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寶寶剛出生,能丑到什麼程度?網友:丑到親不下去!

寶寶剛出生,能丑到什麼程度?網友:丑到親不下去!

80後、90後的媽媽們,在學生時代或許都哼唱過她的歌,她就是幾天前剛剛升級為二寶媽的孫燕姿。

7月30日,孫燕姿在微博上用一種很特別的報喜方式,跟大家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wuli燕姿的狀態很不錯,臉上有著喜悅的媽媽式經典笑容,配以大寶手繪的四口之家黑板報塗鴉,真是羨煞旁人啊,引得無數迷媽對二胎躍躍欲試……

呔!且慢,微博里描述妹妹剛出生的狀態是「東張西望」,那麼寶寶剛出生時到底是什麼狀態呢?今天袋鼠麻麻就帶大家一起打卡「新生兒活動手冊」。

剛出生的寶寶顏值都不高

客觀來說,大多數寶寶剛出生時都不怎麼好看,有些寶寶甚至都被親爸親媽「嫌棄」:

網友A:我剖腹產的,本來很痛,但是我看著我女兒就不痛了,因為我在愁:怎麼能長那麼丑!

網友B:在產房第一眼看到寶寶,差點不想認了。腦袋有點尖,皮膚皺皺的,還浮著層白白的胎脂,像個小老太婆似的,是我親生的嗎???趕緊抱走~

網友C:生完之後護士把兒子抱到我面前說,「來,讓媽媽看看寶貝哈,親一下」,我看了半天,憋出一句「丑,下不去嘴」,瞬間大家都哭笑不得!

其實寶寶並不是真的丑,多半是因為下面這幾個問題拉低了他的顏值。


1、皮膚皺皺巴巴的

就因為皺皺巴巴的面容,很多家長會戲稱孩子為「小老頭」、「小老太太」。這其實是因為在羊水裡泡了太久,加上新生寶寶的皮脂腺較薄,會呈現出略顯滄桑的模樣。

在出生後的幾個小時內,寶寶皮膚會變得乾燥,而出現脫皮的情況,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持續幾個星期就會消失,所以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2、腦袋變形

剖腹產出生的寶寶,頭型都是圓的,但通過陰道分娩的寶寶,腦袋形狀就各異了,或是尖尖的,或是扁平的,這都是在產道的擠壓下變了形。

不過媽媽們也不用擔心,因為剛出生的寶寶顱骨比較軟,而且顱骨之間的都是預留了一定的生長空間的,不會對寶寶大腦造成什麼影響,通常在出生1~2周後就恢復正常了。

3、滿身胎脂

足月出生的寶寶,皮膚上會覆蓋著一層白色的胎脂,會對皮膚產生保護作用。不用刻意去清洗,隨著時間推移,大部分會自然消退。


4、蒙古斑

很多爸爸媽媽會發現,寶寶的軀幹、四肢、臀部等部位有青色的斑塊。關於它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有人說是因為上輩子造了孽,投胎時被閻王爺打的;

有人說長這種印記的寶寶更聰明,以後得有大出息啊;

.......

其實,這在醫學上叫做「蒙古斑」,是一種胎記,是表皮先天性色素細胞沉著導致的,通常在寶寶學齡前就會漸漸消退,並不影響到嬰兒的健康,不需要治療。

也有個別的會持續到成年以後還沒有消失,因為在臀部,位置比較隱蔽,可以不用治療。如果您比較介意,也可選擇激光治療。


健康寶寶出生時就具備的幾種能力

1、 啼哭

寶寶來到世界上第一件事就是大哭一通,這有2大重要意義:

一是昭告天下:嗨,我來了!

二是新生兒的哭聲是否響亮,是醫生評價新生兒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啼哭聲嘹亮,代表呼吸道通暢。

在出生以前,胎寶寶是生活在羊水裡的,他賴以生存的氧氣都是藉助胎盤從母體獲得,是不通過肺進行呼吸的,胎寶寶的兩肺是閉合的。

出生之後,他就必須完全靠自己來進行呼吸了,而啼哭能讓肺部接受大量的空氣,有利於寶寶肺部的擴張和膨大,這是寶寶呼吸系統正常運作的前提。

如果給寶寶清理完嘴裡的粘液和羊水以後,他還是不哭,醫生通常會施以按摩後背、輕拍足底,甚至是打屁股的「酷刑」,刺激寶寶哭出來。


2、生理性反射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剛出生就有很多本能性的小動作:

1. 吮吸反射

在寶寶飢餓的狀態下,將乳頭或手指輕放在寶寶的雙唇間,或伸進寶寶口中,寶寶就會做出吸吮的動作。

吸吮反射通常在出生後4個月左右消失。若4個月後仍然持續存在,或者消失後重新出現,則提示有腦損傷、腦癱的可能。

2. 覓食反射

用手指輕輕觸碰寶寶的臉頰或嘴角,寶寶會隨之轉頭並張嘴去尋找你的手指。這種反射通常會在寶寶3個月後逐漸消失。

3. 握持反射

將食指伸進寶寶的掌心,寶寶就會抓住大人的手指。

4. 擁抱反射

當頭部突然後仰或受到驚嚇,寶寶都會四肢大張,脖子伸長,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做出擁抱的動作。

5. 踏步反射

用手托住寶寶的腋下,同時注意扶住寶寶的頭部,讓其一只腳落在平面上,他的另一隻腳就會本能地抬起放在另一隻前面,做出踏步的動作。

6. 巴氏反射

當用火柴棍等物的鈍端,由寶寶的腳跟向前足底外側緣輕劃時,寶寶的拇趾會緩緩上蹺,其餘各趾呈扇形張開,然後再蜷曲起來。

7. 強直性頸反射

當寶寶的頭轉向某一側時,同側的手掌會伸直,另一側的手臂則彎曲,看起來就好像擊劍動作一樣。

最後說幾句:

因為有個體差異,這些生理性反射的持續時間會有所差異,有的可能幾周內就消失了,而有些寶寶直到幾個月大時仍然會有這些表現,當發現有異常時,別急著將寶寶的反應與疾病劃等號,可以向兒童神經專科的醫生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知袋鼠 的精彩文章:

寶寶乳牙變黑齲壞,竟會引起這麼多病!你卻還在等換牙?
寶寶肚子又大又鼓,是正常現象還是生病了?

TAG:醫知袋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