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空投武器裝備和物資算個啥?人車合投看起來簡單,難度可不低!

空投武器裝備和物資算個啥?人車合投看起來簡單,難度可不低!

俄羅斯空降兵司令近日對媒體表示,俄軍空降兵在演習中使用降落傘系統成功空投了載人的BTR-MDM戰車(由BMD-3空降戰車改進而來)。俄軍司令部表示,這種人車一起空投的方式可以讓空降兵部隊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戰備狀態,時間在戰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空降重投是先分別投下士兵和作戰車輛,士兵落地後去自己找戰車,然後解鎖,使戰車達到作戰狀態。人車合投好是好,但是技術難度有點大,據報道,載人後總重14噸的戰車從1800米高空投下,以每秒10米的速度下降。目前世界上敢這樣做的也就只有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我國著名空軍專家付前哨在接受某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成功進行載人戰車空投試驗是有歷史延續性的,人家早在蘇聯時期就開始進行這種試驗。

(圖為俄羅斯BTR-MDM戰車)

重型裝備在進行空投的時候需要大型降落傘,就是有大型降落傘,戰車下落的速度也不會低於10米美秒,一般為了減緩戰車從空中墜地煩的速度帶來的巨大衝擊,往往會在空投戰車下部安裝緩衝裝置(我們可以理解為軟墊子),比如緩衝氣墊,通過反作用力減緩下降速度。單單就重裝空投來說也有多種不同的形式,有高空的、中空的以及低空等方式,世界各國根據自己不同的實際情況採取的空投方法也不一樣,不同的方式特點不同,風險也不同,而俄羅斯這種人車合投無疑是風險最大的。只要是涉及到人的,就沒有絕對保險這一說,尤其是對於重裝空投來說,重裝空投人車合一的方案本身風險就很大,所以即便技術成熟,但在空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因素任何一個都可能讓車中的人出現意外情況。比如說降落地域在山區、林區等,這些都比較容易發生意外。

(蘇聯BMD-1傘兵戰車)

蘇聯最早在上世紀六十年末就提出研製BMD-1傘兵戰車的一體化空降技術,直到七十年代初蘇聯年研製成功專門進行人車合投的新型傘降系統,並且為裝甲戰車安裝了一款名叫"卡茲別克-D"的蚌殼式減震座椅,據說這款座椅是以聯盟號飛船返回艙的航天員座椅改裝而成的(太空梭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落地的時候和空投人車落地的情景很類似,所以太空返回艙的座椅技術可以應用到這個上面來)。最早的人車空投試驗發生在1973年冬天,當時是蘇聯空降兵學院的教官祖耶夫和亞歷山大乘坐一輛BMD-1戰車進行了世界首次人車一體化空降試驗,還好這第一次嘗試取得了成功。之後,蘇聯人繼續努力,五年後的1976年1月23日,蘇聯第76近衛空降師使用PRSM火箭制動空投系統(是那種利用火箭噴射產生反作用力的方法進行制動嗎,蘇聯老大哥真的敢想敢做)完成了載人空投。任何一種武器,或者作戰理念方法從最初試驗到軍方開始嘗試,都是重要的一步。

為了安全起見,蘇聯進行的這幾次人車合一空投都是兩名士兵與戰車一塊投下來,可能想著出事的時候多個人幫忙吧。不過為了安全起見,蘇聯並沒有將這種試驗進行下去,直到蘇聯解體,蘇軍也沒做過整車全員一體化空投。解體之後的俄羅斯又重新做起父輩的事情,1998年8月,俄羅斯進行了建國以來首次傘兵戰車滿員載人空投試驗,並且取得了成功。8月15日,俄軍第76近衛空降師的7名傘兵,乘坐BMD-3傘兵戰車,用舍里夫無貨台空投系統,從伊爾-76飛機上空投下來。之後由於俄羅斯經濟越來越不景氣,這種沒有多大意義的試驗就沒有進行幾次。人車空投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即使技術已經做到了相當嫻熟的地步,依然只有約百分之九十五的整體成功率。這也就意味著每空投一百輛傘兵戰車,將有5輛墜毀(損毀比有點高)。並且由於人車一體空投時,戰車內部乘員均需要蜷縮在專用減震座椅里,用安全帶捆綁著(綁緊可能才不容易被摔出去)。綁緊也是有弊端的,當空降中的傘兵戰車發生意外,戰車裡的乘員將幾乎沒有逃生機會。綜上所述,人車合投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利刃/W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戰敗後日本死活都要把這件「寶貝」運回去,反正白送我都不要
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哪裡?總人數超200萬,如同人間煉獄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