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遲到的平反:乾隆帝為多爾袞昭雪

遲到的平反:乾隆帝為多爾袞昭雪

?遲到的平反:乾隆帝為多爾袞翻案

03:12

遲到的平反:乾隆帝為多爾袞昭雪

順治八年(1651),攝政王時代已經終結,十三歲的順治皇帝開始親裁大政,清廷的政局彷彿實現了平穩過渡。但是深諳權謀鬥爭的官員都明白,這不過是暴風雨前夕的寧靜。自古以來,隨著權臣的去世,接下來的往往是雷滾九天的大清算。

果然,隨著蘇克薩哈、詹岱、穆濟倫等人對多爾袞生前私藏帝王用品、欲往永平圈地諸事的揭發,一場對多爾袞的反攻倒算開始了。

在眾臣的檢舉下,朝廷將多爾袞的罪狀宣諭中外,褫奪其生前一切封典和尊號,將其逐出愛新覺羅家族。為了泄恨,還斷其香火與祭奠,毀其墳塋,並拿其遺體出氣。

經歷這次風波後,多爾袞成為順治一朝的敏感人物,關於多爾袞的言論也成為一個禁區。到了順治十(1653)年,已親政兩三年的順治皇帝似乎良心有所發現,想起了叔父昔日的好,特地命令工部修繕多爾袞墳園的門窗,但囑咐柱子仍用黑色(象徵其罪臣的身份),並命信郡王多尼派人看守。

順治十二(1655)年,彭長庚、許爾安上奏摺為多爾袞鳴冤,認為多爾袞雖然有罪,但其功績也不可抹殺,要求順治帝「宥其罪而錄其功」,為其修建陵墓。

由於當年清算多爾袞的親貴尚在朝中,因此,彭長庚、許爾安被罵得狗血淋頭,差點被殺頭。最後被流放到寧古塔。從此之後,順治一朝,甚至康熙、雍正時期,都再無人再敢提及為多爾袞昭雪之事,這一大案變成了難以更改的鐵案。

當歷史的車輪行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此時國家統一穩定,四海昇平,為了貫徹忠孝治國的理念,也為了加強皇室內部的凝聚力,乾隆帝決定為多爾袞平反昭雪。

在諭旨中,乾隆首先肯定了多爾袞定國開基、篤定邊陲、追殲流寇、草創製度的功勞,然後對於其核心罪狀——謀逆,堅決予以否認,並舉了大量事例來佐證。他在諭旨中指出,若多爾袞有謀逆之心,為啥不在太宗死的時候強行登位?為啥不在入關之初,直接稱帝?為啥不在權勢達到極盛之日廢帝自立,反而在死後的葬服上過皇帝的乾癮?

為了顧及自己曾爺爺的臉面,乾隆皇帝在諭旨中一再聲明:當年清算多爾袞之事,純屬宵小之徒陰謀構陷、造成冤獄。不是我曾爺爺乾的,若真出自我曾爺爺之手,我哪裡敢翻此鐵案哪?

在闡明了平反昭雪的合法性之後,乾隆帝恢復多爾袞睿親王的封號,追謚號為忠,將其補入皇家家譜,一百多年後,多爾袞又成了愛新覺羅家族的一員。念及其墳墓被毀、墓地荒廢,乾隆帝又下令按照親王規製為其修葺,並令太常寺春秋致祭,還將其牌位配享太廟。至此,多爾袞的一段公案才有了定論。

俗話說:「蓋棺定論」,多爾袞從生前到死後一百多年裡,身份的變化讓人嘆為觀止。從權臣到罪臣再到忠臣,他的命運何嘗不是皇權政治下功高震主式政治人物的共同宿命?

作者顧芳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身材健壯的吳京近照流出,怎麼身材發福,胖到認不出?
2018中國東北首屆滿語文書法大賽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