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羅麥-萬里之遙只為尋找你的蹤跡

尋找羅麥-萬里之遙只為尋找你的蹤跡

你點關注,就分你小魚乾

GIF

《尋找羅麥》

這是部我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把它寫出來的一部影片。

其實不是因為別的,我只是沒有想好,應該用怎麼樣的文字去描述這部影片。而網路上評分的兩極化也確實也給我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現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4.3分。這種好壞摻半的影片我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推薦給你們去觀賞。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推薦給你們,看不看就由你們了。

導演及幕後

今天對於演員不做描述。今天主要是對這部影片的導演,製片人和各種幕後背景做個簡略的介紹。

《尋找羅麥》是由王超編劇並執導,韓庚、傑瑞米·埃爾卡伊姆等主演的電影。

該片改編自導演王超的小說《去了西藏》,講述了中法兩個男人之間一場不為人知的故事。

《尋找羅麥》是中國內地第一部過審可以公映的同志情感電影,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被國內的目光時刻注意著。

但影片的商業化元素又是不可抹去的,因此影片一上映,很多人覺得對於這樣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電影,沒有像《斷背山》一樣的令人扼腕嘆息,反而是對於西藏和救贖的情節講的模糊隱晦,所以就出現了評分較低的情況。

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國內影視行業廣電總局的嚴格把控,影片或許是想要把那種異乎常人之間的同性之愛展現出來,但勢必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影片前前後後經過了將近四年的時間才上映,光審核就花費了四年,影片的情節方面可能確實會有一些殘缺,無法將原本的感情完整表達出來。但是影片中很多的鏡頭已經用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把這種情感吐露了出來,已經是一個比較好的開端了。

不可能所有難以吐露的感情都能用影響力巨大的鏡頭展現給公眾,況且對於公眾的接受度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它能在國內踏出第一步,就是一個值得我們鼓掌的地方。

「王超作為跟隨陳凱歌出道的第六代導演,他所涉及的題材不無意外地跟大部分第六代導演一樣把現實主義注入到作品當中,如《安陽嬰兒》、《江城夏日》等影片都把視角對準了社會當下存在的現實問題,《尋找羅麥》也是如此。

他們身上都背負一種揭露傷疤,思考未來的意識並以電影為載體與觀眾一同討論,他們的作品大都口碑兩極化。」

很多現實中的問題都是難以啟齒的,因為很多像邊緣人這樣的話題實在是很難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去展現自己的獨特性。

況且對於他們自身而言,本身就背負著社會輿論的一個巨大壓力,對他們自己來說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在向外界宣布自己是一個異類,這種壓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對於他們的家庭來說可能也是一種「羞恥」。

因此對於電影口碑兩極化的結果我是想到過的,只是覺得對於這樣一部文藝風氣的電影,又是蘊含了同性之間愛戀的電影,它不應該被唾罵聲淹沒。

故事簡介

王超:

「這是一個異性戀者和一個同性戀者之間的故事。我在試圖跨越這樣一種性別之愛。愛的能力,跟愛的意義是更重要的。至於是不是一個同性戀或異性戀,這個東西是個其次的東西。」

呂建民:

《尋找羅麥》反映的是男性之間的第四情感。《尋找羅麥》是一部愛情商業片,影片里不僅具備細膩動人的情感元素,同時也將融入一些商業元素。

故事講的是男主趙捷和羅麥之間難以言說的同性之愛。

故事的開始是用倒敘的形式講述羅麥的死亡,趙捷自己一個人帶著羅麥的骨灰去法國。

故事就這樣展開,然後在中國,法國,故事中的西藏,法國的山脈來回切換來講述這個故事。

羅麥是同性戀,他深愛著趙捷。

但在北京時,趙捷告訴羅麥他要結婚了。羅麥精神一恍惚,就意外出了車禍,一個小男孩喪生了。之前羅麥的前女友懷了孕,被羅麥勸說打掉了。

接連兩個孩子的喪生,給了羅麥很大的精神壓力。在加上羅麥對於趙捷難以說明的感情,羅麥精神崩潰了,羅麥決定去西藏凈化心靈。

畫面來回切換,趙捷也帶著愧疚和那些感情來到西藏,去尋找「羅麥」。

影片對於西藏的畫面和雪山的拍攝都很好看,頗有些禪意的意思。

西藏那些風土人情總給人一種神聖感。裡面拍攝的西藏的一些表演形式也讓人一下子心裡就安靜下來。

西藏的一些鏡頭裡講述了一個古老的哀傷的愛情故事,故事有點長,就不再描述,有點類似古時候清宮裡幽怨的愛情,感興趣的可以上網搜一下。

感覺發生在西藏的故事都是聖潔的。不管是西藏本土的傳說,還是趙捷羅麥的追尋。

西藏像是一種感情的寄託,也像是一種朝聖。逐漸消逝的生命和無法得到回應的感情,在西藏這片凈土上都逐漸明朗,也讓趙捷心裡開始願意正視這段感情,理解對於羅麥來說,內心的糾結和痛苦。

賞析

故事情節呢,沒有什麼可以繼續贅述的地方,但是裡面畫面的拍攝是很值得借鑒的。還有對於一些禪意的講述也隨著畫面的推進開始明朗起來。

我也根據電影的講述開始逐漸認可韓庚的演技。

韓庚對於那種情感的把握,眼淚的表述,和朝聖的眼神都讓我覺得這部影片通過西藏的洗禮變得更加神聖,所以一定程度上我覺得他是一部特別文藝的片子。當然,過分文藝也不排除為了文藝而故作文藝的嫌疑,畢竟它的商業元素是無法否認的。

但是電影確實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鏡頭的來回穿插讓人覺得在故事的講述有些凌亂。過分的剪輯,也讓人對於趙捷和羅麥之間糾結的「第四種感情」更加撲朔。

影片的里程碑式進步確實值得我們鼓掌。但是在情節的處理方面跟其他講述同性之愛的電影,像《斷背山》、《阿黛爾的生活》、《用你的名字呼喚我》這些相比確實做的還不夠。

影片提出的「第四種感情」的概念確實值得我們所有人正視,去思考,去接受,甚至去認可。確實,對於很多同志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個他,甚至是把直的掰成彎的,這種糾結難受才是讓他們煎熬的。

總結

影片的關鍵詞就是關於同性之間的感情。

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去讚揚或者批判這部電影,而是用一種客觀的眼光看待這種同性之愛。

真愛不分性別,只是因為生錯了性別,而使得這些本應該純凈的感情變得難以啟齒。

這些社會問題其實很早就存在,它從頭到尾就一直都存在著。這些非「大眾」,非「主流」的一些現象不應該成為我們嘲諷的對象,而是應該逐漸轉變我們的想法,去理解接受。

對於同性戀來說,他們生存的空間真的很小。

前幾天看到網上很火的一對蕾絲給自己家人拍攝的一段短視頻。看到他們的生活狀態其實跟我們一樣的,我希望她們能受到祝福,以一種更快樂的狀態生活在陽光下。

我也知道,對於一個正常的家庭來說,接受自己的家人是同性戀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也曾經問過我母親,會不會支持這種行為,她說我們很自私,從來都沒有想過公開以後自己家庭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只有用更加寬容的態度去理解他們,我們才會讓每個人的生活都更加愉快美好,加速他們能更加自在,不必為了外界的輿論而委屈自己的性情,痛苦一輩子。

愛是公平公正自由聖潔的,純正的感情是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擋的,性別不能,年齡不能,其他障礙更不能。

這次就先到這裡,下次再見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桔kikko 的精彩文章:

TAG:金桔kik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