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是兇手」——霍去病之死

「誰是兇手」——霍去病之死

「誰是兇手」——霍去病之死

17歲遠征漠北,挾輕騎八百就能直搗匈奴巢穴,勇冠三軍。19歲三征河西,將匈奴逐出祁連山。21歲統帥三軍,縱橫漠北如入無人之地。

霍去病,這樣一位歷史上的天才將領,卻如同流星划過天空一般,在他23歲之時畫上了生命的句號。

那麼霍去病究竟是怎麼死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記載了霍去病葬禮的流程、墓地的規格,甚至還解釋了謚號。但詭異的是關於霍去病的死司馬遷並沒有給出一個字的解釋,是司馬遷漏掉了?

他花費濃重的筆墨去描述霍去病的葬禮卻忽視霍去病的死因?這種因小失大的錯誤司馬遷是不會犯的。

後世對霍去病的死因最大的推測是病死,這個結論出自霍光的奏摺,可以說是官方結論。但一員能騎能射的武將,在青壯年莫名其妙的病死,這個結論恐怕讓人不服。更重要的是如果是病死,那麼司馬遷為什麼三緘其口?

要麼司馬遷對霍去病的死因一無所知,要麼司馬遷根本不敢記載霍去病的死因。

如果霍去病不是病死,那麼誰要殺他呢?又為什麼要在第二次漠北大戰前殺他?

放到漢朝的歷史環境中,會對霍去病起了殺意的人,最有可能是漢武帝或衛氏集團勢力。

可能性一:漢武帝自己令人幹掉霍去病,以防止衛、霍聯盟。

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在備戰匈奴,霍去病是主將的不二人選。但即便大戰當前,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霍去病在漠北大戰後一連串的動作(殺李敢、勸封王子等),讓漢武帝覺得封大司馬、借他平衡衛青勢力的初衷很難實現,反而有可能讓二人結立政治聯盟進而影響自己的絕對集權。二虎相爭還好,若二虎同盟,最慘的就是武帝,於是武帝起了殺心。

雖然心裡很痛很愛,但那愛是在軍事上的,而不是在政治上的,即使面臨匈奴大戰。

武帝一生殺的"工具"還少嗎?哪一個能力差了?

「誰是兇手」——霍去病之死

這種可能性我們這樣理解:

武帝發現霍去病是人才--十分喜愛--有戰功後封候--進而決定以他作為制衡衛青的工具--漠北大戰後封大司馬與衛青平等--霍去病不懂武帝用意--心裡向著衛青--霍去病殺李敢--漢武帝大怒--第二年霍去病勸封王子--漢武帝起疑心--懷疑自己的策略失敗--同時面臨漢匈備戰--痛下決心讓除掉霍去病--厚葬以示自己的心痛--另一方面閑置衛青。

如果確實是這樣死的,那麼掩蓋事實兩千多年的,就是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喜愛和厚葬;武帝殺起大臣來是毫不留情面極為乾脆的--管他能力多強辦事多好,只要武帝認為應該犧牲。

如果真是這樣,這也可能是司馬遷隱瞞霍去病死因的緣由。

可能性二:衛氏集團勢力

有人可能會說,霍去病就出自衛氏,衛氏集團為什麼要殺他?沒錯霍去病雖然是衛氏分支,但是他的崛起,衛氏家族從中沒有獲得絲毫利益。

霍去病和衛青不同,霍去病始終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衛青所代表的則是整個衛氏家族,更可怕的是,衛氏集團還掌握著太子劉據,漢武帝必須找人來扼制衛氏集團,這個人就是霍去病。

所以尊霍抑衛就成了漢武帝的政策,當霍去病作為衛青部下而戰功赫赫時,對衛家來說是錦上添花,當他威脅到衛青地位的時候,他便是整個衛氏家族的頭號敵人了。

但以衛青寬和大度的性格,殺人這種不擇手段的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審視一下衛氏集團,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善於宮斗的平陽公主一人。

作為衛氏集團背後真正的掌局者,平陽公主和衛氏集團榮辱與共,所以當霍去病威脅到自己的丈夫——衛青的時候,最恨、最想除掉霍去病的一定是她。而且她完全有能力有手段做到這一點。

「誰是兇手」——霍去病之死

《衛子夫》劇照 平陽公主

至於手段就很難說了,要麼毒死,要麼製造意外。這種可能性有嗎?有,但非常小。

如果前面的推斷是正確的話,那麼衛氏集團的手段相當高明,藏得也非常深。既然藏得深,那就不會做出毒殺、意外這類太明顯的動作來。畢竟心裡都明白霍、衛兩家已經形同水火,長安城裡的人都看得懂。弄過火了,真惹毛了武帝,也不是鬧著玩兒的。

所以,即使衛氏要動手,也是偷偷地,借力打力,幹些深沉的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中國最牛的省,賦稅佔全國一半,它的名字叫江南!
被腰斬後他血書7個字才斷氣,雍正嚇得立即廢除腰斬!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