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大清銅幣鄂字版——市場價值150萬,怎麼賣?

大清銅幣鄂字版——市場價值150萬,怎麼賣?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始於1900年(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十七省二十局先後鑄造的當十銅圓,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僅以明顯區別劃分,其版式就有數百種之多。如以細微區別劃分,其版式在千種以上。

1908年戊申大清銅幣中心粵十文銅元,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伊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准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清政府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許仿鑄。爾後,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最明顯特徵。

1906年丙午大清銅幣中心川十文銅元,清代末期中央政府儘管明文規定鑄造銅圓的材質為「銅九五鉛四錫一」的紅銅,而且,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定的紅銅圓,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鑄造了含銅量僅佔七成的黃銅圓。現已在存世的當十銅圓中發現,四川、奉天、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北洋、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局鑄造的黃銅圓。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五文銅元,1911年12月發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政府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政府。新的四川軍政府成立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局面。軍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定鑄造四川銅幣以應急。民國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幣廠奉四川軍政府之命,開模鑄造「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也稱「漢」字銅元)。

1909年己酉大清銅幣二十文銅元,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別鑄造了多種背龍圖案的當十銅圓,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這種現象相當突出。如湖北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即有大蟠龍、小蟠龍、特大龍、水龍、坐龍、珠圈水龍、珠圈坐龍等多種背龍圖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整頓圜法,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由中央統一頒發祖模。故「大清銅幣」的背龍圖案相對比較統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區別。

民國十五年甘肅銅幣壹佰文,甘肅造幣廠一是民國時期馮玉祥的國民軍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蘭州設立的當時軍閥混戰,甘肅錢荒國民軍佔領甘肅並驅走「隴南王」孔繁錦後,用孔在天水造幣用的沒備,在蘭州舊舉院(今西關什字蘭大二院住院部西側)建廠,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因國民政府推行法幣而終止在短短的七年時間,主要鑄造銀元,銅元為銀元輔幣,鑄造種類及數量並不多在鑄造銀元之餘,一是利用孔繁錦舊幣模,鑄造了甘肅銅元壹百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講收藏 的精彩文章:

雙旗幣的種類和最全的辨別的方法!
保利春季拍賣——3.5億元圓滿收官!

TAG:天天講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