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風起長林裡面,蕭平旌和蕭元時親如兄弟,卻又不得不受限於君臣身份,就如同老皇帝蕭歆和庭生一般的情誼,純粹,深厚,卻躲不開有色眼鏡的猜忌。

元時永遠對他的平旌哥哥深信不疑,就算之前聖旨出京,也是荀大人讓他以為這麼做是真的對平旌有益,是對的他的一種保護,他才去做的。

而抗旨之事,元時面對著來自整個朝堂的壓力,他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範圍里對平旌最好的選擇,他沒有壓下這件事的能力。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而平旌對元時自不必多說,潛入宮城救元時,其實應該是夾雜著許多私情的選擇。

正如同岳銀川所說,一旦有變,朝堂上是需要且只有長林王鎮得住場,這些平旌又豈會不知?

「從這十萬大軍到的那一刻,蕭元啟就已經輸了。」

而平旌親自潛入宮城,為的正是那一份情義,即是對朝廷對皇家的,更是對元時的。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蕭元時,他繼位的時候才是個十三歲的少年。他那麼小,自然威望不足,自信不足,只會聽從最信任的人的說法。

更何況他的舅舅荀白水,文官之首,做了多少年首輔,而且一直忠心耿耿。他媽,蠢皇后,一直對長林王府羨慕嫉妒恨。

他能在他媽和舅舅兩個人的意見夾擊之下,還對長林王懷有敬意和信任,甚至是親近感,真的已經很難得了。

而且他還盡自己所能保住平旌,已經算很有主見了。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況且,小皇帝唯一做錯的事,就是頒了那道不該出金陵的旨意,他後來撤掉平旌的懷化將軍,撤銷長林軍番號,也是不做不足以堵悠悠之口啊,最後他也意識到了這個錯誤。

以蕭元時的年紀來說,他的很多做法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他和平旌的關係,也許平旌未勤王,長林軍令未出之前,待時間化解了平旌的怨憤,他們倆依舊是明君忠臣。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但勤王之後,長林軍令出之後,他兩人再無可以成為君臣的可能。

平旌說荀白水忌憚他的,就是一門碧血、兩代忠骨,如果他說要勤王,沒憑據也會有很多人跟隨。

大家設想一下,蕭平旌說要勤王,立刻就能組一支勤王之師,蕭元時此時不會多想,日後想到這一點會不會有些後怕?

琅琊榜:蕭平旌救出小皇帝立下大功,歸隱江湖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就算元時全心信任平旌,其他朝臣想到會不會害怕?要知道荀白水只是想到有這個可能,就非要搞掉長林軍了。

那些勤王之後的忠於元時的朝臣,可是親眼見證了長林王的力量,忌憚只會越發嚴重。

朝堂之中,恩義都是短暫的,猜忌卻會不斷產生,雖然不喜歡這種情況,但事實就是如此。

平旌看的明白,勤王之後歸隱才是成全他和元時情誼最好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客江湖 的精彩文章:

琅琊榜:小皇帝蕭元時不堪重任?這些細節顛覆你的認識
琅琊榜:他征戰邊疆建立戰功,卻因為誤入歧途最後萬箭穿心

TAG:創客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