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三十九歲最後一個月,我開始學建築

三十九歲最後一個月,我開始學建築

原標題:三十九歲最後一個月,我開始學建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遙不可及的柔軟夢想。我的同事小凡姐一邊為第四個本命年買金飾和紅襪子,一邊幻想著自己可以成為一位載歌載舞的偶像,總是在自己的年會與別人的婚禮上強行要求獻歌一首。有文豪之夢的同事是小明;儘管他的文章在媒體人中算不得出挑,仍舊堅持在工作之餘寫點無人問津的詩和諷刺小說。至於我——說來有點兒怪:


我的夢想與執念是「建築」。



說起「建築」,可能許多人下意識的反應是「高大上」、「距離感」、「圈內人的專利」……這些刻板的印象乍看起來也沒錯,畢竟從高考開始,建築系的分數就彷彿在建築生與非建築生之間畫出一條楚河漢界。更別說像我這樣偏科嚴重的文科生,和「建築」打頭起便沒緣分。

可它偏偏令我著迷。


學生時代,我痴迷於柯布西耶與高迪的傳奇人生,翻來覆去地閱讀史冊中屬於大建築師們的那部分;工作之後,打尖兒住店兒我一定要挑設計感最好的酒店,甚至不顧價格和舒適程度;旅行時我可以少吃網紅餐廳,可以少買免稅店的土特產,如果有時間,便儘可能地在知名與不知名的建築中度過。矯情點講,物質上的享受與體驗對我來說並不是人生在世的主要目的。或許是我童年的體驗太匱乏,眼界太狹窄,成年後我總覺得時間太寶貴,要用來發現,用來求知,用來儘力睜大雙眼看不一樣的世界——通過建築。


我並無意對享樂主義進行評斷,只是僅就我個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獲得知識更讓我快樂。近些年來,由於「知識付費」的興起,流行,甚至某種程度上的「泛濫」,我聽到了許多圈內圈外唱衰「知識」的聲音。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好的知識,永遠是多多益善。求知慾與好奇心,難道不是一個成年人活力的體現嗎?我渴望一點一點地探進從前並不了解的領域,也盼望一步一步走近曾經可望而不可求的學術夢想。


可是這一年來我比較困惑:首先,當我向朋友們表達起自己對建築的痴心,卻常常收到很多由誤解構成的回應。有朋友因為我糟糕的數學能力嘲笑我的不切實際,有同事因為一次與大牌建築師的糟心合作而對建築學耿耿於懷,就連我的家屬,也只知道拿我打趣,有事沒事就問我要不要辭職去考研學建築。其次,我自己也在對這份痴迷的剖析與研究中一次次鎩羽而歸。我到底喜歡建築的什麼?只是因為建築學很高冷很小眾很酷嗎?只是因為建築師都穿黑色很好看嗎?只是因為名建築能給我帶來感官上的愉悅嗎?只是因為當年沒能考取高分專業的遺憾作祟嗎?



直到我很偶然地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在建築里、建築上,會有很多觸動我們心靈的痕迹、記憶留下來。這些痕迹和記憶,讓我們對這些矗立在那裡的建築、建築里的柱石磚瓦、角角落落,有著牽動心靈的感觸。登長城的時候,很多人恐怕不僅僅是踩著台階爬上一座石頭牆,會想起孟姜女哭長城,會想起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在這兒的對壘和戰鬥;回祖屋的時候,父母先輩的音容笑貌恐怕也會時時地撞擊到心裡。當我們出了自己的城,出了自己的國,我們發現我們又去到了世界另外一群人的記憶里。古希臘人肩扛馬馱、歡欣雀躍地走向他們的雅典娜聖殿;古羅馬人的軍團佩劍執矛、盔明甲亮地穿過高大壯偉的凱旋門,炫耀著對世界的征服;歌德和雨果讚歎哥特教堂里濃密的群柱,把它們向上的動勢比作樹木的生長,「它們騰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壯觀、濃蔭廣覆的上帝之手,千枝紛呈,萬梢湧現,樹葉多如海中的沙礫」……在世界的這裡和那裡,建築,是我們日常的生活用品,帶著生活的印記,在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同時,也讓我們在意義的場所中,被包裹著,被豐富著,被滋養著



我無法形容我看到這段話的感覺!

這就是了,建築不僅僅是工程,不僅僅是石頭和水泥,甚至不僅僅是美,建築是人啊——由人們創造,又反過來包裹、豐富、滋養著人們。看建築,看到的不只是建築,更是其背後歷史與思想的精華。


我把這段話興沖沖地發給家屬,家屬無動於衷。幾個小時後問我「四十大壽要怎麼過」,還發來幾張俗氣的奶油蛋糕照片。我一邊默默「嫌棄」了他未經過熏陶的審美,一邊打定主意要在人生過半的轉折點來臨前做個勇敢追夢人。


是的,三十九歲的最後一個月,我開始自學建築了。



起初並不順利。我只是讀些教材理論,逛逛建築事務所的網站和作品集,收集現代大師級建築的畫冊——外文居多,只能看圖。可是後來我突然意識到,學建築怎麼能從現代建築、先鋒建築學起呢?


就像學西方哲學要從柏拉圖學起打基礎,學建築也要從最經典的古建築學起。無論是希臘的柱子,羅馬的斗獸場,還是中國古代的榫卯,蘇杭的園林,了解建築藝術的源頭,才能在欣賞現代藝術的時候更清晰地感知與思考。我一直篤信一個笨道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看遍世界建築的經典,哪怕沒法真槍實幹地設計摩天大樓,也能擁有「建築的語感」,不再胸無底氣,可以全心全意地領略建築的雄奇,接受建築的滋養


那麼問題來了:在極其有限的業餘時間中,怎樣來找到權威且靠譜的指引與參考,怎樣才能心無旁騖的直通古典建築的核心呢?我的確無從下手。難道還真的像家屬玩笑中的那樣辭職求學嗎?這並不現實。而門外漢的束手無策也著實讓我沮喪了一會兒。


直到另一部門的同事告訴我,他們開建築課了,還是中外古典建築,專門面向門外漢,還是音頻的形式,開車能聽,做飯能聽,睡前能聽,和家屬冷戰也能聽(他們對我家的戲劇化程度了如指掌)……我無法形容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感覺!


儘管這門課不是為我而開的,我心中還是充滿了莫名的感激,給負責課程內容的同事微信了一個六十六塊的紅包。同事沒收,消息發來:賈老師,不用紅包,要是真喜歡的話幫我們寫篇推廣文章就行。


我回:別的硬廣軟廣我可真不寫,這個課我先聽兩周,聽著好就寫!

於是——


《世界建築藝術之旅》專欄


又及:一點真心話:我真得覺得這個課不錯,又紮實又輕鬆,一周二十分鐘的體量適合上班族,還留出了消化反芻的空間。另外儘管擁有一個小眾愛好是挺酷的事,但是我其實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建築的魅力,也希望有身邊出現一些知音來交流一二。所以能寫點真實感受給潛在的「同好們」看,也是好事一件。


又又及:我之前竟然發現令我醍醐灌頂的那段話就出自課程主講人的手筆。這是怎樣的緣份?我無法形容我得知這個巧合的感覺。


?加入《世界建築藝術之旅》的四大理由


1.正統、夯實,有學術保障


主講人劉丹是外國建築史學界泰斗陳志華先生的弟子——陳志華教授的著作是國內各大院校外國建築史課堂教材的不二選擇,其知識體系亦是國內外建史教學所奉行的、不可動搖的經典。儘管陳先生年事已高,當劉丹打電話講起在中讀即將開設建築史普及課程時,老先生高興地許可自己的愛徒可以引用自己的文本與知識結構,希望她可以大力推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以更通俗的方式讓更多專業外的大眾感受建築的魅力。


2.業、系統,有人文關懷


用最有趣味與底蘊的乾貨開拓聽者的眼界和感受。是建築史,但絕不僅僅是建築——歷史、文化、地理、生活、哲思齊聚一堂。


3.溫柔、風趣,有親密接觸


對於初學者來說,有問題也再所難免。在訂閱會員的專享交流群中,行走的「建築百科全書」通通告訴你。由於許多專業問題隻言片語難以講清來龍去脈,主講人劉丹老師貼心地提出每月為群友們進行兩次在線即時語音答疑。


(滑動查看更多群內互動分享)






此外,會員群有一位優秀可愛的群主(就像中讀的每一個會員群一樣),兢兢業業地進行日常群內環境維護。在「中讀·劉丹的建築旅行團」,沒有廣告,沒有無關鏈接,沒有令人煩躁的刷屏。清靜、友好、頗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趣。大家提問、寒暄、分享自己看建築的心得,不亦樂乎。


入群方法:成功訂閱專欄後,添加中讀喵微信:zhongdu2018-1,私信訂閱截圖,經核驗即可加入「中讀·劉丹的建築旅行團」微信群,與主講人和同好們互動交流。


4.隨時、隨地,現在就出發

在接下來的365天中,我們將一起在主講人劉丹的帶領下,一起走近——


雅典衛城、凱旋門、大角斗場、萬神廟、卡拉卡拉浴場、聖索菲亞大教堂、羅曼式修道院、巴黎聖母院、科隆主教堂、比薩斜塔、佛羅倫薩主教堂、威尼斯總督府、阿爾罕布拉宮、圓廳別墅、聖馬可廣場、聖彼得大教堂……


盧浮宮、凡爾賽宮、羅亞爾河谷府邸、凡爾賽宮、恩瓦立德新教堂、旺道姆廣場……


大馬士革清真寺、帖木爾墓、吉薩金字塔群、太陽神廟、烏爾的山嶽台、帕塞波里斯、印度佛教建築、耆那教廟宇、泰姬瑪哈爾陵、吳哥窟、京都御所、清水寺、朝鮮建築……


五台山唐朝寺廟、北京紫禁城、圓明園、頤和園、江南私家園林、天地日月潭、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雍和宮、藏廟、絲綢之路、秦始皇陵、唐武則天陵、明清皇陵、北京民居、山西民居、浙江民居、江西民居、福建民居、廣東民居……


說走就走,來不來?


《世界建築藝術之旅》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無力吐槽的我,用專欄自說自話
苦惱人的辦公室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