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新寧: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

盧新寧: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

盧新寧: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

黨建治學

★★★★★

最近,一則關於漢語的消息讓人百感交集。

上海舉行的一項翻譯大賽爆出冷門:由於缺乏最好的譯文,大賽不僅一等獎空缺,還將二等獎頒給了一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僅在於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於他「流暢、優美的中文表達」。相形之下,國內選手提交的相當多的作品言不達意,其中用詞不精當、標點符號誤用等小錯誤「更比比皆是」。

這則消息讓人隱約看到漢語的處境。

身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能時時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身體髮膚之外,就該是我們的母語了。在無數中國人心裡,古老優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

橫平豎直的方塊字將我們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為不盡的紙上煙雲。音分四聲,律有平仄,構成了漢語詩文一唱三嘆、迴環往複的音韻之美。千百年來,雋永有致的漢語承載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依靠它傾訴,運用它思想,通過它記載,憑藉它穿越五千年歷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一方面,在「全民學英語」的熱潮中,以在校學生為主的龐大「外語族」的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托福成績考試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學歷的青年中,也出現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語言單調的現象。

應當承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語教學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母語、消解母語;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漢語視為不學自能的天賦。詩人余光中說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事實證明,忽視母語修養所導致的結果是十分嚴重的。它不僅造成了書寫語言的失范,生活用詞的平庸乏味,也讓母語中獨特的文化意韻在我們生活中日漸消褪。

我們的後輩可能不再會用「惻隱之心」,不懂「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看你可憐」、「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結婚」。試想,一個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一個不懂得「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遠?在我們這個時代,該如何守護那曾經被莊子、屈原、李白、杜甫驕傲地向世界展示過的、綿延著幾千年文化命脈、最切近我們心靈的母語?

發人深思的是,當漢語在故鄉受到冷落時,全球「漢語熱」卻在持續升溫。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的2300餘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達3000萬,漢語成為學習人數增長最快的外語。

「語詞破碎處,萬物不復存」。縱然「漢語熱」熱遍全球,縱然我們的後代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但在漢語的故鄉,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身邊,倘若「漢語危機」的呼聲一直不斷,我們又怎能盡展歡顏?

僅僅存於典籍之間的希臘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漢語卻一直活著,在一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中血脈相延。它引領我們這個五千年古國一路風霜走到如今,它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向何處去?

漢語,請別讓我為你哭泣!

(盧新寧: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

註:授權發布,轉載須統一註明來自長安街讀書會公眾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責編:李林鵬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複,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好書推薦」識歷代政治得失 明文化自信自知——讀《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聽南懷瑾大師談生死之道-讀《人生的起點和終站》感悟

TAG:長安街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