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自己動刀子,犯得上嗎?馬幫說必須這麼干

跟自己動刀子,犯得上嗎?馬幫說必須這麼干

友情提示:看完此文可能會同時愛上五個男人,請謹慎閱讀。

身上穿標誌性的民族服飾、手裡握鮮為人知的民族樂器、張開嘴方言唱詞與搖滾融合,用這三句話形容一個樂隊,就只有馬幫。

我們帶著這些固有印象里的尊重,在北河三與馬幫樂隊簽約之際見了面。聊起新作品的時候,馬幫樂隊的五條漢子卻對我們的稱讚頻頻say no,他們說即將發的新曲已經不再是「那個馬幫」了,這一次他們對自己「動了刀子」,革新換面。

Q = 摩登天空雜誌

A = 馬幫樂隊

「融合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馬幫樂隊的確跟融合這個詞脫不了干係。隊內五位成員來自不同的城市,是一種生活上的融合;各類民族樂器與貝斯碰撞,是表演方式上的融合;原生態的山歌采調與搖滾、雷鬼的節奏mix,是音樂風格上的融合。

主唱阿鋼在解釋這個詞的時候舉了一個馬幫式例子:如果只是強調獨樹一幟的原生態作品,無法登上更大的舞台,離開山裡可能就沒人懂了。所以馬幫樂隊的融合是找到了一個更穩定的旋律,即使在歐洲表演時,不用考慮後果就是干,也能讓每個人共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才更有溫度和記憶

馬幫舞曲

 馬幫

馬幫樂隊 

00:00/05:40

Q :為什麼馬幫樂隊貝斯手一直是流動的?馬幫樂隊的樂手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和條件?

A:(阿鋼)很多貝斯手願意去在自身提升方面花很多功夫,但不願意在融合創作方面做出大膽嘗試,所以當我們提出新的創作框架和思路的時候,總是短路。我們早期的創作風格比較偏民謠,靠非洲鼓、笛子、吉他,甚至一個啞鼓就可以把音樂排起來,但貝斯在不接電的情況下是沒辦法演奏的。

Q :關於馬幫的資料最多的詞就是「融合」,這個詞是怎樣體現在馬幫音樂里的?

A:(阿鋼)除了我們用到的器樂元素,還有兩個重要元素可以體現出來。一個是方言,還有一個是戲曲山歌的唱法,這類型的東西是跟當代音樂有很大反差的。我們在整個融合過程中,不只是調式,甚至在節奏方面也找到了解決方法。一個穩定的節奏,不管是Funky 、 Ska 、雷鬼搖擺,都是比較容易做融合的。出於我們創作的初衷,結合方言和當地的文化,由一個點慢慢擴散開來。

年紀輕輕的,卻總想著「動刀子」

「馬幫樂隊的名字是具有符號性的,聽起來就是中國的。」過去的絲綢之路上無論是貨物還是文化,都是由馬幫帶出國門的。馬幫樂隊就是想把自己的歌唱到更多的地方,在出國演出的過程里,「讓別人為我們鼓掌,我們也學學他們的音樂」。

「要在自己身上先動刀子」是馬幫樂隊最大的收穫。「做新專輯,我們不再以自己為創作的中心,整個就改變了自己的審美。」這幾句話看似簡單,但對於一個樂隊的意義就是一場革命,割掉自己在音樂創作中的舒適圈,涅槃重生的結果超乎想像

不改變河流的方向

 馬幫

馬幫樂隊 

00:00/05:38

Q :馬幫樂隊現在出國演出的機會增多了,有怎樣的收穫?

A:首先就是自身的練習狀態變了,回來以後會更下功夫去練。學到不同結構的音樂,特別是做音樂的人的動機和方法。我們在歐洲時候,大家都會跟著曲調哼,但在音樂上的呈現太分結了,沒有達到真正的融合。就像聽一首歌好聽,僅此而已。現在的歌每一首都在7分鐘左右,跳出了唱歌的概念,音樂部分是很飽滿的。研究國外的音樂,學習別人的審美,把他們的音樂美學運用到自己的音樂上,包括這次的新專輯也請到了國外優秀音樂人加盟。

Q :在你們之前,有沒有人去把廣西的這種音樂通過像你們一樣的方式發揚起來?

A:我們自己認識的有南蠻樂團的夜郎,還有瓦伊娜樂隊,他們和我們是同一時期的。他們是最原生態的,是真正的半農歌手,他們的音樂里有很多很地道的廣西元素在裡面。還是有一部分人在努力發揚廣西根源文化的東西。

Q :樊楓好像也是一個「半農」音樂人?半農生活是怎樣的?

A:(樊楓)我現在在江門安了家,平時就回去種一些小青柑啊。這個柑很特別,地理環境很重要,江門那個地方三江匯流,種的橘子不會長很大,皮晒乾很清香。

吹奏民族樂器的阿鋼

除了在音樂上「動刀子」,主唱阿鋼還每天在竹子上動刀子,自己做各種樂器。「雙井兒」、「嘉義」、「三連灣」,在哪做就叫什麼名字,到了姚寨劫持妹子也只為上山砍竹子,堪稱器樂屆的「超生游擊隊。」

Q :我們知道阿鋼一直在自己做樂器,能具體說說這個樂器嗎?

A:(阿鋼)其實在唐朝時尺八的樂器傳到了日本,日本以「悠」為名當成了一種法器,研究出了一種派別來修禪成為了他們的本曲,成為比較深刻的一種文化。現在這個樂器在中國又流行了起來,我給這種樂器起名叫「忽」,也有一種悟心的意思在裡面。

A:(小刀)阿鋼每天都背著竹子,背到哪做到哪。到了姚寨第一件事也是劫持了小姑娘,一起去山裡挑竹子砍竹子。我們也會把這種樂器融合到作品裡面。

「馬幫啊,這條路是任重道遠」

搖滾歌手闡述作品用最多的詞應該是real,但是鼓手小刀形容作品用的詞是陽光。「中國民間傳統音樂的底線是難以把控的,比較灰,但馬幫所希望傳遞的一定是正能量的東西。」馬幫的夢想是,「讓好人聽了變得更好,讓壞人聽了變成好人」。

一切會過去

 馬幫

馬幫樂隊 

00:00/06:12

Q :從南蠻樂隊暫停活動到馬幫組建這個期間你(阿鋼)在做什麼?

A:(阿鋼)08年那時候創作了一首歌《一切會過去》,關於汶川地震的。

Q :你所在的地區並不是震感非常強烈的,為什麼會寫《一切會過去》這首歌?

A:從小到大沒有見到過一下子那麼多人離開。看到那些救人的場面,很多人都義無反顧去救,當時剛剛在一個創作的萌芽期,覺得自己作為一個音樂人能做的就是拿起我的筆我的琴,想給災區人民一種繼續生活下去的力量。正好當時廣州獨立民謠圈發起了一個聲援行動,大家把歌曲小樣、周邊產品都放在一起援助,我就創作了這首歌。

Q :關於山歌的底線問題,馬幫樂隊是怎麼看待或者怎麼做的?

A :中國民間傳統音樂的底線是高深莫測的,方向是多稜角的,所以每個人在當代音樂創作民間元素取用的時候每個人都會不一樣,有些人比較謹慎,但馬幫所希望傳遞的是一種正能量的東西。咱們傳統的文化里有很多東西是很灰的,這在我們作品裡都是沒有的,馬幫的作品更多是宣揚一種大情懷,所以馬幫的底線其實是陽光的。

Q :關於「桂林山水甲天下」 、「印象劉三姐」 你們怎麼看?

A:桂林山水是深有體會的,那個地方是喀斯特地貌,奇形怪狀的風景是很常有的。「印象劉三姐」關於中國民族音樂融合是一個不好的代表,也指引了很多老師們往一個不該走的方向走了。做融合音樂不能去做一個形式化的東西,宣傳表面性形式化甚至假大空的東西,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二十年前這種原生態音樂是非常純的,而現在很多原生態的音樂人覺得煙霧、奇異化妝的美女是美的,這是有偏差的。當人沒有分辨能力的時候,會被誤導和麻醉,並反過來去污染民間藝術,所以在這個方面馬幫樂隊任重道遠,繼續戰鬥。

03:12

「聽馬幫的歌,好像自己正坐在山頭上看著太陽,風吹過去,心裡敞亮。」

2017年末,馬幫樂隊在天津有過一場基本沒有觀眾來看的演出。當時阿鋼站在舞台上說了一句話「我們希望把所有低沉的失落留給自己,把所有陽光的正能量給你們。」音樂響起,「一切的一切都會過去,只有愛將永垂不朽。」

馬幫樂隊,任重道遠,繼續戰鬥。」

採訪 | 王碩、伍叄伍伍

文 | 小韓阿彧、阿基

編輯 | 王碩

你還可以看看這些

本文由摩登天空雜誌原創,轉載請聯繫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登天空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一己之力,鄧紫棋把新說唱的顏值團滅了
痛仰樂隊平時聽什麼歌?

TAG:摩登天空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