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首次發現蜈蚣也可作為鼠肺蟲宿主

首次發現蜈蚣也可作為鼠肺蟲宿主

蜈蚣可不得了。它們可以殺死本身15倍大小的動物,甚至可以吞食整條蛇。


但蜈蚣真正恐怖之處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毛骨悚然的多腿生物體內有一種危險的寄生蟲,科學家們承認之前從未觀察到,直到幾天前。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廣東住血線蟲,又名鼠肺蟲,是一種通常可以在蝸牛和其他軟體動物身體中被發現的食源性寄生蟲,現在首次在蜈蚣體內被發現。

發現始於廣州珠江醫院收治的一名78歲的女性患者,她承受了數周的頭痛,嗜睡和認知障礙之苦,但她沒有其他如發燒或嘔吐的癥狀。


檢查顯示了腦膜炎的跡象,但不是病毒和細菌感染。隨後,腦脊液常規驗出了針對鼠肺蟲的抗體,最終診斷為A. cantonensis嗜酸性粒細胞性腦膜炎。


首次發現蜈蚣也可作為鼠肺蟲宿主
蜈蚣體內的大鼠肺蟲,《美國熱帶醫學和衛生》


不可思議的是,疾病是由生吃蜈蚣引發的。

雖然蜈蚣不是常見的食物,但是乾燥或壓碎的蜈蚣數個世紀以來被當做傳統中藥材(通常以粉末形式食用),並且在一些農業市場上有活的野生蜈蚣銷售。


這位女士的兒子為他年邁的母親提供了新鮮的野味產品——並且是未經烹煮的——因為偏方中認為這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如果這聽起來愚不可及,不要對他太過苛責:幾周後他也因相同的癥狀來到醫院。


幸運的是,兩名患者再接受了一系列抗寄生蟲藥物的療程後,阻止腦膜炎的惡化。


他們很幸運。由鼠肺蟲引起的廣州管圓線蟲病可以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損傷,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為了證實寄生蟲的來源,主治醫生Lu和其他研究人員走訪了同一家市場,隨後的測試顯示,購回的20隻蜈蚣中有7隻對鼠肺蟲檢測呈陽性。


生物學家早已知道,鼠肺蟲蟲卵需要先進入蝸牛體內完成生命周期。如果人類生吃被感染的蝸牛,或是吃下以蝸牛為食的淡水蝦、青蛙和蜥蜴等動物,就會有遭到寄生的危險。如今,這一病例證明,蜈蚣也可以成為鼠肺蟲的宿主。


「我們不應該生吃任何動物。我們最好能理解,適當的烹飪可以保護我們免受食源性疾病的侵襲。」


該病例和相關發現被刊登在《美國熱帶醫學和衛生》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潛逃」13年的非洲火烈鳥
哮喘藥物能治療老年痴呆症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