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奇盛京 | 古城遺珍之九門,消失在歷史塵煙中的城關

傳奇盛京 | 古城遺珍之九門,消失在歷史塵煙中的城關

原標題:傳奇盛京 | 古城遺珍之九門,消失在歷史塵煙中的城關


版權所有:瀋陽市旅遊委員會 未經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


古城遺珍1-5

九門,消失在歷史塵煙中的城關



九門路位於瀋河區北部,西起正陽街,東至東順內街,即在大北門與小北門之間。此處內有九門南巷及其一至四巷,原有九門裡衚衕及九門外衚衕。1989年,以路北原有古城九門而得名為九門路。


九門路,源自曾經存在於此的九門。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瀋陽中衛」都指揮閔忠,在元代「瀋陽路」舊城基礎上,加高加厚城牆,形成了磚石罩面的堅固城牆。同時,「瀋陽中衛」城池設置了四座城門,城內主要街路與四座城門相通,形成了「十字街」格局。東門為「永寧門」、南門為「保安門」、西門為「永昌門」、北門為「安定門」(明代萬曆年間改稱「鎮邊門」)。北門,即「九門」。

瀋陽城的「十字街」早在秦漢時期就存在,至明代仍是貫通東西南北的唯一大道。九門,是瀋陽古代時期重要的防衛門戶,北出九門,可達邊牆重鎮平虜堡(平羅堡)、十方寺(石佛寺)、榆林鋪等地。因而,九門可謂是明清時代,瀋陽最重要的城關。


史料記載,「九門」是一座由九個券洞組成、兩個對頂「十字券洞」式城門。從兩個對頂「十字券洞」對接結構分析,「九門」應由兩期工程形成:第一期工程,於明代萬曆二十四年(1596),將「瀋陽中衛」城北門「安定門」的單券門,改為帶有「瓮圈」的瓮城門,形成南「十字券洞」。南「十字券洞」的南北券洞較長,為出入城門的通道;東西券洞進深較短,為「瓮圈」。在這一時期,九門的名字,由「安定門」改為「鎮邊門」。萬曆四十六年(1618),修建北「十字券洞」,坐卧在城牆外的「瓮圈」中。當時,後金已經取得薩爾滸戰役的勝利,明朝更是加緊軍事防禦,便在九門的第一期工程後,又進行了第二期工程,修建了「九門」的北「十字券洞」,以及頂部敵台。


努爾哈赤三次遷都,最終落戶瀋陽城,老汗王為自己的宮殿選址,便選在了九門邊。史料記載,明代修築此門主要為防禦外侵,內置火炮等武器,其中既可屯兵又可出擊,是一座重要的軍事設施。努爾哈赤將宮殿選址在九門內,看重的便是其重要的軍事要素。更有傳說,努爾哈赤的汗王宮緊鄰九門,是方便明軍攻打瀋陽時,他能隨時逃回新賓老家。


皇太極擴建瀋陽城時,將「瀋陽中衛」城牆的東、南、西三座城門統統拆除,改為八座城門,但卻留下了北城門,致使擴建後的瀋陽城,出現了八門之外的「九門」,「九門」位於大北門與小北門之間,也使瀋陽有了九門提督的說法。


待清軍入關,定都北京之後,瀋陽成了陪都盛京,當初為出行方便而保留的「九門」,也漸漸失去了保留價值。於是,盛京官員下令,用磚石將「九門」整個封堵包砌起來,但一眼望去,酷似碉堡的城門,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曾經的輝煌。

儘管九門在清軍入關後失去了戰略意義,但圍繞九門,卻留下了很多關於「蠍子」的傳說。其中一個傳說,皇太極在擴建瀋陽城時,坊間傳言九門裡有一個蠍子精,蠍子吸盡人血,已蜇死了不少人,而且怎麼殺也殺不盡。蠍災鬧得人心惶惶。皇太極當即下詔:將皇榜貼在城門旁,懸賞能治蠍的人。有一天,來了個雲遊道士,揭了皇榜,稱自己能治蠍災。道士稱:尋找一個雞年、雞月、雞日、雞時生的人,把其砌在城牆內,即可治蠍災。在尋找中,一個賣燒餅的老頭正好符合條件,於是,老頭被砌在城牆裡。從此以後,果然再沒有蠍子了。為了紀念這個老人,後來皇太極下令停止使用九門。這一傳說,並無考證,卻成為了我們追溯如今已經完全消失的「九門」的感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市旅遊局 的精彩文章:

傳奇盛京 | 古城遺珍之清昭陵,神秘的死亡 神秘的葬禮
傳奇盛京 | 奉天城韻之民國鬧劇,清朝遺老的白日焰火

TAG:瀋陽市旅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