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同樣是奴隸制,夏朝400年、商朝600年,而周朝卻800年?

為何同樣是奴隸制,夏朝400年、商朝600年,而周朝卻800年?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我們在追求團結、奮進、和諧、平等,我們同樣應該獨守那份恬然與空明,用每一句話沒一種表情向人們昭示諒解,協同人們用諒解交往。從最早的奴隸制到現在,小編給你說下,為何同樣是奴隸制,夏朝400年、商朝600年,而周朝卻800年?

以前的人道德都是很高的,周禮什麼的,遵循禮制,打別的國家也不亡國,只是為了讓他們遵循禮制。而且蠻夷眾多,所以團結。

夏朝400年,商朝600年,周朝 兩周一共800年。 而之後的朝代都不如以前了: 秦不到50年,漢朝加上西漢和東漢總共也405年,唐朝289年,明朝276年。以後的各朝代再也沒有超過夏商周的,其原因往往眾說紛紜,個人拙見,主要還是利益決定的。

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使得利益集團的主要成員(被分封的各諸侯)的利益得到最大化,除了定期不定期的朝見和朝貢,回到封地自己就是老大,且世代相傳,不論從利益上還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滿足。而且由於諸侯眾多,誰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取代君主(不能保證得到其他諸侯擁護)。

根據《史記》的記載,夏朝大約400年,商朝600年,周朝800年,加在一起一共1800年。之後便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秦始皇一統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離現在大約2200年前。

至東周時,雖然朝庭開始衰落,但因為大量同姓國的存在,諸侯直接攻滅中央王朝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已經完全不存在了,而諸侯之間無休止的征戰,直至一國強大至可臨於其他國之上時,才有攻滅周庭取而代之的可能,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和不可預料的。也就是說,諸侯之間的征戰為周朝提供了喘息的條件。

至於後世雖然也有分封,但因為周邊附屬國都過於弱小,內部分封不僅起不到監視周邊屬國,拱衛中央的目的,反而成為內亂的源泉。而限制分封國權力,又使中央缺少有效的防護。當起義或叛亂開始時,即無內助,又無外援,如果中央政權被摧毀,各地就只能各自為戰,自然也會一一被殲,所以王朝都不可能再有周王朝般長壽。

然而,讓人感到詭異的是,夏朝400年,商朝600年,為何周朝卻有800年壽命呢?

周朝(約前11世紀—前256年)魯國,是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後所建立。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分封周公長子伯禽於奄國故土,建立魯國。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800年左右。

第一、在周朝的諸侯國中,一直缺少一個絕對實力的野心家,直到滅亡之前!

周朝時間長說到底還是因為採取了分封制!歷史上每個時期都得有一些野心家,也都得有被統治者的反抗。周朝採取分封制,一個封國就是一個政權。無論是野心家還是反抗者,針對的都是一個封地國的君主和權力而已,幾乎沒有人去打周天子的主意。打周天子的主意的也都是脅天子令諸侯,表面上還得裝作天子的忠臣。若有哪個小國敢和朝廷武力相向,立刻就是犯了眾怒,所以周朝廷除了形同虛設,在諸侯面前很沒面子之外,沒面臨過什麼威脅,直到出了秦昭襄王。如果沒有秦昭襄王,沒有張儀破壞六國的團結,周朝不一定還得到什麼時候呢!

第二、和夏商不一樣的是,周朝沒有一個特別荒淫的帝王。

西周滅商後,實行的分封制,也是分封制出現的源頭。分封的對象有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是徹底的分封制。西漢建立後,實行郡縣與分封並行,分封制只針對同姓王族,分封制已打了折扣。

至於中國其它各朝代,只有爵位的分封(比如封功臣和皇族),而沒有實際土地的分封,更沒有權利的分封,分封制就名存實亡了。

「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古代中國的「天子」將土地分給親屬,功臣或先代貴族,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封國」或「藩國」等等,統治封地的君主被稱為「諸侯」、「藩王」

第三、夏商時期,幾乎沒有使用「文化思想」來協助統治,但周朝卻使用了這一招,最典型的就是:周禮!

在這一時期,中國基本上處於奴隸制社會。夏朝中,奴隸與農民,王和貴族之間形成了兩個對立的階級。禹死後不通過選舉而由他兒子啟繼承。由此,世襲制度產生。

之後是商朝,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已經分開。這個時期中,產生了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卜辭,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甲骨文」。

第四、周朝中間有接續,即周朝分為了西周和東周。

歷史上將東遷之前那一時期的周朝稱為西周。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從西周開始,進行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的過程,在這期間,華夏族逐步形成,成為漢族的前身。從周朝開始,進行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的過程,其它還有夷、蠻、越、戎狄、肅慎、東胡等諸多少數民族。西周國野之制最為典型,到春秋時期國野之制開始瓦解,到戰國則普遍為郡縣。

西周后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了西周的滅亡。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統治的基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諸侯立周平王(宜臼)為國王,平王將都城從鎬京遷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丑到沒朋友 的精彩文章:

韓信臨死前一句話把劉邦當猴耍,呂雉和蕭何心有餘悸
輕量高彈、悅動一夏!特步動力巢X跑鞋獲跑圈達人關注

TAG:丑到沒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