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的德國靠什麼鹹魚翻身?美國為何將德國徹底拍死?

二戰後的德國靠什麼鹹魚翻身?美國為何將德國徹底拍死?

原標題:二戰後的德國靠什麼鹹魚翻身?美國為何將德國徹底拍死?


毋庸置疑,希特勒是一個偉大的演說家,在納粹德國時期,他的話猶如響鼓敲擊著德國民眾的心靈,是神一般的存在的人物。作為戰爭的始作俑者,他有很多名言,比如:時代呼喚戰爭而不是和平;在發動戰爭和進行戰爭時,是非問題是無關緊要的,緊要的是勝利!在他得意之時,他可以自豪的說:我從未上過一天軍校,可我拿下了整個歐洲。而當德國面臨戰敗時,在《帝國的毀滅》中也記錄了他的心情:結束了。戰爭失敗了。但如果你們認為這意味著我會離開柏林,那你們錯了!我寧願死在自己的子彈下!


二戰,德國最終敗了,希特勒也自殺了,德國民眾卻不得不為自己的追隨者買單,大量領土被割讓,巨額賠款,工業鏈條受重創,國家被分裂為東西德。德累斯頓、慕尼黑、柏林、科隆,這些昔日繁榮的城市成了廢墟,經濟崩潰、物資奇缺,德國民眾活下去的物質保證都存在極大問題。


其實,德國也就是在19世紀末實現統一後才開始崛起的,先後三次登上了高峰,在一戰二戰後都被跌得粉碎。


形象一點來講,從一戰後德國再次崛起到二戰後的衰敗,國家建設如同一項大工程,花了十多年的壘磚砌牆終於成為了摩天大樓,突然大樓爆破了,轟然倒塌,只在一眨眼的功夫。不得不說毀滅遠比創造可怕。不過,又過了十多年,僅15年的周期,德國又再度實現了崛起,迅速復甦,成為了歐洲第一經濟強國,不得不讓人驚訝。那麼二戰後,為什麼德國會在短時期內迅速翻身呢?雲石君將做簡要分析。


第一、軍事開支少。

1934年,希特勒正式掌權,隨後,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帶領德國走上了擴軍備戰之路。在一系列財政措施下,德國在經濟大蕭條時代短暫繁榮,經濟逐漸復甦。


伴隨經濟形勢的好轉,德國啟動的戰爭機器也需要高昂的軍費做支撐。1938—1939年,德國的軍費開支為172億馬克,占國家預算的 54%。到1944—1945年,德國軍費開支高達994億馬克,占國家預算的 66.5%。不用多說,戰爭是個巨燒錢的勾當。


二戰後,美英法蘇四國同時牽制著德國,美國接管了德國軍事,這都是戰爭的代價。不過,沒有了主權,一個傀儡德國也因禍得福,不必費那麼多心思和資源用于軍事。


戰爭已讓德國國力陡降到低谷,既然不用操心軍事開支,那麼,就全心全力搞經濟建設吧。德國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設備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將能用的人力、物力、財力都用於經濟建設上,為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


第二、來自美國的輸血。


二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各國重建工作、經濟發展施以援助,為歐洲的發展和政治格局輸入了新鮮血液,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1947年7月,馬歇爾計劃正式啟動,並持續了四年之久。期間,聯邦德國(西德)等西歐國家通過參加經合組織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為西德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這位德國的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扶植西德呢?原因有二。


首先,在冷戰的格局下,西德地處東西方勢力的夾縫之地,是西方國家抵禦蘇聯的橋頭堡。如果不想西德被蘇聯挖了去,那麼,美國就要拉攏西德,援助西德是美國遏制蘇聯和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

其次,援助西德,使其強大起來,來制衡歐陸同盟勢力。二戰後,法共的影響力急劇上升,是歷屆政府國會的第一大黨。當時的紅色勢力席捲全球,而在歐陸大國中的法國卻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美國難免不會不安。而扶持援助西德,有利於壓制紅色勢力的崛起,以及法國在歐陸一家獨大的局面,進而增強在歐洲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納粹德國納粹黨的全稱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甚至是「封建餘孽」的利益,是一個極右翼政黨,德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都是納粹黨極力反對的勢力。


二戰後,原有的軍國主義經濟和社會基礎被摧毀,原先的社會結構被徹底推倒。新的社會基礎和秩序按照現代模式重新構建,符合現代經濟發展基礎,也使得德國能輕裝上陣,快速走上經濟復甦之路。


第四,全球一體化和歐洲一體化浪潮的席捲。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在空間技術、原子能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在經濟上,已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市場區域化、全球化來擴大經濟發展。


二戰的結束,歐洲衰落,並伴隨著國際格局的重大變化。曾是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歐洲,卻淪為了美蘇爭霸的前沿陣地。歐洲各國清醒認識到,只有各國聯合起來,組建經濟政治聯合體,才能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主觀能動性推動了歐洲一體化的發展。


既然歐洲各國都有共識,要推動歐洲一體化。而德國在一體化中的優勢也顯現出來,作為歐陸的十字路口,天然有與周邊鄰國加強合作的地緣優勢,再加上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德國能迅速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合作,加快經濟復甦的進程。


在國家利益面前,國家恩怨都成了浮雲。德國與法國,昔日的宿敵也聯手起來,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了集政治、經濟和安全為一體的歐盟。通過發展,德國逐漸成為了歐盟的一把手,國際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過,當下,歐盟卻面臨了歷史上最大的危機,美國若執意要強拆歐盟,歐盟會走向分崩離析嗎?那時,德國有沒有發揮自己領導者能力的空間呢?


,雲石君在公號中下一節的《地緣政治64:歐盟會不會分崩離析》一節中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63節——德國第3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浪子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交錢或者散夥——特朗普真要拿「北約」開刀?
為什麼伊斯蘭勢力可以挖走印度的牆角——孟加拉?

TAG:浪子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