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2P行業出清的本質是什麼?

P2P行業出清的本質是什麼?

摘要

P2P行業出清,不是對行業的否定,而是對那些誤入行業的人的清退,是一場設置門檻的行動。

P2P這個新物種,從其誕生、火熱到備受質疑,不過幾年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就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個行業是不是一個泡沫。

答案還真不是那麼簡單,一言以蔽之的句式在複雜的現實面前不得不繳械投降。

01

入門易

中小企業融資難似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從銀行角度看,嫌貧愛富是其必然選擇,貸款只貸給大企業或有抵押品的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口號喊得再響,也緩解不了現實的殘酷。

對於互聯網類的初創企業,銀行貸款無門,還可以選擇風險投資,這條路上也是風生水起,很多互聯網或其他高科技企業,就是借著風投之力,進入巨頭行列。

但是對於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而言,只能私底下去民間借貸市場獲取金融服務,而這裡的服務大多都是高利貸。

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直到P2P這個新物種的到來,給這些企業帶來一點曙光。

2013年至2014年,P2P開始大面積興起,房貸、車貸自不必說,醫療貸、學費貸、各種細分領域的P2P如雨後春筍般誕生,甚至有人針對我們律師群體開發出了律師貸,整個行業一片欣欣向榮。

當時到律所前來諮詢P2P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有一次,一天之內來了8撥客戶,筆者接待完後,嗓子都發啞。前台秘書都開玩笑說,你們團隊把整個所的會議室都霸佔了。

客戶背景也五花八門,有國際投行背景的、銀行下海的、互聯網技術出生的,還有一些做房地產業務的,賣珠寶的,開卡拉OK連鎖店的,總之有錢有想法的人,不管懂不懂金融,都對這個行業躍躍欲試。

來的人,在講述自己產品時,都不約而同地說自己的產品主要依託互聯網技術,運用大數據之類的方法,這種說法幾乎是標配。可不可以這麼說,這就是P2P行業的初心?

在這種樂觀情緒充斥的環境,很容易出現幻覺,以為這個行業遍地黃金,什麼法律合規,風險控制,專業素養,統統一邊去,要做的就是先上車,搶佔一席之地。

然而,真的走入這個行業後,問題就來了。

02

經營難

網貸平台搭建容易,運營難。

從業者大多都知道,P2P平台盈利十分困難,抱著撿錢心態入場的客戶,要麼知難而退,要麼不得不硬著頭皮死扛,甚至鋌而走險。

筆者有個客戶,平台搭建大約半年後,朋友圈畫風突變,開始曬各類珠寶,我問怎麼回事?客戶回答說,不做P2P了,你不知道做這個有多苦逼,還是賣我的珠寶好。這事發生在2015年。

但是更多的平台沒有選擇及時退出,而是開始做起資金池和期限錯配的業務。這些讓企業活下去的藥方,在從業者眼裡,充其量就是不合規。事實上,行業初期,兌付壓力較小,弊端並不怎麼明顯。況且大家都那麼做,為什麼我不?從眾心態驅使大家開始了平台經營的大躍進。一切以成交量為準,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吧。

其實,在P2P這個跑道上,有著多樣化的運動員,有德有能的有之,有德無能的有之,有能無德的有之,無能無德的亦有之,面對著紛繁複雜的選手,個個都帶著合法合規的面具,監管層如何揮舞利劍,即斬妖魔,又不傷及無辜,實為不易。

目前的行業出清,本質上就是行業自我凈化,優勝劣汰的過程,現在最難過的平台無非是自融的平台、搞資金池、期限錯配的平台,或者是風控水平低下,基礎資產大量違約的平台。當年視為甘之如飴的飲品,沒想到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驟然變成了毒藥。

說白了,P2P本是門檻很高的行業,但是卻在無門檻准入的情況下繁榮起來了,這個繁榮自然是短暫的,且繁華退卻的過程無疑也是痛苦的。

那這個行業還有前途嗎?

03

三大隱形門檻

P2P繁榮來得太快,以至於大家都忘了初心。

P2P的邏輯起點是平台藉助互聯網技術實現風控升級,並高效撮合借貸雙方,從而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換言之,P2P平台需要藉助自身的創新風控手段,在那些被傳統金融機構忽視的中小企業中,選出優質企業或資產,並協助其進行融資。

這是一件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業務。

P2P能挑的對象,大多都是銀行、信託、證券等公司挑剩的資產,這時候如果P2P還是照搬或模仿銀行等機構的風控手段,只能降低風控標準,否則根本就找不到目標客戶。

換個角度講,P2P如果想殺出一條血路,必須得有一套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獨特的風控手段。

這個風控手段理論上要優於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手段。否則如何在銀行挑剩的資產中找到金子?

做到這一點,需要硬功夫。

但是,實力這東西不是說有就有的,需要時間、需要努力,還需要天賦(企業來講就是資源稟賦),甚至還需要有一點點運氣。

這實際上無形中已經搭起了一層高高的屏障。

除了有很強的優質資產識別和獲取能力外,平台還需要有與之匹配的獲客能力。

獲客能力也就是聚集資金的能力,能以較少的成本獲取足夠多的資金本身也是一個技術含量較高的事情,不過對於在互聯網這個江湖中摸爬滾打的創業人來說,這點倒不是最難的事情。

這裡最難的是對資金積聚張弛度的把握,因為P2P是撮合平台,只有資金沒有資產,或者只有資產沒有資金都不會有業務可做,因此,資金積聚的量要與優質資產的量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平台業務才可良性發展。

一旦平衡打破,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假如資金積聚量少於優質資產的數量,那麼優質資產就會選擇其他平台或渠道融資,久而久之,平台即便有能力識別優質資產,也會因為無法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而被拋棄。

再假如,資金積聚能力遠遠大於優質資產數量,那麼就有很多資金站崗,投資人會由此而怨聲載道。平台如何留住這些投資人就是一個大問題,畢竟獲客需要成本,花錢請來的客人因為無貨可買而扭頭要走的時刻,很多平台都會富貴險中求,開設資金池業務,或者更為赤裸裸的是發假標來融資,無論那種情形都是飲鴆止渴,貽害無窮。

因此,能否保持資金與資產的良性配比,是走好P2P這跟鋼絲的第二大要務。

有了資產,並有了與之匹配的資金,P2P平台還需要自身有高水平的合規能力

由於P2P監管的理想化與野蠻生長的現實不統一,導致機械按照監管要求去做,可能會對平台業務造成損害。

比如,銀行存管賬戶缺少靈活性,在某些情況下導致風控無法實現資金閉環;再比如,資產推介方能否對平台做兜底承諾,這種兜底承諾算不算擔保,算擔保的話沒有資質可否去做?

面對這些問題,平台不得不在風控安全與合規性上做二難選擇,這種左右為難的問題,比比皆是,好多平台為此傷透了腦筋。如果沒有較真的精神、強烈的合規意識以及出眾的合規能力,那麼平台很難在監管顯微鏡似的核查下順利過關。

上述三大能力,是P2P平台良性運轉的基本條件,如果再考慮到一個普通企業所需要具備的要素,可以想像這個門檻之高,絕非泛泛之輩可以駕馭。

試想,一場高額獎金的汽車越野賽,選手零門檻參賽,會產生什麼後果?

在巨額利益的誘惑下,沒有駕照,不懂越野規則的門外漢一哄而上,與專業選手同場競技。

這樣的比賽,必然是翻車的翻車,掉溝的掉溝,撞車的撞車,專業選手也難免被業餘選手開車誤傷,場面混亂不堪。

但是最後安全到達終點的必然是那些專業的、穩健的、運氣好的選手。

P2P也一樣,出清不是對行業的否定,而是對那些誤入行業的人的清退,是一場設置門檻的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律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余律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