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推理小說的魅力:錢鍾書一天一本偵探小說,晚上做夢在抓罪犯

推理小說的魅力:錢鍾書一天一本偵探小說,晚上做夢在抓罪犯

文 | 邱田

自1841年的《莫格街謀殺案》算起,偵探小說誕生迄今已將逾180年,近兩百年間它始終在經典文學和通俗文學的中間地帶徘徊,又與廣播、影視、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紙質閱讀的年代偵探小說固然風靡一時,是人們茶餘飯後的重要消遣,在新媒體網路時代它依然擁有大量擁躉,並不曾因時代發展而被淘汰。BBC熱播的《神探夏洛克》是對福爾摩斯的當代演繹,卷福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引起了一陣全球化的追捧熱潮,偵探小說永不退潮的魅力也由此可見一斑。

小說的魅力不在人物即在情節,偵探小說引人入勝的情節無疑是吸引讀者的重要砝碼。在緊張的閱讀氛圍中讀者實踐著一場又一場智力遊戲,與兇手較量,也與作者較量,這種高度集中的精神與微微興奮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帶來了一種難以名狀的閱讀快感。著名學者錢鍾書在留學牛津時每天看一本偵探小說「換腦子」,在睡夢中也手舞足蹈地以為抓到了罪犯,其對於偵探小說的熱衷如是。愛倫·坡將偵探小說的創作看作是解數學題,在情節設置上他喜歡環環相扣、逆向構建,先把結局設計好再一步步倒推。事實上在偵探小說的經典敘事中有三個基本要素,即:順序性、懸念和結局。無論怎麼鋪排,這幾樣要素都是小說中最為關鍵的,三要素的轉挪騰移構建出不同的情節組合與敘事模式,也創造了無數令人思索的懸念,使得讀者在思考中閱讀,在閱讀中思考,與作者共同完成一場「小說形式掩蓋下的智力思辨」。

從愛倫·坡到柯南·道爾,從柯南·道爾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再到今日東西方的偵探推理小說,作家的思維永不枯竭,總能在老套中翻出新意。不同年代、不同作者的偵探小說之間似乎形成了某種「互文性」,摸清偵探小說懸念設置的脈絡,從而破解偵探小說魅力的密碼。「超自然的力量」就是其中的一個套路。

推理小說的魅力:錢鍾書一天一本偵探小說,晚上做夢在抓罪犯

《福爾摩斯奇案集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劇照

偵探小說一向以縝密的邏輯推理見長,演繹法則是偵探們的看家本領。在這樣一個需要法醫學、化學、彈道學、藥理學知識的領域裡,科學性似乎成為偵探小說的要素。一切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彷彿都與偵探小說的主旨不相符,然而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中卻出現了一份古老的手稿,一個流傳已久的家族傳說。德文郡荒涼偏僻的沼澤地、清冷的月光、野獸一般的獵犬,一個家族的詛咒,當這些元素集中於一部偵探小說之中,讀者既能感受到一股陰鬱恐怖的氣氛,同時也不禁懷疑,偵探小說與神秘的超自然恐懼是如何並存的?

查爾茲爵士驚懼而死,繼承人亨利爵士又面臨險境。種種跡象表明這種超自然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有人聽到或者目擊過怪獸般的獵犬。隨著小說情節的層層推進,在恐怖傳說陰影下讀者對獵犬的存在,家族的詛咒變得將信將疑,然而又不禁質疑這種情節設置明顯違反了偵探小說著名的「推理十誡」的第二條,即小說中不能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或媒介。

待到謎底揭開,原來人間的魑魅魍魎都是居心叵測的人,從來不是鬼神,不是什麼超自然力量。居心叵測的生物學家斯台普吞帶著謊稱為妹妹的妻子來到德文郡,又利用獵犬的傳說設計殺人,這些全是人性的幽微陰暗。當福爾摩斯從巴斯克維爾的家族畫像中認出斯台普吞的臉龐時,犯罪動機便昭然若揭了。金錢永遠是第一位的犯罪緣由。用科學性和常理性去揭示超自然力量的虛妄性,或許這才是偵探小說書寫的真諦。就像獵犬頭上的磷火,看起來再恐怖,終究是人為而非天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給光緒找了個「大阿哥」,兩人不但嫌隙冰釋還更加互信
猶太復國計劃:巴勒斯坦並非猶太人建國計劃的最初選擇和唯一選擇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