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七三:敵強我弱的局面下,郭嘉為何認為曹操必勝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七三:敵強我弱的局面下,郭嘉為何認為曹操必勝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曹操集團在中原地區的迅猛發展,對原本中原地區的霸主——袁紹集團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雙方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一戰戰略決戰變得不可避免。但就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袁紹集團無疑佔有著明顯的優勢,因此,曹操集團內部很多人對於這場決戰感到非常的憂慮,就連曹操本人也顯得信心不足。曹操曾經說過:袁紹佔據著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廣闊地區,不但實力強勁且多次挑起衝突。自己曾經多次打算起兵征討,但卻覺得勝負難以預料。

就在曹操集團上下瀰漫著一股憂慮、彷徨甚至是失敗的情緒之時,郭嘉卻堅定地認為:一旦與袁紹集團爆發戰略決戰,曹操集團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為此,郭嘉還專門向曹操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便是著名的「十勝十敗論」。郭嘉表示:

楚漢爭霸之時高祖劉邦的實力不如項羽,但卻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靠的是智慧,這就說明戰爭的最終結局並不能只單純的以實力的強弱而定。袁紹有十敗,將軍有十勝,就算袁紹兵強馬壯,也終將十敗。袁紹做事複雜繁瑣,將軍則順其自然,這第一勝則為道勝;袁紹逆大勢而為,形同叛亂,將軍則尊奉天子,奉皇命號令天下,這第二勝為義勝;大漢王朝之所以數十年來出現如此混亂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法治過於寬鬆,有法不依,而袁紹則繼續沿用這種失敗的方式進行治理,因而無法改變其屬地的局勢,而將軍卻法紀嚴明、實施得力、落實到位,這第三勝則為治勝;

袁紹外寬內忌,用人顧慮重重,所信任者只有自己的親戚,將軍則用人不疑、唯才是舉,只要是有才之人將都會被安排在最合適的崗位上,這第四勝為度勝;袁紹多謀寡斷並因此經常出現失誤,而將軍考慮清楚之後就立即實行並根據情況進行應變,這第五勝為謀勝;袁紹受世家大族名聲的拖累,喜歡沽名釣譽,一些阿諛奉承之輩紛紛投入其門下,人浮於事,而將軍則誠心待人,不喜虛美之詞,對有功之人不吝讚揚和獎勵,很多剛直而有才之人都願為將軍服務,這第六勝則為德勝;袁紹見到饑寒之人馬上就會救濟,但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就不聞不問,這只不過是一種婦人之仁,將軍對於一些小事經常忽略,但每逢大事則一絲不苟、周密細緻,接濟各地,恩惠所及之處往往超乎人們的想像,因而非常的周全,這第七勝為仁勝;

袁紹手下文武經常爭權奪利,讒言惑亂,影響整體的團結和穩定,而將軍則治理有方,能將所有人緊密的團結在一起,那些讒言自然銷聲匿跡,這第八勝是為明勝;袁紹往往是非不分,而將軍則是非分明,對待正確的事情以禮相待,遇到錯誤的事情則正之以法,這第九勝是為文勝;袁紹作戰喜歡虛張聲勢,其實並不懂得作戰的兵法的精要,將軍則經常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可謂深諳兵法,士兵們依靠將軍的神機妙算取得最終的勝利,敵人也因此聞風喪膽,這第十勝為武勝。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袁術稱帝為何以失敗告終,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六一:諸葛瑾的勸諫,為何總能得到孫權的採納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