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各家媒體集體點贊,這部清宮大戲藏了多少文化遺產!

各家媒體集體點贊,這部清宮大戲藏了多少文化遺產!

顛覆套路獲好評

近期清宮電視劇《延禧攻略》正在熱播,在乾隆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機智聰慧戰鬥力過人的小宮女一路逆襲的故事,讓不少看官大呼過癮。

圖 | 《延禧攻略》魏瓔珞

與以往冷酷無情的清宮宮廷爭鬥主線不同,《延禧攻略》其實講述了一個如同「白鶴報恩」的溫情故事

乾隆與富察皇后的至深之情,富察皇后對宮女的宅心仁厚,讓觀眾一改對以往深宮冰冷無情的刻板印象,也讓人們相信人性至善,評價是最具正能量清宮劇。

圖 | 《延禧攻略》 富察皇后

精心打磨歷史細節

而劇中對紫禁城裡皇室後宮生活環境的高度還原,更加增加了電視劇可看性,讓許多網友感嘆:

不是平窮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而是沒文化限制了自己對錦衣玉食的理解!

圖 | 《延禧攻略》中一處布景

除了故事走心,《延禧攻略》還特別重視對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刻畫,2018年07月2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高度評價道:

「該劇服化道精美,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在劇中有所展現,努力做到情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情節。」

這部劇傳承傳統文化的肌理,精心打磨歷史細節,實現了歷史與藝術融會貫通。

圖 | 《延禧攻略》中一處布景

追劇文化掃盲

崑曲

《延禧攻略》中一直被網友們吐槽顏值掉線的高貴妃,在一曲《貴妃醉酒》後力拔山河,網友紛紛黑轉粉評價「戲服版高貴妃」實在太美了!

崑曲作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現在逐漸衰落,為不少傳統藝術愛好者遺憾!

沒想到電視劇種一場不到十分鐘的劇情,讓廣大民眾再次被崑曲唱腔的華麗婉轉、念白的儒雅、舞蹈的飄逸所震撼,一舉將崑曲送回大眾視野的中心。

圖 | 二十多斤頭冠加二十多斤戲服

崑曲是明代晚期進入宮廷成為皇帝娛樂的新形式,至乾隆時期已進入鼎盛,完全納入了宮廷文化的範疇。

劇中高貴妃喜唱崑曲的人物設定,不僅將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展現給觀眾,也巧妙地還原了乾隆年間的民俗風貌。

緙絲

緙絲,又稱「刻絲」,是漢族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自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因為久具盛名在《收藏馬未都》節目中曾經多次提及。

緙絲能夠緙織各式裝飾圖案,宋代緙絲大都摹緙名家書畫,風景、花草蟲魚、翎毛走獸、名人書法等。

到了明清時除緙織書畫、詩文、佛像外,還緙織袍服、屏風、靠墊等。

緙絲有多厲害?

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算不算!

據史料記載,乾隆閑暇時也愛御臨蘇詩帖,追摹其神韻。

蘇軾筆法豐腴跌宕,其詩清新豪健,獨領風騷,深得乾隆喜愛,這幅乾隆皇帝臨摹宋代書法家蘇東坡的《霜余帖》底稿也是緙織而成。

圖 | 緙絲乾隆御臨蘇軾帖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緙絲工藝繁複,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

在劇中各種場景人物造型服飾的展現,許多年輕人通過電視畫面,開始了解緙絲、愛上緙絲。

這對這美輪美奐的古老織綉圖案,對這一針一線里的匠人精神,能夠傳承下去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點翠

東漢年間許慎《說文解字》解:翠,青羽雀也。

圖|點翠鳳凰紋頭花 北京故宮博物藏

「輯以羽翠」意指用顏色鮮艷的翠鳥的羽毛加以裝飾,發展到今天就是傳說中的絕技工藝——點翠,這項工藝在乾隆時期人氣達到了頂峰。

「今世婦人喜以翠羽塗於金銀首飾上,

謂之點翠。」

——清 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

點翠實際上,就是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鳥脖子周圍的羽毛,輕輕地用鑷子把羽毛排列在圖上粘料的底托上。

翠鳥羽毛以翠藍色雪青色為上品,顏色鮮亮,永不退色。

放大看點翠,根根羽毛分明,技藝之精湛,令人折服!

清宮美學

另外,從角色的「小兩把頭」的髮型、「一耳三鉗」的耳飾、絳唇妝,大到服裝設計、場景道具的陳設等,都力求貼近史實。

畫面配以中國油畫般古樸典雅的色調,盡顯皇家威儀,中式美學傳達出來的高級質感,隨時給予電視觀眾們極強的視覺衝擊。

圖 | 《延禧攻略》中一處布景

小兩把頭

兩把頭是中國清代皇后、妃嬪、公主、宮女等在宮內生活的女性,以及貴族婦女、命婦、官員妻妾等入闕時頭上常用的裝飾物。

根據女眷們身份高低,其髮飾由簡單樸實晉陞到複雜奢華。

一耳三鉗

「一耳三鉗」是滿族舊俗,女孩兒出生後,一耳穿三孔,戴三鉗,稱為「一耳三鉗」。

在《延禧攻略》選秀女的情節中,一位秀女一耳穿三孔,戴三鉗行為,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大悅龍心。

這並非杜撰,據載,乾隆四十年選秀女時,乾隆皇帝說:

「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

乾隆年間,還有的貴妃會一耳飾5鉗。

此後,清宮廷女性都會遵守這個風俗,如光緒《大婚典禮紅檔》中記錄典禮時皇后的冠服:「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東珠各二」。

絳唇妝

清朝滿人統治,宮廷女子和民間女子的穿著打扮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在點唇的樣式上相對統一,以艷紅色為主,塗抹的範圍很小,呈花瓣形。

在劇中第一集中,皇后以素白上唇、淡粉下唇現身。

如果不知道絳唇妝,還會以為這是為了體現皇后身體抱恙,但其實這是劇組根據清宮廷畫師繪的《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之後做的設計。

圖 | 《玫貴妃春貴人行樂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在角色身上直接向觀眾展現的文化內容,在場景構成中還有許多細節擺件,都在還原著歷史。

有人說,今天能做到拒絕輕浮,堅持沉下心來以史實為本進行創作的影視作品太少。

希望有更多保留了歷史框架,尊重歷史,尊重文化的作品出現,寓教於樂讓更多人看見東方文化之美。

學國學 愛文化

正因為我們所擁有的是最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堅持文化自信的底氣!

延續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積澱中華民族精神追求,還需我們每一位國人一起為傳統文化點贊!

傳承從了解開始!

圖片整理自網路

▼喜歡你就點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馬未都 的精彩文章:

送文玩的這些講究,別送錯!
1981年的無名冢,挖出陝西歷史博物館現藏國寶級文物!

TAG:收藏馬未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