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幽靈之星」,屬最古老超新星的殘骸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幽靈之星」,屬最古老超新星的殘骸

近日,來自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新圖像揭示了銀河系中一顆較大的超新星遺迹的位置,它被稱為HBH3,直徑約150光年,是已知最大、也最古老一批超新星的殘骸。

03:12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縮寫為SST)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3年8月發射,是人類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紅外望遠鏡,也是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的最後一台空間望遠鏡,至今仍在運行。

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的其他任務包括可見光哈勃太空望遠鏡,康普頓伽瑪射線天文台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其中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旨在探測紅外輻射,主要是熱輻射。

SST

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圖像中,薄薄的紅色激發氣體脈絡標誌著銀河系中一顆較大的超新星遺迹的位置。天文學家估計,最初的爆炸可能發生在8萬到100萬年前的任何地方。

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度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持續幾周至幾個月(一般最多是兩個月)才會逐漸衰減變為不可見。

在這段期間內,一顆超新星所輻射的能量可以與太陽在其一生中輻射能量的總和相媲美。恆星通過爆炸會將其大部分甚至幾乎所有物質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拋散,並向周圍的星際物質輻射激波。這種激波會導致形成一個膨脹的氣體和塵埃構成的殼狀結構,這被稱作超新星遺迹。

目前看到的這幅圖像中,圖中的紅色細絲屬於一顆名為HBH3的超新星殘骸,這是1966年首次使用射電望遠鏡觀測到的。發光材料的分支很可能是由超新星產生的衝擊波擊中的分子氣體,在圖像中也可見的白色雲狀地層是恆星形成區域的一部分,簡稱為W3,W4和W5。

但是,這些區域遠遠超出了該圖像的邊緣。白色恆星形成區域和紅色細絲距離我們大約6,400光年遠,位於我們的銀河系內。

2016年,美國宇航局的費米伽瑪射線望遠鏡探測到來自HBH 3附近區域的高能量光 - 稱為伽馬射線。這種發射可能來自相鄰恆星形成區域之一的氣體,受到超新星爆炸發射的強大粒子的激發。

據了解,超新星只在很短的時間內燃燒,但它可以告訴科學家很多關於宇宙是如何開始的。超新星向科學家們展示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擴大的宇宙中,這個宇宙正以不斷增長的速度增長。

科學家們還確定,超新星在整個宇宙中分布元素起著關鍵作用。

目前來說,有兩種已知類型的超新星。

第一種類型發生在雙星系統中,當兩顆恆星中的一顆,即碳氧白矮星,從其伴星中竊取物質時。最終,白矮星積聚太多物質,導致恆星爆炸,產生超新星。

第二種類型的超新星發生在一顆恆星的一生中。當恆星耗盡核燃料時,它的一些質量會流入核心。最終,核心如此沉重,無法承受自身的引力,核心坍塌,導致另一次巨大的爆炸。

在地球上發現的許多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心中製造的,這些元素在宇宙中形成新的恆星,行星和其他一切。

(編譯作者can/ 來源每日郵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恐龍時代存活下來的「六角恐龍」,腦子少了一塊也能重新長出來
另類啄木鳥,別人都是森林醫生,它們更像「吸血鬼」多些

TAG:魚視角 |