中國魔幻電影的大旗,偶爾還客串手游中的射手。

只是不曉得如果元芳知道了狄大人如此多的身份,又該怎麼看呢?

獲取更多福利,歡迎添加島主個人微信

不老斯基【ID:bulaosij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貳象島 的精彩文章:

跟隨蔣彝先生,到古都奈良尋找千年前的八重櫻

TAG:拾貳象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