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產「芯」驕傲,華為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上百款晶元

國產「芯」驕傲,華為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上百款晶元

目前的手機行業,晶元是核心競爭力,華為的秘密項目被曝光,這也將成為華為公司背後的王牌。

「達芬奇計劃」也稱「D計劃」,項目是由華為旗下的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徐直軍負責,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把華為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植入AI,包括智能手機、雲數據、攝像頭等。但目前最重要的是,開發晶元,真正有能挑戰英偉達的AI晶元。

目前,AI晶元已經投入一些手機品牌小試身手,在2017年,搭載海思晶元的手機有7000萬台,佔了發貨量的45%。5月4日,一家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對全球AI研發公司進行了排名,華為旗下的海思公司已經排名12名。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海思研發晶元可是遭到了同行業的笑話。

海思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分部設在了北京、上海、瑞典等。從2004年以來,14年之中,海思公司先後研發了晶元100多款,應用於智能手機等的多種設備,並申請專利500多項。在2016年,麒麟 960晶元就是由海思半導體發布的,成為了「2016 年度最佳安卓手機處理器」。2018年,華為海思麒麟970在經過晶元AI性能評測,已超越高通驍龍845,位列第一,成為國產「芯」驕傲。

海思公司研發的AI晶元跌跌撞撞的一路走來,終於有成果,並且成為了華為手中一張最好的王牌,畢竟掌握了AI晶元的核心技術才是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投時報 的精彩文章:

諾基亞已經蘇醒,HTC卻還沒睡醒
「最坑」的4款手機,處理器「過時」,「高價低配」更是無奈

TAG:創投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